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土里“取出” 今后“移回”原址
汉正街保寿桥平移方案引争议
施工方天演移位公司近日披露,汉正街保寿桥将平移20米,原址开挖,先建地下空间,一年后建成,古桥再移回原位。对于这一方案,文史专家刘谦定疾呼:古桥不是器物,可以随意搬来搬去,最好不要轻易动桥,以免留下骂名。
根据平移方案,先加固桥体,随后铺设平移轨道,最后沿着轨道,将桥平移至西南侧空地上。昨日,记者来到保寿桥原址,看见部分桥体和防水墙被彩条布包裹,外侧浇筑了一层混凝土外壳。施工人员介绍,由于年久失修,桥身十分脆弱,平移中有破碎风险,这是包砌保护,之后还要加固。为避免对桥体造成破坏,平移主要靠人力完成。
武汉市文化局文物保护专家张颂明解释,平移只是暂时性的,相当于把桥体从土里“取出来”,这是修复的一个过程,最终还是移回原址。
据悉,采取此方案,是为方便建地下空间。保寿桥原址位于汉正街银丰地块,挂牌出让后,由复地地产开发建设商务中心金融蜂巢项目。开发商介绍,因为文物挡在中间,不利于整体开发,桥体暂时搬移,待整个项目的地下空间建成后,再将古桥移回来,原址保护和展示,供市民参观。
对于这一方案,武汉市文史专家刘谦定并不赞同,他认为,保寿桥是汉口的城市之根,桥上所刻“硚”字,也是“硚口”地名的实物见证,其价值不在于多么精美,而在于保持原状,“不像墓葬里的器物,可以取出来,又放进去。”他说,保寿桥一旦动了,文物价值就大打折扣,那是要留骂名的。
记者采访的多名文物专家表示,对于地面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是好事,但平移并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因为平移中会造成文物周围环境变化,同时,文物受损的风险也较大。”也有专家认为,如果文物周围原始生态环境、历史环境已荡然无存,整体平移保护也是选项之一,过于强调“不能动”,对城市发展不利。
汉正街银丰地块本有3处地面文物。经过大规模拆迁,原安徽街小学内残留的安徽会馆残墙不复存在;汉口义勇消防联合会旧楼已经实施整体平移,异地保护;如今,保寿桥也面临平移。
据悉,保寿桥保护已纳入汉正街商务区整体建设规划。对于争议,武汉市政府汉正街商务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此前确定的原则是“原址保护”,具体保护方式要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再敲定最终的实施方案。目前正在了解相关情况。
武汉老城区现存1840年以前古建筑7处,被归纳为“四塔二桥一牌坊”,少数还保持原状,保寿桥便是其中之一。
地方志记载,保寿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初年(1662年)前后,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在汉经商的山西、陕西商人集资重修。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寿桥可见河水(即玉带河),后来河道废弃填平,桥面被水泥覆盖,成为保寿巷的一段路面,1988年公布为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汉正街拆迁改造快速推进,桥面条石深埋地下,两侧石栏藏身废墟。今年年初,经过局部发掘,保寿桥重见天日(本报3月10号10版曾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