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时评:“地产”光环褪色?

2016/06/212058 作者:佚名
导读:“房地产”的光环在逐渐褪色?近期国内大型房企都热衷“更名”。更名过后,这些企业名称中的“地产”二字都消失不见了。

“房地产”的光环在逐渐褪色?近期国内大型房企都热衷“更名”。更名过后,这些企业名称中的“地产”二字都消失不见了。

大型房企排队更名

“地产”俩字不见了

近期国内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似乎都爱上了改名字。5月23日,雅居乐地产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均去掉“地产”二字,更改为“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周五远洋集团也举行品牌焕新发布会——这是远洋地产更名远洋集团后的首次亮相。

值得关注的是,改了名字的开发商“默契”的都不再提“地产”二字。华商报记者发现,类似这两家房企的做法在之前已有先例。去年,方兴地产更名为中国金茂;京投银泰更名为京投发展;早几年就已改名的万达更是房企更名的“先辈”。据了解,接下来还有不少开发商将“排队”更名,其中核心的一步就是去“地产”。有意思的是,在物业服务子公司上市以后,将专注社区服务的花样年总裁潘军开玩笑称:“谁再叫我开发商我跟谁急。”

传统房企不再钟爱“地产”标签,也被外界视为开发商“去地产化”的愈演愈烈。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目前更名的主要是大型房企,这些房企的更名,更多是一种未雨绸缪,即:体现了对传统地产开发模式的谨慎态度,同时也表明地产企业传统“开发商”角色开始弱化。

地产开发利润削薄

开发商需要做资源嫁接

市场人士指出,“更名”是当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随着房地产业告别“黄金十年”,房企“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A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已降至7.9%,2014年底这一数字为10%。中原地产研究部更是将“房地产利润的下滑”形容为“向制造业逼近”。

“从高峰的30%左右至今,地产开发的利润大概下滑了一半。”雅狐企划总经理冯奔指出,但这并不代表传统房企会抛弃这个行业。他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实近两年传统行业的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对地产开发行业来说,被“挤”出去的多是中小企业,实力和背景雄厚的大开发商并没有离场。

就在房企频传“去地产化”的同时,多地的土地市场却依然火热,地王频出。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显示,5月300城土地平均溢价率达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0个百分点。

克而瑞西安机构总经理朱郁认为,要说房企“去地产化”倒不如说他们是在做淡化“地产”标签的转型。他说,从远洋、万达、花样年等多家大型开发商的动作来看,除了“拿地-开发”这种从一级到二级市场的传统操作,也在更多涉足文化、旅游、金融及其他服务业,“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他说,即便在西安市场上,近两年也有不少房企开始在房地产主业外做农业、养老、地产+等业务拓展。

“弱化地产这一重资产标签,也有利于房企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冯奔,投资者如认为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更高,那么股价、股指也会更有优势。

文章来源:华商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