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渤海新区石油化工等产业初具规模

2010/08/16322 作者:佚名
导读:“建设好港口,搭建好平台,培育好产业,聚集好优势,形成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支撑。”河北省委、省政府对黄骅综合大港寄予厚望。 打开渤海新区招商引资“成绩单”,产业聚集之势清晰可见:入区大项目122
    “建设好港口,搭建好平台,培育好产业,聚集好优势,形成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支撑。”河北省委、省政府对黄骅综合大港寄予厚望。

    打开渤海新区招商引资“成绩单”,产业聚集之势清晰可见:入区大项目122个,总投资2420亿元;26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内,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初具规模,昔日的苦海盐滩焕发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要上就上大项目,真正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产业聚集区。”现在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批中外客商的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赵振清,全然一副“选商”的架势。

    被“圈”在这个框架内的地方,开始以沿海的思维和视野,重新考量自己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的角色和定位。他们完善软硬件建设,倾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下大力培育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渤海新区凸显吸纳资本的“磁场效应”,吸引法液空、美国气体、华润集团、中盐集团等一批“国”字号大企业以及世界500强纷纷落户。

    “现在我们招商‘门槛’越来越高了,投资规模小、投资强度低的项目坚决不要;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要;不符合区内产业布局的项目坚决不要。”面对主动找上门来的投资商,赵振清表示,渤海新区的临港产业必须高起点、高规划,必须选择高成长型、高科技、高附加值、节能环保、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

    中钢与宝钢合资兴建的全国最大镍铁项目、伦特石化公司建设的全国最大沥青生产基地、中化集团投资打造全国最大TDI项目等一批“全国之最”,正在渤海新区构筑起新的产业高地。

    “这些产业支撑项目的入驻,将促使渤海新区经济结构焕然一新。”赵振清说,伴随中钢、中铁等大型企业的成长,必将拉动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下游产业;而随着中海油入驻,化工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增宽、加厚。

    记者在化工园区看到,一路之隔的两家企业金牛化工和沧州大化之间正在铺设管线,并将在一个月内完成。金牛8万吨离子膜烧碱所产生的氯气正好是大化生产TDI所需的原料,大化生产TDI产生的氯化氢又正是金牛PVC的原料。

    目前,渤海新区推出了涉及71个项目、总投资396亿元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园区内各种资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使用,万元GDP耗煤将由3吨左右下降到1.3吨左右;电耗由5000度下降到3000度左右;水由48吨下降到25吨。而且废物、废水全部在园区内封闭循环和再利用。

文章来源:聚氨酯中国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