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5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2006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7%以上。2015年虽然比上年回落了0.22%,但仍然达到了6.86%的高点,与2013年持平,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然而,建筑行业未来的日子会如何?这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在陕西,该省2015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52.6亿元,实现增加值1787.18亿元,占全省GDP9.8%,是名副其实的富民强省产业。面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变迁,陕西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
把“大船”做强 “小船”做精
“陕西住建部门要协调各部门一对一配合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把陕西省的建筑业‘大船’做大、‘小船’做精、‘水手’练好,使企业能在激烈的行业变迁中扬帆出海。”5月初,在陕西全省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会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郑建钢在发言中这样强调。
那么,陕西省怎样才能让企业做大,让行业变强呢?2014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扶持建筑业转型升级21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文件精神,突出抓“监管”、“服务”两大职能,细化和配套改革发展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建筑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该厅先后出台了电子招投标、推行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施工和监理招投标改革、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农民工工资支付等配套政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放开非国有投资招投标限制,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企业,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负总责。国有投资项目全面实行电子化招投标,招标人在制定资质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时,根据企业信用等级设定鼓励或限制其投标的因素及条件。开展建筑强县评选,鼓励各市(区)、县出台扶持建筑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优秀项目经理评选办法》,组织开展优秀项目经理评选活动,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适应营改增需求,建立与承包方式、产业现代化等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体系,动态发布市场人工单价,满足优质优价的工程计价需求。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中介服务,企业跨行业、跨地域联合重组、互补合作,积极以代建方式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同时,为破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难题,该省要求抓好工程建设领域银行保函和信用担保政策落实。要求施工企业依法提供保证金,企业提供的银行保函和信用担保,任何单位不得拒收,招标监管部门在审查招标文件时应严格把关。全面清理非法保证金,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坚决予以清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金融办推进建筑工程担保公司的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为企业与政府、商业银行、投融资公司有效合作搭建起了沟通桥梁。
该厅根据企业晋升特级、一级资质诉求,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支持企业提升资质水平,要求各市(区)确定一批优秀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推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查,精简资质申报内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便服务企业。指导企业认真填报企业基本资料、人员信息和项目信息,为企业发展和政府监管提供准确信息。
2015年,该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52.6亿元,实现增加值1787.18亿元,占全省GDP9.8%。省外完成产值1519.1亿元,同比增长5.2%,外向度达31.9%。从业人员127.37万人,其中农民工占80%左右。今年一季度,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73.61亿元,实现增加值209.05亿元,同比增长8.3%,建筑业发展总体态势稳中向好。
大力推行电子招投标
记者了解到,作为省招标办推行电子招投标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从2014年全省推行该项工作开始,商洛市就专门成立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服务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专门为招标办增拨了办公用房扩充评标室,集中人力物力,全面配置硬件设施。
该市将电子招标向县区延伸,首先把商州区、洛南县作为实行电子招投标的试点,安装了省招标办统一设置的电子招标系统。今年4月,该市其余五县区全部安装了电子招标系统,实现了全市电子招标全覆盖。
商洛市对不推行电子招标的县(区)实行一票否决,此类县(区)不能参加省、市级的先进评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组织全方位电子招标系统操作培训学习,组织评标专家、投标企业、招标代理、各县(区)招标办工作人员等分批分期培训6次,参加培训人员达500多人次。
施工许可证核发提速
“在建筑业转型大潮中,我们西安市要发挥陕西排头兵的作用,加快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强建设市场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为‘品质西安’增光添彩。”西安市建委建筑业处处长张小波说。
依法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是建设单位展开工程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监管部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抓手,更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关节。西安市,作为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主战场,在新建项目多、涉及部门多、区域分割多的情况下,创新监管模式,改革审批方式,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从2009年起,西安市把施工许可作为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政服务中心,对其实行一厅式受理,接受政务中心统一监管。简化审批环节,取消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劳务分包合同、立项与户型审批等非法前置条件,实行企业无拖欠工程款公示制度。依法向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等10个开发区委托初审,实现了在“家门口”服务企业。
张小波告诉记者,为优化房地产项目施工许可审批环节,给建设单位开辟工程建设的绿色通道,制定了施工许可环节并联审批流程试行方案。施工许可审批流程优化后,原来需要盖228个图章的审批流程,精简为只需64个图章,企业提交申报材料由原来87项精减为20项,凡是无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不再要求企业提供。
按照国家、省、市推进建筑业发展改革的要求,西安市于2016年1月1日起放开了非国有投资工程招投标,截至目前,已有33个非国有投资建设项目选择了更为简便的直接发包方式,真正让建设单位自己投资自己做主,切实让总包单位靠信誉、靠市场、靠品质决定命运。
推广启用一体化平台施工许可证管理系统。自去年10月份以来,西安市建委积极参与施工许可管理系统开发,反复沟通系统运行中需要改进的节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明确要求自今年5月1日起,全市施工许可全部启用系统操作,明确了时间节点和使用要求,邀请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全市20个建设主管部门和30余家建设单位业务负责人进行了系统操作培训,为顺利推广启用管理系统奠定扎实基础。
强化关键岗位实名制
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是市场监管行之有效的抓手,可以对在建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从源头上排除造成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的人为因素,更可提升建筑市场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陕西省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深入一线督导等措施,强力推进实名制工作,并规定从2016年起,所有以往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必须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部分地市效果已初显。
咸阳市从2015年开始,积极推进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工作。首先,他们加强系统操作培训、采取制约措施、加强各县区工作督导,积极推进咸阳市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工作。组织了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操作培训,邀请省建设信息中心人员对各区县建管科科长、质监站站长、全市所有主体施工阶段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同志及部分一、二级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共320余人进行了培训。
其次,他们加强区县实名制工作的督导力度,要求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对辖区所有在建项目采用排查、设定安装考勤机时间节点、定期查看考勤情况、实施制约措施的方式进行落实,定期对各地情况进行通报。认真组织执法检查,对通报批评和实施信用惩戒的单位及个人,加大信用惩戒力度,以“红黑榜”的形式,通过微信向全市发布。
最后,对全市建筑工地分级考核评定,实行差别化监管。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在招投标中予以加分。对于管理混乱、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企业,采取重点监管,月月查、次次查。对于不整改的企业,在投标中给予扣分,并约谈企业法人。
劳务用工制度的改革
陕西建工集团作为陕西省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2015年承揽经营任务达到1385亿元。“取得这样的成绩既依靠于企业的奋发拼搏,也依靠广大农民工兄弟的辛勤劳作,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我们责无旁贷。”该单位副总经理王舒娅这样说:“我们把解决好劳务用工问题作为助推陕建企业发展、维护陕建职工权益、提升陕建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
作为陕西省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点企业,陕西建工集团用具体行动投入到促进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市民化的历程中。王舒娅告诉记者,他们将成立建筑劳务用工管理改革领导小组,细化方案,落实责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和省上相关文件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集团及各子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在人员基础管理领域,大力推进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现场配备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劳务人员的“工匠精神”。完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建筑工人职业培训体系,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法律法规、权益维护、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培育市民生活习惯作为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常态下,建筑业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环境、新压力,陕西建筑业改革的系列措施已经开始释放行业活力,期待这场困境中求生存的行业改革接下来会呈现出一张张令“建筑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