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造价《土建计量》: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

2016/11/10378 作者:佚名
导读:(1)细度。表示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大,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

(1)细度。表示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大,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且粉磨时能耗大,成本高。但颗粒过粗,又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强度也低。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

(2)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为使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当施工完毕后,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故终凝时间不能太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普通桂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3)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定性不良会导致构件(制品)产生膨胀性裂纹或翘曲变形,造成质量事故。引起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三氧化硫含量过多。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得用于工程,应废弃。

(4)强度。水泥强度是指胶砂的强度而不是净浆的强度,它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根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0法)》GB/T 17671的规定,按照(质量比)水泥:标准砂=1:3拌和用0.5的水灰比,按规定的方法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温度下20±1℃的水中养护,测3d和28d的试件抗折和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将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带“R”早强型,不带“R”普通型)六个等级;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5)碱含量。水泥的碱含量将影响构件(制品)的质量或引起质量事故。《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也作出规定: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0%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6)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对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水化热产生的热量积聚在内部不易发散,将会使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差,所引起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不利的。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