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陶企外迁利益驱动 放宽条件政府要政绩

2011/04/20213 作者:佚名
导读:说道陶瓷企业外迁,可以上溯到2006年左右,那时陶企对地很是渴望,当时正是整个大佛山地区大规模实行“腾笼换鸟”,关闭、转移高耗能、高污染的“双高”产业的高峰期。而这些面临关闭、转移的陶瓷企业无一不是在
  说道陶瓷企业外迁,可以上溯到2006年左右,那时陶企对地很是渴望,当时正是整个大佛山地区大规模实行“腾笼换鸟”,关闭、转移高耗能、高污染的“双高”产业的高峰期。而这些面临关闭、转移的陶瓷企业无一不是在这个行业里混迹多年,并且掘取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无论是从情感角度分析还是从经济方面来看,谁都不会轻易退出自己所熟悉的行业。虽然当时政府也承诺如果企业按照政策实施关停,会给企业一定的补偿资金,但是这跟企业正常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一位当时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江西高安的陶瓷企业老板表示,迫于当时的大环境,企业若要继续经营,唯一的途径就是想方设法向外搬迁,寻找新的投资地。
  
  事实上,与当时整个佛山地区关闭、转移陶瓷产业相对应的是,全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以农业为支柱、工业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县城,此时发展工业、振兴县域经济的需求尤为迫切。而此时的佛山,无疑为他们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契机。据深谙当时情形的有关人士回忆,场面最壮观的时候,佛山一天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8个地方政府在此召开招商洽谈会,一家陶瓷企业一天接待的招商人员多达十来拨,并且开出的条件、政策极其诱人。这是佛山陶企第一轮外迁的浪潮。
  
  砖的销售总经理夏光明如是说。“根据地方政府开出的条件政策,企业投资多少钱即可获得回报,同样通过招商引资可以获得多大的财税收入和政绩,这笔账谁都会算。”
  
  夏光明的观点在2010年11月初在全国各地调查产区乱象时,河南某产区的一位官员关于“地方政府积极发展陶瓷产业,除振兴县域经济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此举可以为当地政府官员提供仕途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本”的话语吻合。
  
  据了解,陶瓷产业与其他行业建设动辄3年或者5年建设速度而言,其建设快、见效快,在当地一届政府任期内就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这一观点已有了更多成功的的样本:江西省高安市(县级市)原市委书记调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常务副市长、湖北省蕲春县原书记调任一地级市市委常委、辽宁省法库原县委书记调任沈阳市一重要部门一把手、四川省夹江县县委书记也将调任一地级城市主要领导,等等。
  
  
文章来源:建材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