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央行调整货币政策 创新式微调整或成"新常态"

2014/06/231014 作者:佚名
导读:据造价信息网了解,央行自6月16日起开始定向降准政策,主要政策适用机构范围包括:国有行、股份行、邮储、城商行、非县农商行、非县农合银行、外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
  据造价信息了解,央行自6月16日起开始定向降准政策,主要政策适用机构范围包括:国有行、股份行、邮储、城商行、非县农商行、非县农合银行、外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另外招行、兴业和民生三家中型股份行的降准,超出市场对6月9日政策只覆盖城商行、农商行和农合行的预期。


 
  其实,早在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曾要求加大“定向降准”力度,并把定向的范围扩大到“小微企业贷款,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

  尽管降准范围的覆盖超预期,但经济学家们的全面降准预期亦基本落空。据专家表示,2014年将会出现两轮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各为50个基点,一次是在第三季度,另一次是在第四季度。其全面降准预测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人民币单边升值通道结束后,新增外汇占款将大幅下降,而这是央行过去进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二是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承压,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

  反观政府当局,从国务院层面来看,本届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地进行“去杠杆”,过程尽管痛苦,但国务院总理多次强调宏观政策要有持续性和定力;此时进行全面降准,那么此前的政策将功亏一篑。同时,为了维系就业率要求的“底线思维”,在保持定力的前提下,国务院把问题交给了央行。

  从央行层面看,过去半年已经通过多种非常规的办法和工具对货币政策进行“小修小补”,让金融市场维持在一个稳中偏松的局面。持续的逆回购和稳定的央票供给,让短期拆借利率维持低位;在国务院指导下对农村金融机构、小微贷款金融机构进行“定向降准”,通过向国开行再贷款对政策性住房进行定向融资;央行创新设立的“常备贷款便利”,2014年一季度就实施了3400亿额度的操作。

  总体来说,尽管未改变货币政策的大方向,但实际上央行在货币总量上的放松一直在进行,其策略则是针对性地定向、结构化宽松。从数据上看,这种“微刺激”效果开始显现。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4%,1-3月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略高于去年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8%;4月份PMI达到50.8,已经3个月连续回调;5月发电量同比略微提高,粗钢生产同比增速和生产者价格大体平稳,表明实体经济也出现微弱的改善迹象。

  综合整体来看,全面降准,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央行的创新式的微调整。换言之即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这种基调将成为一种经济“新常态”。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