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吴晨:人生不留遗憾的秘诀只有两个字

2016/10/26714 作者:佚名
导读:当你路过东三环CBD时,可以看到一座正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中国尊,这座总高度为528米的超高层,2018年年底完工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建筑,也是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设计并在建的世界最高建筑。

国家特聘专家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吴晨

 

当你路过东三环CBD时,可以看到一座正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中国尊,这座总高度为528米的超高层,2018年年底完工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建筑,也是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设计并在建的世界最高建筑。中国尊的设计师,就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的副总建筑师吴晨和他的团队。

吴晨身上有许多光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英国注册建筑师和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称号的设计师、国内“城市复兴理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政协常委......如何能在二十年的建筑师生涯中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成为优秀建筑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这位国内中青年建筑师中的领军人物——吴晨博士。

经常被荣誉和掌声包围的吴晨,没有想象中设计师的那种特立独行,身上也没有一丝浮躁之气,他真诚坦率、平易近人,在对话过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事业、对生活的认真,他对记者说:“人生不留遗憾的秘诀只有两个字”。

 

“中国尊”设计效果图

 

北京第一高度——中国尊

话题从中国尊开始,这个项目从投标之初就备受瞩目,在与来自全世界近80个著名建筑事务所的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吴晨和他的团队仿佛给中国设计打了一记强心针。以前这样的重大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外国设计师及其团队完成的,中国本土建筑师特别是年轻建筑师很难有机会。“中国尊”建筑形如中国传统礼器“尊”,这个名字也是吴晨亲自起名的,他希望用一个具有中国历史意境和文化内涵的建筑,来表现新时代的城市意象和时代风采。在吴晨既往的职业生涯中,“中国尊”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设计。

吴晨博士国内外的职业经历严谨而清晰,他参与或主持了很多重点项目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其中包括位于伦敦的英国内政部总部办公楼、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半岛规划与城市设计、位于北京的中国石油总部大厦、北京南站、广州南站、南京南站等等。问及吴晨在众多的大型项目中,哪一个是他自己最满意的?吴晨笑着说,就像对于艺术家或者演员,最惯常的答案往往是“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一样,他认为,人的成长是岁月的积累,如同高塔一样,从地基到塔的底部逐渐到塔身再到塔尖,谁能说哪一个部分更重要吗?因为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都很重要。“每一个不管是我参与的项目,还是作为主设或者负责人的项目,都承载着我的成长和心智的付出,都代表着那个年龄、那个阶段我所作出的追求。”

在远古时代,可能二三十岁就是一个生命周期,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寿命有所延长,中国古时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中,现在很多人年过九十还很健康,充满活力。吴晨觉得未来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内,人类有可能会攻克绝大部分疾病,所以人活到120岁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60岁都只是人生的一半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谈哪个作品或者项目是最满意的,不一定很贴切。

 

BIM是一种高效工具 但不应过分神化

BIM对于中国尊的设计与建造施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吴晨在肯定了BIM意义的同时,也认为不应该把其过分神化。BIM从最初的起步到逐渐地被各方认同,再到目前在国内的一些超大型项目上完整的、全过程的使用,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对于BIM有可能改变整个建筑领域的格局,创造一些新兴的细分行业,同时使原有的一些行业或工种消失这一观点,吴晨则非常谨慎。“从总体上来说,BIM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对于设计的精准实现、设计信息的完整系统梳理、各专业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形成,搭建了基础信息平台。但归根结底,BIM更是一种工具,还不能定论说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吴晨说,在我们回顾人类的城市建设历史和建筑的发展历史时,时常会发出惊叹,例如从功能上看,造型、工艺精湛的钢结构埃菲尔铁塔,在120年前就已经建成;再向前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更没有BIM,但是欧洲很多著名的大教堂拥有的气势恢宏、造型精美而又结构复杂的穹顶,到现在为止都让人叹为观止。而我们当代的一些建筑,尽管外立面和造型可能别出心裁,但其复杂程度与古代的经典建筑相比,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为什么在工具和科技都匮乏的时代,过去的人能够实现那么多的建筑奇迹?最关键的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些建筑奇迹都是凭借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人的双手和和智慧去完成的,而不是仅仅仰赖于某种工具。

 

人生怎样不留遗憾?努力认真地去对待生活

吴晨的敬业有目共睹,即便是在工作这么多年后,他对建筑的热情也丝毫不减,而且涉猎的领域颇为广泛。问及他如何能长时间地保持工作热情,吴晨说:“我认为人最痛苦的事情是‘遗憾或后悔’,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今生,所以一定要尽全力认真地去生活,付出所有努力地去工作。每个年龄阶段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精彩,永远都不要觉得晚,你能做的,就是这辈子不留遗憾,过得尽可能的精彩。怎么能做到不留遗憾?就是两个字‘努力’。”

放弃海外著名事务所的重要职位和高薪回到北京,对吴晨来说并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出生和成长于北京,他更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到北京院之后,吴晨从零开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团队,凭借自身努力争取到了众多项目和业界一致的口碑,他和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工作室到设计所、再到设计院的提升,成为北京院发展最为迅速的团队之一。几年时间,吴晨和他的团队用优异的成绩回应了外界的质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荣誉。特别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更是国家对其对其艰辛付出的高度肯定,这是国家对公民和劳动者的最高褒奖。

 

城市复兴 大格局和责任感

作为建筑师,吴晨很看重“工匠精神”,他说这种精神能够让他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加专注、更加细心。吴晨的兴趣非常广泛,他一直对城市规划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也是英国的注册规划师和皇家特许规划师,同时集英国的建筑师与规划师资格于一身,这在中国可能也是唯一的。这也许是他与其他建筑师不太一样的地方,他始终认为,真正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擅长从城市的视角把握建筑设计,让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整个城市规划之中,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单体建筑的塑造和建筑师个人创造力的展示。

早在2002年,吴晨就提出了“城市复兴”的理论,是国内最早开始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建筑师。当时英文中的单词是“城市的文艺复兴”,“城市的再生、更新”,吴晨把这两个词融合起来,结合西欧国家的实践和对未来中国的展望,提出了“城市复兴”的理念,并于2002年在《世界建筑》上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系统阐述城市复兴的文章,被誉为“中国城市复兴的先行者”。

也许是多年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让吴晨逐渐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开阔的专业思想和国际化视野,在大家普遍的关注点还在新城新区建设和城镇化加速所带来的大量设计任务的时候,他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很多城市所面临的更新与亟待复兴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6%,开始从增量规划进入存量规划,印证了吴晨十余年前具有前瞻性的敏锐判断,也早在十几年前,他就逐步展开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使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复兴”的理论支撑,来指导建筑设计。特别是近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北京大栅栏地区、白塔寺地区、什刹海地区的城市设计及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近期,他又开始对南锣鼓巷地区着手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成为北京旧城保护与复兴的最重要和最坚定的推动者之一。此外,由他参与推动并主持设计的首钢地区城市设计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并已逐渐开始受到各方的瞩目。

前不久,公派到剑桥大学做为高级访问学者的吴晨,和很多英国建筑师和学者们探讨了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成功之处。这个在几十年前被污染所笼罩、交通拥堵所诟病、第二产业的转移和衰落等大城市病所困扰的首都城市,经过近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经过稳健有序的复兴与发展,终于在2012年开始,成为世界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的冠军。吴晨认为,伦敦的经验非常值得仔细研究。

北京和伦敦的发展,各有千秋,但相比起来,北京又似乎总有缺憾。探其缘由,不能不是新的规划理念与技术支持在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近三十年来,伦敦的规划开始借助新的工具——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预测,吴晨认为这点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每年会有高达2.7万亿的浪费,甚至出现了“鬼城”,这其中很多是决策方面的失误。决策的失误包括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但是如果中国可以借助更科学的方法,运用数学模型来支持决策,那么将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帮助。“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栋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如果出了一点错误还可以纠偏,甚至还可以拆除,但是城市一旦建成了,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矗立在大地上,无法消失”,每每谈起这些,吴晨就会深感惋惜。

吴晨说他们现在有个小组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了,希望能够尽己所能,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他一直认为,建筑师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大格局里去看世界,不能过分自我。吴晨一直很推崇老一辈的建筑师罗杰斯和福斯特,他认为,这两位前辈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更自觉地去关注到人、社会与城市,这使得他们具有更为博大的胸怀。吴晨表示:“每个建筑师都应该有这种责任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创作作品为导向,少谈些自己,多关注社会,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建筑师应该具有一种更高的境界。”

2003年《南方周末》对吴晨的采访中,他首次提到“中国不应沦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这一著名论述,这在当年,曾引起一场建筑界的大论战。十几年中,这一观点被广泛的讨论和引用,也逐渐被更广泛地接受。在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领导的讲话中,也引用了这一观点。吴晨直言不讳地说,个别国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工作是应该严肃批判的,例如CCTV大楼。我们不去探讨CCTV的建筑造型,单从造价上来说这就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建造CCTV大楼的钱来自于政府所赋予CCTV的特殊地位,是一种对社会财富的垄断。从设计到最后建成,造价竟然为原预算的将近三倍,如此超预算的做法就是不可宽恕的,作为建筑师来讲,就是违反职业道德的一种行为。任何项目都可能出现超过预算的情况,往往也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造成,但是像CCTV这种超支程度非常罕见,外国建筑师用中国人的钱为自己矗立丰碑,这就是一种不道德。 

 

人生的态度 决定人生的发展

谈及对建筑学子和青年建筑师的建议,吴晨说“态度是关键”。第一要不懈地去努力去坚持,第二要在工作中逐渐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首先要对人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应该尝试着在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每一个人生阶段,把自己最大的潜力挖掘出来,把能量释放出来。对于判断力的培养,则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不断地从各种途径去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的时候,你所做的判断与决策可能就越接近于成熟、的结果。吴晨说自己这些年一直走得比较稳健的原因,就是不断努力再加之客观和具有逻辑性的判断。

很多人认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到位了才会成功。吴晨却说,所谓的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强者,是会创造机会的,即“造势”,然后则是“顺势”,当然最不希望出现的,是“逆势”。对事物没有准确的判断,常常事倍功半。“你对人生的态度、对学习的执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社会的洞察,将决定你未来的人生发展。”


文章来源:畅言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