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缺少“百年建筑” 究竟为何呢?
2014/05/26723
作者:佚名
导读:【工程造价信息网】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面貌也是日新月异,但是与亮丽景观同相伴随的竟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地“短命”。
【工程造价信息网】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面貌也是日新月异,但是与亮丽景观同相伴随的竟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地“短命”。据专家分析表示:我国建筑产业存有一大通病,就是“寿命短”与资源高消耗并存。
日前,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湖南德思勤投资有限公司三大企业同盟,在长沙发出地产史上最强音。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绿地控股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总建筑师胡京、湖南德思勤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固新三大地产大鳄将就上述话题展开激烈交锋。
有可能留下“百年老屋”给后代吗?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下面我们看几个实例:
1、2006年10月,青岛市著名地标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年;
2、2007年1月,曾经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3、2009年2月,曾经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15岁的夏宫2秒内变废墟;
4、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除了这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其数量无法统计。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无疑对环境和资源是一场灾难。以南昌五湖大酒店为例,据估算,酒店拆除后将留下4万吨建筑垃圾,将占用大片垃圾填埋场地。
正是在这场“拆了建、建了拆”的运动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即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我们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
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的“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建筑短命”,谁买单?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许多建筑被拆除,问题出在不理性、不科学、难以持续的城市规划上。在制定了合理规划之后,一些城市的住房和城市建设,规划变更频繁,标准制定落后,是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抛开人为因素,建筑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与此息息相关的是施工用料的质量和工程设计质量。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构想,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仅此一项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
城市需要仰望星空的地产企业
“一个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地产界亦需要。4月底,星空下的德思勤城市广场,一群有理想的地产人聚在一起,席间谈得最多的是企业责任和百年建筑。
华远地产副总经理、长沙城市公司总经理许智来对“短命建筑”感到痛惜。许智来表示说:“华远华中心项目在材料选择上,不管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都会选用货真价实的材料。同时还通过了LEED节能认证,比如外墙体系我们采用了外保温和干挂石材体系,考虑到南方比较潮湿,在保温材料和石材之间我们又增加了一层镀锌铁皮,这是超出国家规范标准之外的。”许智来认为,对有责任的开发商来说,建房子是一种使命。
现阶段,社会融资总量呈现持续回落,一定程度上预见了房地产销售增量的回落。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有地产人士清醒地看到行业的方向。绿地控股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总建筑师胡京博士看到了城市化和智慧化所蕴藏的时代机遇。
胡京表示:房地产商面对竞争压力必须紧跟绿色、智能化大势。绿地旗下每一座建筑都秉承着“规划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要满足民众对建筑的需求”的设计原则,当前更是抓住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发展浪潮,打造聚智慧酒店、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智慧写字楼于一体的“智慧建筑” 体系,而绿地中心正是绿地集团联手IBM、微软、思科、三星、华为、中兴、电信7大全球科技巨头打造的中国首座智慧办公蓝本。
文章来源:info.zjtcn.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