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星火构筑有机硅生态产业链
2010/07/30324
作者:佚名
导读:4月的赣北大地,春意盎然。日前,记者冒雨前往位于江西永修县杨家岭的江西星火有机硅一体化扩建项目工地。在这里,来自全国的建设者们克服雨季不利天气的影响,奋战在各自的施工岗位。 正在建设的项目是蓝星化工
4月的赣北大地,春意盎然。日前,记者冒雨前往位于江西永修县杨家岭的江西星火有机硅一体化扩建项目工地。在这里,来自全国的建设者们克服雨季不利天气的影响,奋战在各自的施工岗位。
正在建设的项目是蓝星化工新材料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总投资80亿元的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一体化工程,一期年产能20万吨。据星火有机硅厂综合办主任杜燕青介绍,这个工程将支撑该厂继续做大做强单体规模,开发延伸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其中,有机硅上游项目包括硅粉加工装置、氯甲烷合成装置、甲基单体合成装置、甲基单体分离装置、二甲水解装置、裂解及环体蒸馏装置、烧碱装置改造;有机硅下游项目以法国罗地亚公司BSI的成熟技术为基础,设置8个车间,有26条生产线,产品共500个品种。他们将加快下游深加工产品硅树脂、硅橡胶、硅烷偶联剂及硅油和二次加工产品的开发,壮大有机硅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其中,首个下游生胶产品装置目前已经全面完工,具备开车条件,5月初将正式投产。
经过努力和攻关,星火有机硅单体装置的能力已经从1997年的年产1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20万吨。该项目建成后,加上正在进行的现有20万吨扩30万吨有机硅技术改造项目,星火厂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将上升到年产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
有机硅下游项目部副经理许爱松告诉记者,有机硅属于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产业,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民族工业。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并不一定代表利润的扩大,因为单体只是有机硅产业链中最上游的产品。星火人明白,作为化工生产最重要的“工业味精”,下游产品深加工生产能力才是最需要加强的,必须形成从上游单体硅生产到中间品初加工,再到下游深加工的产品链条。
因有机硅产业特有的链式结构,星火有机硅厂致力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以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理念,引进了一大批依附于有机硅产业链的企业,消化和处理有机硅单体副产物和废料。今年1月19日,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卡博特公司又在北京签约,决定扩大在江西的气相二氧化硅产能。扩产后,气相二氧化硅生产能力将在2011年达到1.5万吨。双方还计划在装置稳定运行后进一步扩建,将年产能提高到2万吨,年可处理星火厂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6万吨以上。
目前,该厂与35家引进的关联企业之间已形成了这种循环共生关系,初步构建了“星火有机硅工业生态链”。这一链条将企业结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使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实现双赢。企业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资和能源,探索出了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同时,一系列技术革新支持了星火在深加工方面的探索,使以往由东南沿海地区加工厂占据的下游产品市场逐步向星火厂转移。3月22日,星火厂利用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启动了年产1000吨抗氧剂建设项目,预计今年10月就可建成并发挥效益。4月26日,该厂自行开发建设的年产3000吨无溶剂法含氢硅油装置建成,试生产的含氢硅油产品报检合格。星火有机硅厂正在向全国最大、最重要的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基地迈进。
文章来源:化工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