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工匠精神要与供给侧改革

2016/08/251595 作者:佚名
导读:产业革命的历史表明,工匠群体是各行各业的探索家和发明家。他们不仅生产了产品,也创新了精神和文明。

产业革命的历史表明,工匠群体是各行各业的探索家和发明家。他们不仅生产了产品,也创新了精神和文明。而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在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背景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尤具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适应,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工匠精神缺乏是一个重要因素。生产高端、优质产品的企业,都是在一分一毫之间倾注了大量心血,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渐臻于完美的境界。

其次,弘扬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少见享誉世界的品牌。2015年,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中,中国榜上无名。同是百年老店,德国福腾宝、双立人、菲仕乐的品质、价格、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可度,不知要超过张小泉、王麻子多少倍。要建设制造强国,没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工匠群体,没有细节和品质的精神追求,根基是不牢靠的。

最后,弘扬工匠精神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我国虽然货物出口世界第一已经7年,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我国在劳动成本等传统优势减弱之际,要培育以质量、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方面新优势,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核心是提高产品质量。某种程度上讲,“人”才是做出好产品的最高技术。

而要成为真正的“匠人之国”需要将工匠精神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建设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结合起来,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双创”和工匠精神,核心都在于“众”和“创”,就是激发亿万人民的热情和活力,通过组织变革、科技研发、工匠技能合作共享,每个人做擅长之事,实现创新资源的大融合;要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在过去,几级工很自豪,可现在好技工却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因此应建立并完善“工匠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大国工匠,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社会、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完成,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广大劳动者相结合。每年我国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如果还有几百万工匠出师,那是何等强大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