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孙建亚:享受设计,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

2016/06/281672 作者:佚名
导读:孙建亚出生于台湾,九十年代来到上海。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会从台湾来大陆发展,是有远见来内地投资的大老板。

设计师 孙建亚

Part1:爱冒险,现实中很疯狂

孙建亚出生于台湾,九十年代来到上海。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会从台湾来大陆发展,是有远见来内地投资的大老板。“那时我还是单身,在台湾也有工作室,因为有些案子在大陆,需要两边来回跑,后来索性干脆就过来了。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换个地方生活。年轻时有冒险精神,单纯的我认为一定是可以的,所以就来了。”孙建亚说。

在刚毕业时期,一次偶然的契机,读美术专业的他跟着学长学起了室内设计。“我年轻的时候,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在设计上,常常觉得命很‘苦’,天天要加班熬夜。40岁开公司时,还以为可以摆脱这种生活,谁知道这才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但作为设计,其实是一个领悟和享受的过程。画图、加班,五年十年……到了一定状态后,发现自己醒了,作品成型了。孙建亚用跑马拉松做比喻:“跑四十公里中间二三十公里时候可能是最痛苦的状态,可是过了那个极限你就到达了另一个境界,你就要去享受了。”

孙建亚非常喜欢冒险,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喜欢大自然,喜欢静,但出去之后就是一个很疯狂的人。随着年龄的变化,他的爱好变得越来越多。年轻的时候,孙建亚做过不少疯狂的事:他喜欢赛车,会用自己改装的车参加比赛;喜欢爬山,会不带食物,只带啤酒、面包、鱼竿,靠钓鱼充饥,在山顶露营个几天;喜欢出海,到海岛钓鱼,做一名拥抱大海的渔夫。

说到静,孙建亚喜欢喝茶,他喜欢冥想的过程。台湾的高山茶是他的最爱,在他的长长的工作台上,一半用来做茶桌,一半用来工作;喜欢收藏,他的办公室收藏了许多珍贵的铁壶,有许多会在朋友的展厅进行艺术展出;喜欢养锦鲤,他的家里有一个鱼池,养鱼在他看来,倒是一个可以长久经营的兴趣。

关于疯狂,还有一点体现在他的工作上。二十多年来,他几乎是一直日夜颠倒着。白天,要去工地,对客户,对施工队讲图纸。晚上,才能拥有自己静下心做设计的时间,在灯下画起图来更是完全没有时间概念的,一直到画完为止,画到无力为止,下班已是凌晨四五点更是“惯例”。孙建亚对工作和生活二者界限划得很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家,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他认为,家是令人觉得温暖、自由和放松的地方。平时工作日加班到多晚都可以,周末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只有这样,才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Part2:做设计,创造精神上的快乐

孙建亚没料到会有今天的发展。曾经的他甚至会有点失落,觉得设计只是糊口的一个方式,除了会设计,没有别的技能。现在开了公司,虽然说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但设计给予的成就感,却是无比的快乐。当完成一个作品后发现有人在注意或者欣赏的时候,他会很高兴,会投入更多的责任感去完成下一个作品。面对很多舆论,孙建亚变得特别珍惜地去做设计。至于“出名”这事儿,孙建亚觉得还是收敛一点,保持一点神秘感比较好,依旧认真做设计,用结果来说话。其实,每年他也会参加比赛,收获奖项和荣誉无数,但这些他都不会主动对外宣传。

二十多年的设计生涯更多的是感慨,当问起想象十年后自己的模样时,孙建亚希望十年后的他还能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做设计。“不希望设计变成一份工作,而是一份兴趣。我不希望做得很累,很商业。我希望可以享受设计,把案子做好,把业主服务好。”坚定的眼神里,他说的每个字都深入人心,句句吐露着坦诚。

Part3:牵头“心+设”,把东方文化推出去

今年3月,由赵牧桓、邱春瑞、柯尚达、赖建安、赖连取、连自成、凌子达、孙建亚、林琮然、曾传杰、杜柏均、颜呈勋12位华人设计师组成的“心+设计学社”成立了。他们凝聚共识,希望借助学社组织的力量,号召和影响着当代设计师们,用包容、跨界以及创新,不遗余力地推动东方文化的复兴。谈及心+设计学社成立的故事,孙建亚说:“其实最初希望是我们几位设计师集合起来为设计界做点什么,希望我们相互对内会做项目演讲、资源共享;对外能正本清源,回归设计。我们成立这个组织,在内部开了很多会,甚至花了很多时间。大家都愿意腾出时间,聚在一起把这件事落实,这让我很感动。”

为了走出国门,展示源自中国,来自东方的设计,12位老男孩一起做了一次疯狂的事——自掏腰包参加米兰三年展。“我们要想办法,把东方的文化推出去。推产品设计,可能高度还不够,太过商业;但做空间设计,还是可以尝试的。”经过紧锣密鼓的前期筹资、作品托运、印刷、与领事馆沟通等诸多准备,“冥想空间”系列艺术作品在米兰三年展上最终顺利地展出了,这不仅仅是我们眼中一个从构想到落地简单的事件,背后实则包含着成员许多汗水,许多无奈,许多欣慰,还有无限感慨。可谓是在他们人生当中留下了很浓重的一笔。

12位中国设计师3m*3m的“冥想空间”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遍布于这片开阔的自然地景中,它们形态各异,自由生长。展区内,行人漫步轻抚的瞬间,都在和它们产生互动,改变既成的状态。这是一个默想的空间,也是律动无常的世界。风动莽草,万象归回本源,心也开始变得辽阔平和。

孙建亚的《吊床:天•地•入定》概念是中国古时对大地为天地合一的说法,参禅入定时需圆融的空间气场。天地悬浮的设计不仅让视觉有冲击力,并且能让人放松进入冥想状态。四周使用直径35mm木珠帘为吊床结构装饰,并使用天然麻布为顶和地的材质。

“原本觉得不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但整个过程发现真的是出钱出力。不过现在回过头,反而觉得一切得来不易,更珍惜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以后退休也可以拿出聊一下,我们是华人第一个参加米兰三年展的,别人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我们是华人民间组织,虽然是自掏腰包。”孙建亚笑着说。

Part4:比起室内设计,更珍惜“动”建筑

刷爆朋友圈的虹梅21,是一栋有着二十年屋龄的老别墅改造项目,孙建亚通过对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剖切、取舍、重组,从户外景观、建筑,一直到室内,极简的精神一气呵成。这种对极简主义和生活方式的表达获得了业界和众人的认可,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这是孙建亚之前没有料到的。“他是我学校的学长,也是我当兵时的学长。当兵之后就失去联系了,二十几年过去了,后来我们在台湾诚品书店偶然相遇,当初甚至没敢认,后来我瞬间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后来我们就一直聊。发现他在上海,我也在上海。当时他的家需要设计,他又非常喜欢白色的极简建筑风格,那么我是最合适的设计师了。”

孙建亚很了解朋友的“怪癖”,他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朋友去讨论设计、谈生活,了解很透彻之后才开始做设计。“这是我画得很爽的一个案子,设计的过程非常舒服。当我给他看效果图时,他一句也没改:就是这样子了!他的品味跟我也是吻合的,他挑的东西都跟空间又是非常呼应的,所以最终还是能够做出那个感觉。他选的每一幅画、每个家具或者艺术品都会再与我确认”。正因为彼此之间的特殊经历,和互相信任,最终,孙建亚设计出来的作品,得到了朋友的认可。

拿极简风格来说,有时候很多甲方希望能够将欧式的建筑做成极简。孙建亚会先看业主的房子能不能动。能动才更能画出想要的效果。“有机会动建筑的话,我会争取做出与建筑师不同的室内效果。我可以凭着对室内空间和机能的理解去修改建筑,这样室内外会更连贯,更完美。国外很多优秀的极简空间,它一定是建筑,而不是室内,需要配合建筑才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纪,我会逐渐减少案子,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至于自己就玩票,如果可以遇到一个甲方,让我把房子打造成自己心中任性的艺术品,我就会去做。目前可能还是为了商业去做的。所以年纪大的时候,一年一个案子,希望可以做到自己心目中的高度。如果不做设计,就去做艺术,因为我学的就是美术。自从我自己开公司,我觉得真正要把设计做好还是从建筑着手,通过建筑影响到室内设计。如果能遇到这种案子,我会特别珍惜。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我就会一直调整,调整到可以配合室内的设计为止。”

文章来源:PCHOUS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