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十二五开辟我国“精细化”涂料强国路

2011/05/06120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涂料市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涂料“大国”与“强国”之争。截止到2011年中国的涂料产量达到了966万吨,表观上我国已经有近一千吨的产量,但人均消费量确是很微薄。如果按人均我国13.5亿人计算的话,人均
  中国涂料市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涂料“大国”与“强国”之争。截止到2011年中国的涂料产量达到了966万吨,表观上我国已经有近一千吨的产量,但人均消费量确是很微薄。如果按人均我国13.5亿人计算的话,人均生产涂料每个人是6.7公斤左右。而同期德国、美国的数据基本是18公斤左右,日本是16公斤左右。尽管产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人均消费量的低迷、品牌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成为制约我国涂料行业发展的“顽疾”。2011年,中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建设周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行业涂料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涂料行业将向低碳、环保、健康的深度发展。涂料行业企业会投入更多的力量研发更健康,污染度更低的涂料,这也将促进中国由涂料大国变成涂料强国的转化。
  
  中国已经成为涂料大国,而目前中国大部分涂料市场被外国品牌所占据,中国涂料民族品牌应抓住十二五这一黄金时期,除了做大做强,还应该考虑“精细化”的涂料强国路线。在4月慧聪涂料原料网举办的“创新、和谐、责任、影响力”涂料高峰论坛上参与的论坛嘉宾认为:在十二五时期一味的追求产量得扩大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而单纯的求“强”又没有量化的标准,中国的涂料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在具体的应用领域“精耕细作”。“在涂料行业许多产品就是一个复制的过程。以一个涂料厂来说,产量无限制的扩大,这个大肯定不是强。所以说技术的强大来自于首先要做精,然后做强,最后才是做大。”上海元邦树脂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国华认为技术的“精”是强国大国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前十大的涂料巨头在基本上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或者研发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涂料制造业实力不俗。但关键就是我们是国内本土品牌并不占有话语权,诸多应用领域都是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本土竞争市场。这在一些高端的领域当中,特别是汽车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汽车的涂料对整个涂料行业技术推动应该是最直接、最明显的。现在中国的涂料都是按大类来分的,实际这是不科学的,而应该是按应用来分的。上海涂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俞剑锋认为,这样的划分方法有利于中国的涂料企业更加清晰的定位其产品所服务的行业。“这样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的标准,来发展技术并在该行业做精做强,是企业应该未来发展应该深入考量的。”据俞剑锋介绍,按照行业做精的思路,上海涂料已经做出了成功的转型。近几年,上海涂料公司在汽车、船舶已经卷钢涂料领域中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巨大突破。
  
  2004年作为国企改制过来的杭州油漆就开始在工业涂料和民用涂料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了。在群雄逐鹿的时期,杭州油漆却在探索一条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基于江浙一代占据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要地位,除了传统的重防腐,钢结构涂料,如今杭州油漆思考的更多的是基于本地产业的配套发展。杭州油漆技术总工江方群表示:“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要做一个思考,怎么做未来的涂料市场?改制的也好,转型也好都是很痛苦的。我们也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逐步转过去。我们希望能够跨到一个新的领域,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从资源整合方面来看,国内的涂料企业大多还处在散兵游勇式的企业初级发展阶段。相比之下,国外跨国公司通过渗透全球优质原料资源、网罗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强大的技术开发和新品开发投入、完善的市场结构等,已形成了强大的优势竞争力。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原材料、产业链、人才、技术、资金、生产管理和市场等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等。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地缘的优势,更应关注资源的整合,只有立足于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先做大做强,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文章来源:慧聪涂料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