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安徽:落实行动 推进绿色发展

2016/12/06871 作者:佚名
导读: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构建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省政协日前召开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对口协商会,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构建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省政协日前召开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对口协商会,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助力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推动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绿色规划引领要有刚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用定地的路子,即耕地只能用来种粮食,城镇及其周边的土地就是用于建设。由此,当地方政府面临城市发展用地紧缺的困境,就会采取降低耕地生产服务水平的方式,如通过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方式改变耕地区位,或通过改变灌溉条件等其它方式降低耕地的质量,迫使城市周边耕地调整利用方式。於忠祥委员指出,为了建设绿色城市,需回归以宜定地的本位,采取中西结合的耕地利用方式,引导城市土地格局重构。

於忠祥委员建议,在空间布局上,要发挥耕地的养育功能。把大中城市规划的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的宜耕土地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在功能发挥上,要体现耕地的多功能性。借鉴国外的做法,既可将农业景观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将农地作为都市的重要空间等。在利用模式上,要体现多样化。如引进高科技、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以普通市民为对象,发展市民农园、都市田园学校、学校农园和绿化中心等;发展高楼农田、地下农村,运用城市空间和最新技术,展示现代都市农业。

於忠祥委员认为:推进绿色发展,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这个行动不是拍脑袋行动,要用规划引领。必须准确定位规划功能,实现多规无缝衔接,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即国土规划管控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边界,城乡规划管控建设。实践中,要突出规划的超前性,为未来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要保障规划的延续性,坚决摒弃“一届政府一规划”的陋习;要强调规划的严肃性,违反规划应视为违法,突破空间边界,无论动机如何,均应进行问责。

城镇建设要重宜居宜业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省实施绿色城市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像在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建设方面,合肥市被列入全国2016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滁州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宣城市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2%。在完善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方面,滁州市建成4个国家级、5个省级森林公园和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及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宣城市以一山一湖三河十园多廊道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在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方面,淮南市在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陈定新委员指出,今后我省城镇化建设要沿着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的路径深入推进。随着城镇化推进,大城市中心区承载压力将日益严重,急需加强城市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医院、学校等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陈定新委员建议要差别化发展、择优建设重点城镇,提高城市对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集约发展。大城市重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着力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小城市要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发挥对内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要围绕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生活集中、服务三农、商贸流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问题。

陈定新委员还认为,今后要注意向城市周边城镇延伸,重点建设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交通出行方便、居住环境优美,发展潜力大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心镇,吸引中心城区人员居住,为买房者提供抵押担保和税收减免优惠。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发展集聚10万人以上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尤其要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居民就业,让农村人口就近转移,就近就业创业,走科学集约模式的发展道路。

 

探索大农业循环经济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2030年)中也明确提出五个坚持,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耕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大力推进农业环境治理,促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有机统一,提高农业环境保护水平和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致公党安徽省委认为,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探索大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坚持和秉承四大发展理念。

一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发展、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三位一体,把农业产业发展纳入生态环境的大系统,融入生态环境的大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大提升。二是统筹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展理念。依据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结合水功能区和土壤功能区规划,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加强农业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三是创新绿色农业立体复式开发的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光、热、土、肥、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由平面利用向立体利用转变、由单一利用向复式利用转变、由一级利用向多级利用转变。向空间要资源、向集约要高效。四是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强化排水监管,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和废水达标排放。

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管永星委员通过调研指出,我省因地理位置影响天气冬寒夏热。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冬天供暖夏用空调近成普及,但建筑标准没有对保温节能等诸多因素加以限制。

这方面,丹麦是北欧甚至是全世界绿色发展做得最好的地区,其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是要求开发商提供节能建筑标识,按照能耗高低将建筑分类分级管理,让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管永星委员建议我省也应尽快制定建筑节能标准。管永星委员说,丹麦由于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对建筑设施能耗实行分类管理,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与1972年相比,目前建筑供热面积增长了50%,而相应的能源消耗却减少了20%,相当于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降低了70%。相信我省如若做到,其对城乡绿色发展的贡献度必将可观。

当前,我省绿色建筑主要还是靠政府层面推动,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相关法规也不完善。民盟安徽省委建议,要在源头上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行动标准,形成合力。尤其是要着力破解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申请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和基地,并在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致公党安徽省委建议,要坚持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全省各市县政府通过规划确定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绿色建筑技术等级,分类、分区实施,执行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如对新建民用建筑应多采取鼓励性政策,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应采取强制性政策,还要分类执行不同的绿色标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和新建建筑、城市建筑和农村建筑,应区别对待,实施不同标准,采取不同激励政策。

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自觉

省政协专题考察组建议,今后我省应通过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环保教育,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引导人们养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之中。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推行环境信息公开,有效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和有力监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王永定委员呼吁,实施公众绿色素养培育工程。制定公众绿色素养提升计划,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绿色素养宣传和教育,把学习和接受绿色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公众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宣传。普及绿色生活常识,让更多人了解、掌握、接受绿色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积极氛围。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公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行动,引导公众物质消费简约化、精神消费丰富化、个体消费需求满足方式社会化,改变其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江淮时报(合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