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四大矛盾考验钢铁企业

2016/05/301431 作者:佚名
导读: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供需错位的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刘青春的这一观点,成了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企业家峰会与会者的共识。……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供需错位的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刘青春的这一观点,成了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企业家峰会与会者的共识。在这次由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和博兴县政府主办、5月27日-28日在滨州举办的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钢铁生产流通企业、钢铁终端用户的代表近500人参会,就钢铁企业如何做好供给侧改革、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深入讨论。

 

粗钢产能一半要淘汰

 

粗钢比重过高,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个短板。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至2020年,国内粗钢消费量将降至5.97亿吨。而在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11.7亿吨,产量为8.04亿吨。也就是说,未来全国粗钢消费量将维持在5亿-6亿吨之间,将有一半的产能要淘汰。

 

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大国,产能过剩的同时结构失衡严重,一些普通钢材产量明显过剩,特殊钢材比例较低。目前在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总量中,特钢产品占比约15%-25%,而我国仅为8%-10%。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板管材比例(板材、管材总产量与钢材总产量比)也只有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小而分散的企业,增加了钢铁去产能的协调难度。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影响力不足,2015年“十大钢”粗钢产量合计2.7亿吨,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比例仅为三成左右。但在韩国,浦项一家的钢产量就占全国的66%;巴西前三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86%,日本这一比例也高达近70%。

 

国内钢铁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从区域布局看,华北和华东产量占比达65%,是钢铁主要产地,而西南和西北地区产量合计占10%。我国钢铁业长期存在“北钢南运”或“东钢西运”等问题,不仅徒增物流成本,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导致资源与市场的配置效率不高。

 

“目前,钢铁行业主要存在有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布局不合理四大矛盾。”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部总经理钱晶这样概括。

 

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布局和品种

 

“今年国际上已经对我国钢铁企业发起了20起反倾销调查,去年全年30多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说,在去产能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也面临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

 

“供给侧改革应该是钢厂为主导,全面协调好流通环节和终端用户的关系,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才能够做到不偏离市场,不走弯路。”王颖生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供给侧改革的立足点是需求侧,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技术创新、去产能、提高集中度等手段,促进钢铁各生产要素在切合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使供需无缝对接,以实现新的供需平衡,并能够根据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和产品品种,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对钢铁行业需求放缓、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严峻形势,博兴县委书记焦本强有切身体会。博兴县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金属板材加工企业集聚地和交易集散地,钢铁行业的风吹草动立刻会传送到当地企业。在内外环境的压力下,博兴的相关产业也在发生改变。金属板材产业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走向中高端。省级金属板材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落地博兴,并已建成运行。科瑞公司与全球最大卷钢涂料生产商贝格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博兴金属板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克刚认为,供给侧改革可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我国钢铁产品升级换代,这就给流通行业带来了挖掘老客户的新需求、开发新客户的新机会,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高新技术产品也会给行业带来更高的利润,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促进钢铁行业早日走出困境。

文章来源:西本新干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