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李江:地采暖设计要做到精细化

2016/10/26849 作者:佚名
导读: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5+1洲联集团洲联绿建副总经理 李江

 

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因其具有卫生、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地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与接受。对于地产企业而言,在项目开发中采用地采暖方式也是顺应行业形势、满足市场需求的措施之一。

今天我们采访到5+1洲联集团洲联绿建的副总经理李江先生,请他和我们谈一谈地采暖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记者:与传统的暖气片采暖相比,您认为地采暖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李江: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并不是很新的技术,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应用了,相对于传统的散热器采暖它的优势主要是卫生条件好、舒适性高,也更节能。地暖不占用室内面积,温度梯度适中,脚感温度高。地暖的不利方面在于对设计及后期控制调节要求较高,一旦设计余量过大,会造成房间过热,如调节手段不跟上,业主会感到燥热不舒服;另外由于国内供暖水质普遍不高,后期的清洗与维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记者: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地采暖的全生命周期是否更经济、节能?

李江:从全生命周期来说,地暖和其他供暖方式比更有优势,首先在于辐射式的供暖方式与对流采暖相比,在等效舒适度的情况下,房间温度可以低2~3℃;另外地板辐射所需的热源温度也比散热器要低,有利于低品位热源的应用,这也为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记者:如何通过设计手法让地采暖设备散热充分,达到良好的供热效果?

李江:主要是一些细节问题,包括地面做法的控制,注意隔热层的厚度与完整性,与其他管道的交接做法,以及管道经过非采暖区的保温等。

 

记者:地采暖系统对地板、墙体等部分有哪些要求?

李江:瓷砖地板的导热系数最好,传热快,但蓄热能力差,就是热得快冷得也快。

对于木地板来说,一般设置地暖的用户都会选择复合木地板或者强化地板,但它们虽然达到了环保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一定量的甲醛释放。也有一些高端消费者选择纯实木的地热地板,但价格上比较高。

地暖对建筑墙体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记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地采暖产品如何与建筑更好地结合?

李江:地暖因为没有过多裸露的设备,所以比较容易和建筑结合,主要注意分集水器与公共区域热表井的设置就可以了,要求位置既要隐蔽又不至于使管线过长。

 

地采暖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记者:地采暖系统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和细节?

李江:需要注意按照负荷大小进行内外的分区,分别计算管径与间距,分集水器的每个支线管长不要出现太大差异,且每个支路都应该能够独立调节。卫生间设置地暖时要做好双层防水,这是地暖施工的一个薄弱区域,需要格外注意。

 

记者:如何通过设计让地采暖系统的后期维护维修更方便?

李江:注意设计时在分集水器上预留泄水与旁通,因为这部分涉及到很多运行维护方面的问题,从我们设计的角度而言能够起到的干预和影响作用非常小。许多问题例如水质问题、运营管理问题、人员素质问题等等,都不是我们可以把控的。设计方面,我们只能尽量进行好精细化设计,每个环节都进行计算,每个管路的长度、管径都准确核算,注意设计平衡等。实际上影响维修维护的关键是后期的运营要跟得上,但现在的问题是项目运营人员的素质普遍不是很高,这不是我们设计和施工能解决的。

 

记者:如何通过设计降低地采暖系统的成本?

李江:要想降低地采暖系统的成本,关键是要做好能耗负荷计算,必要时做模拟分析,避免将系统设计得过大。另外要做好计量与分室独立控制的设计,这样可以为运行节能创造条件。

 

记者:安装地采暖是否会压缩室内层高?采用什么方式或措施可使地采暖对层高影响最小?

李江:地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一部分高度空间,但占用的空间非常有限,因为即使不错地暖,常规的供暖支管和给水管、热水管也同样会占用垫层空间。目前有些项目采用楼板辐射系统或者毛细管辐射系统可以适当降低对高度空间的占用。

 

记者:对于地采暖系统及其产品的选择,您对开发商还有哪些建议?

李江:目前住宅产品呈现高端化趋势,地暖已经无法再作为亮点技术来吸引消费者,现在很多开发企业开始尝试开发注重高舒适的三恒建筑和注重节能的被动式建筑。三恒科技建筑采用楼板辐射系统或者毛细管辐射系统,并配合置换式新风除雾霾系统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室内环境。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温体系及气密性控制技术,将建筑采暖能耗控制到最小,甚至完全不需要供暖系统。我们认为这两类建筑产品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畅言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