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河北省交通厅发布消息称,起自北京市密云区、终至河北省市的密涿高速公路正式贯通。密涿高速的建成,也标志着长约1000公里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替代路线—北京“大外环”(俗称“七环”)全线贯通。
七环!令人炸裂的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意味着北京创下了“摊大饼”式发展的高峰,驱车顺着七环一圈,将不断收到各地通信公司发来的贺电,这样温馨的驾驶体验,想想都令人激动。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表示:“我们要纠正过去简单以为‘摊大饼’不好的观念。当然,摊大饼不能‘薄摊’,要‘厚摊’,资源配置效率就提高了,同时,成本又比较低,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
“摊大饼”的优劣非常明显。摊大饼的设计核心,在于社会核心资源大量配置在城市中心,环状规划能够方便更多的人去获取核心资源,并以更高的效率去做交换。然而,这也意味着核心区域之外的人,工作、生活、购物等各个生活中的模块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内完成。
当大饼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城市病开始出现,过多的人希望在同一时间前往一个功能区活动,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开始出现。
李铁认为城市摊大饼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过去一直是成立的。尤其是降低成本,由于核心资源牢牢地掌握在核心区域,核心地段的地价可以居高不下,而穷人只能用时间换空间,前往更靠外的便宜区域。这些外围区域渴望成为城市化中的一部分,也因为缺少资源所以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获得土地。通过摊大饼的方式进行城市化,速度更快,价格更低,成为过去快速城市化成功完成的一个保障。
另一方面的成本,是新扩张城区的生活成本。要在一个新兴地区建设起成熟的商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绝非一日之功。即便是住在了七环,只要能够忍受漫长的交通和痛苦的排队,总是会有机会享受到核心区域的优质服务。对新居民来说,与其等待本地的成熟,不如先占上一个位置省事。
如今,不仅北京修到了七环,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开始建设二环、三环,模仿这一发展模式。但北京已经有教训了,每个新建的环线仅仅是短暂地缓解了交通的压力,随着城市发展的持续和人口的涌入,人口始终是单一地从外环“睡城”向内环工作往复流动,基础设施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效率受到影响。
尤其对人口超过2000万的北京来说,大饼式发展将从事低收入服务业的人群驱赶到越来越远的地区,新兴人口的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进而影响到核心区域发展的生活成本和用人成本,最终影响到城市对人口的吸纳,人口红利的减少最终会影响城市发展的竞争力。
目前,河北省很高兴北京连通了七环,加速了自身与北京核心资源对接的效率,但河北省并没有打造一个商业中心作为卫星城的计划,这是摊大饼式发展带来的惯性和惰性。虽然城市病越来越多,但想上车的人依然有增无减,打造另一个中心的难度越来越大。
最终的结局就是,人人都知道摊大饼不好,人人都知道该发展卫星城,但最终还是核心资源区对资源的吸取能力越来越强,另行发展城市中心的成本越来越高,城市依然是在不断地摊大饼,而且只见大,不见厚。中心就是中心,睡城还是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