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具产业升级期待税赋政策扶持
2010/08/16219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国内的精密模具市场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发展需要投入,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筹集非常不易。模具企业家迫切希望国家在政策上能给模具企业以扶持。 我国模具业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现代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近年来,国内的精密模具市场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发展需要投入,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筹集非常不易。模具企业家迫切希望国家在政策上能给模具企业以扶持。
我国模具业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现代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业界用“富裕社会的原动力”、“经济效益的放大器”等来形容模具业的重要性,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不可能制造出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不可小视。据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罗百辉介绍,模具业可带动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业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但目前国内生产模具的市场满足率不足80%,中高档模具的满足率更不到60%,这就导致了我国每年大量进口国外模具,模具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超过10亿美元。
对于能否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国外模具水平的差距,许多国内企业显得信心十足。罗百辉认为,近年来,国外模具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放慢,并正向我国转移,而我国模具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内,别人需要十几年走过的路,我们可能只要几年就能迈过去。但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在这个时候格外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财政上予以扶持。
税赋过重成为模具业发展瓶颈
当今模具制造业早已抛弃了手工设计、以有经验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传统技艺型生产方式,进入到了现代工业生产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的CAD/CAM/CAE技术和数控加工机床被普遍采用。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并没有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具有自主产权的相关软件。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促使国内模具产业引进相关软件和高新技术,投入不断加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企业引进一套软件的费用要十几万美元。据估算,目前我国模具业每年约有60亿元左右的技改和研发投入,许多企业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设备,但总体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的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则更低。
据罗百辉调查,模具企业购置的坐标磨床贵的在40万美元左右,他们从国外购买的曲线磨床,不包括关税一台要28万美元。正是模具业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高投入。而同时,高技术、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产出。罗百辉表示,这是由模具单件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且模具的生产周期长,少的也要1个月左右,企业的资金积累慢。也正由于不是批量生产,因此每套模具的完成都相当于一个新产品的研制,投入大风险也大。
虽然产出低、利润低,但模具行业的增值税率却是机械行业里最高的。与其他机械产品比较,模具的技术含量高,活化劳动消耗比重大,材料消耗则相对较小,产品的平均物耗一般只占总成本的20%~30%。由于模具增值的部分大,其增值税税率比其他机械产品平均高出一倍以上。
另外,模具生产人才也模具产业投入中的重点。高精尖设备需要高素质的员工操作,经常性的人员培训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国内专门培养模具生产人才的院校凤毛麟角,人才培养主要是由企业培训。引进的国外设备国内工人不会用,只能送到国外或者请专家来培训。诸多高投入使得模具行业的高增值成为泡沫,高额增值税成为负担。罗百辉指出,这种状况与现代模具高投入的产业特点极不相称,税赋过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模具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急需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加以解决。
模具业上台阶还需政策扶持
凡制造业先进的国家,其模具业必定发达,如日、美等。据了解,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均有可资借鉴的模具扶持政策:模具厂购置设备政府给予无息、低息贷款;所购设备款可用企业所得税冲销;对模具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如新加坡政府对高精度塑封模生产企业实行免税十年的政策等等。罗百辉认为,鉴于模具行业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模具业的弱势地位,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具体建议包括:希望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我国需要振兴的模具等行业,制定相关法规,以立法形式在金融、税收、技改等方面给予支持;希望降低模具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减轻模具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希望对模具企业引进关键设备和生产模具用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减免关税,对技改给予贴息或低利率贷款,从而鼓励对模具工业的投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模具发展基金,用于模具领域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创新项目上,并对“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等等。总之,模具行业正期盼国家出台一个针对所有模具企业的长久的扶持政策。
基于模具工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政策进行扶持:自1997年到2005年,全国160家重点专业模具企业享受返税70%的优惠政策。但对全国2万多家模具企业来说,只有160家享受返税政策,无疑是杯水车薪,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即使是返税,也在另一方面限制了企业资金的流动,阻碍了企业对技术、设备的再投入。罗百辉认为,模具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长期的扶持和引导,对于企业来说,政府的政策是优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要充分享受政策资源,解读好政策,合理发展,合理利用政策优势,克服因创新活动而带来技术和市场之不稳定因素。当然作为政府也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好政府公共资源,确立使用准则,促进企业发展,来达到增加公共创益的目的。
文章来源:价值中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