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瞿燕:绿色建筑就是精细化设计

2016/10/26915 作者:佚名
导读:从研究生至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科创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咨询研究所所长瞿燕始终走在绿色节能建筑研究领域的前沿,参与了多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与地标性绿建项目,参与制定了多个行业标准。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科创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咨询研究所所长  瞿燕

 

从研究生至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科创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咨询研究所所长瞿燕始终走在绿色节能建筑研究领域的前沿,参与了多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与地标性绿建项目,参与制定了多个行业标准。对于业内业外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靠多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堆砌”的观点非常不认同,她认为,绿色建筑一切是以人为核心,真正的出发点是“精细化设计”,设计师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让人在建筑里更健康、舒适。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自己在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方面的从业经历?

瞿燕:2004年到2007年,我在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选的方向就是节能和绿色。2007年,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现代集团。2007年节能还没有提高到现在的高度,现代集团已经非常有前瞻性,于2007年在918日成立节能学科中心,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就一直在做绿色建筑的相关工作。绿色是一个很宽的范畴,目前行业热议的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式也可以包含其中。这么多年,我也见证了行业发展的过程。

 

记者:您是自己选择的节能专业还是被安排进这个专业?

瞿燕:当时也很巧,在选研究生专业的时候,我的导师研究的课题就是节能方向的,我就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学,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绿色节能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状态。

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做节能的都是暖通出身?”这主要跟学校的学科设置有关,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一方面走的就比较早。当时的建筑专业没有节能课程,而暖通有,因此第一批做节能的多数是学暖通出身。

 

记者:您所在的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咨询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开展了哪些关于节能建筑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具备哪些关键的技术优势?

瞿燕:2007年现代集团成立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咨询研究所,就是为了让科研与项目相结合,用科研引领项目。当时绿建还是一个很新的课题,现成的经验非常少,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去带动项目,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再反馈到科研中去解决,两者相互协同。

我们团队从成立到现在获得了很多荣誉,在业内得到了很多肯定。作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我们已经走出集团,承接了国家很多有重量级的科研课题,通过这些千万级课题的支持,我们迅速的发展和壮大。比如“十二五”我们其中一个课题研究的是《村镇建筑的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深化》,专门针对农村建筑的节能,兼顾气候、资源特征和经济承受能力,开发造价低廉、适于推广的节能技术体系并通过示范验证。提出适用于村镇建筑低成本的成套节能集成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及验证。示范效果总体节能率超过3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科技部和住建部打响了现代集团的科研品牌,为后面可持续性的。同时,我们也申请了很多专利、软件著作权,参编的标准、发表的、出书以及翻译的国外著作等,在绿建领域做了很多积累。

做科研不可能脱离项目,因此,我们通过大量项目的锻炼互相促进,归纳起来看,我们走的是科技创新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把我们的好东西消化到项目中,带动集团在绿建节能领域往更高的水平发展。

人才最重要,集团愿意给年轻人创造舞台和机会,让大家保持与业内一线专家的紧密交流;我们也非常注重培训,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绿建总是一直持续出现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不停地学习更新。

我们依托大型工程,解决其中的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做得最成功的是机场板块。2011年的南京机场项目,在业内的绿色机场项目中非常有名。当时接到南京机场项目时我们不是为了做绿色机场,而是为了节能。我们的团队配合设计团队对机场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进行了优化,在技术应用和造价之间寻找平衡点,最后发现项目达到了申请绿色建筑三星的标准。其实我们的本意不是为了做绿色建筑,而是为了节能优化。一个34万平米的大型机场做到绿色三星,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少见,南京机场建成后投资方也在自发地做绿色运维。这个项目还获得了2015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从南京机场开始,我们又陆续做了温州永强机场、烟台机场、浦东机场T1航站楼改造、虹桥T2卫星厅改造等项目,机场变成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切入点。浦东T3航站楼卫星厅,是两条地铁与航站楼接驳,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活塞风,影响人员等候区域的舒适度,这个问题在我们做上海迪士尼项目时遇到过,正好把成果拿到机场项目里应用。通过解决项目的难点,形成科研的亮点。随着我们做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又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新的项目里,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据了解,您的团队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的规范编制工作、重大课题、集团内科研课题的研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瞿燕:我们每年要做的课题量非常饱满,仅今年在做的就有17个,有几个是今年要结束的。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叫《以能耗目标为导向的设计方法研究》,我们在方案阶段研发了一个软件平台,可以根据业主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建筑造型,结合窗墙比等因素快速计算出哪个方案更节能,据此告诉业主能耗最优的匹配方案。设计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设计遮阳板的面积和位置。现在我们还在开发太阳能辅助设计软件,消息一经发布后也是受到多方关注。

 

记者:您在从事绿色咨询设计时,如何根据契合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绿色设计策略?如何利用项目环境条件更好地发挥建筑本体节能的特点?可以举一些成功案例说明。

瞿燕:2009年,一个青岛的地产项目请我们做第三方分析。项目靠近海边,风特别大,建筑设计如果采用点式方案,冬天会很冷,采用围合式方案,夏天会很热,风变成了项目的短板。我们对方案做了很多改进,最终使项目的风环境由短板变成优势,成为项目的一大卖点。从这个项目开始,我们又陆续做了很多风环境的专项。

绿建技术发展到今天,风环境改善已经不是什么难度,但我们依然有保留有这个领域的核心优势。我觉得当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结合得好,就会取得成功,科研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持续深入的研究。

再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对上海浦东游泳馆进行改造,根据使用功能建议业主使用地源热泵。有的人说地源热泵不好,其实是没有使地源热泵与项目的功能特性相结合。地源热泵的取热放热量要平衡才能有效,不能超过土壤的出力。我们做过分析,上海夏热冬冷,地下80-100米的土壤几乎是恒温的,大概在19.5°-20℃之间,从全年角度看,夏天的负荷超过冬天,如果不停地取热放热,就会使土壤不能维持原有温度,地源热泵就失效了。通过长期的检测,2013年我们编制了上海市地源热泵规程,指出地源热泵系统不可以作为单独的系统,而应该与冷却塔或空气源热泵配合使用,建立复合式能源系统。而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记者: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建筑设计者是这条全产业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瞿燕:在绿色建筑领域一直有一个“金字塔理念”,大意是讲,一个好的项目,越早纳入绿色理念,节能效果越显著,可以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价值。设计要走在最前端,如果底子没打好,后期再怎么改效果都不理想。

但也不是说项目设计好了就一定会有好结果,还要受施工和后期运维的影响。目前行业内很多产品都还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对项目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此其一;其二,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偷工减料,项目也不会好。施工好了,房子就好了吗?也不见得。现在大家都普遍关注绿建的运营问题,国外绿色建筑建好后会经过专门的调试工作,现在流行讲“调适”,帮助业主按照设计的要求把系统运行好。国内对这方面重视不足,项目竣工验收只是走个过程,看看灯是否亮了,机组是否转了,能亮能动就结束了。因此,好的设计+好的选材+好的施工,缺了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不能成就一个好建筑。

此外,项目运营也很关键。一个有经验的运营公司与常规的物业公司不同,大部分的物业公司都是按照常规的套路进行管理。而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公司,则会通过对账单、数据的分析,发现节能潜力点,从而帮助业主节省能源。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的绿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设计到材料产品,到施工、到运营,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从全寿命周期来看,运营占的时间最长,要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随时变化,并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变更运营管理模式,这个更重要。当所有的这些都互相发生反馈和互动的时候,这个闭环建立就完成了!

 

记者:有些新材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北方建筑普遍做了外墙保温,但也经常看到外保温层脱落的现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瞿燕:保温材料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趋于成熟,各种标准规范很多,以上海为例,保温材料要想进入上海市场,必须有“红皮本”,这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材料商都往高品质方向努力。你说的外保温脱落现象确实存在,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外保温脱落,一个是瓷砖脱落,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是施工的问题。

不过对保温行业来说,技术革新非常重要,目前还没出现一种产品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岩棉吸湿,很多地方不能用;泡沫玻璃很脆,容易被损坏;无机保温喷涂,喷厚会有脱落的风险;真空绝热板性能确实很好,一旦打孔破坏了真空,也会失去效用。的产品还真的很少,因此,技术要不停地创新。

 

记者:近年来,业内围绕“绿色建筑”有着不少的争议,比如“绿色建筑就意味着高投入,绿色建筑新材料的使用存在着各种风险”等。您是怎么看待这几个问题?

翟燕:其实绿色建筑只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多想一点,多走一步,也就是我前面一直提到的精细化设计,通过精益之道而非技术产品叠加去实现绿色建筑。有的设计师会觉得“业主想要什么我就给他设计什么”。但是好的设计师更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引导业主。国外的建筑师权力很大,他们负责告诉业主什么是好的,怎么做才能更好,国内刚好相反,国内的建筑师决定权很小,往往说了不算,给钱的才是老大。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业务能力要强,沟通和协调能力也一定要非常棒。

 

记者:您认为我国对于节能建筑的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阻碍节能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瞿燕:一二线城市的政府力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那些有实力的开发商也会主动参与绿色建筑。但大部分地区,如果政府不主导,没有人会自愿做,往往是能一星的绝不二星。这种现场其实也很正常,大家的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反句话来说,绿色建筑并没有让市场觉得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是值得的。

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政府强制推行绿建,一方面是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在提升民众的意识。但是光强制没有意义,还需要整个市场机制的配合。

 

记者:有些人会习惯性地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上新材料新技术,您对此怎么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瞿燕:绿色建筑不是由技术堆砌起来的,而是把设计做好,因此绿建出发点是“精细化设计”,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设计师开出的每一扇窗都应该有道理,必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更方便、更舒适。我参与的大部分项目,都没有采用高大上的技术,我们也很少给业主推荐时髦但没什么实际用途的产品技术。绿色的最初意思,就是让人在建筑里生活的健康和舒适,绿色技术要实现“易用、易管、易换”。

我们这里谈到的舒适不是像美国那样的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国内有一些很典型的楼盘,追求高舒适度的生活,要24小时恒温恒湿恒氧,一旦这种模式成为主流,对能源的消耗量将非常惊人,我们不可能引导这种消费方式。

对我而言,业主和建筑师是我要去说服的两类人,让他们与我共同关注相同的点,引导他们形成与我一样的绿色建筑的概念,才能共同做好绿色建筑。

 


文章来源:畅言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