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专家观点:综合管廊建设全产业链布局最具优势

2017/02/101164 作者:佚名
导读:下水道被称为“城市良心”,过去不少城市受到大雨内涝、管线爆炸、路线塌陷等问题困扰,产生一系列“地下”问题,普通人深受其苦。近日,记者专访中冶集团综合管廊建设相关单位,就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及目前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下水道被称为“城市良心”,过去不少城市受到大雨内涝、管线爆炸、路线塌陷等问题困扰,产生一系列“地下”问题,普通人深受其苦。

这个局面未来将有大的改观。在国家推动和支持下,囊括了各类管道的地下综合管廊正成为一个新的投资领域。

近日,记者专访中冶集团综合管廊建设相关单位,就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及目前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包括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辉、中国二十冶华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冷绪中、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李跃飞、王瑀等参与,其中部分专家直接参与过国家地下管廊政策的设计与咨询。

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辉

 

Q1PPP融资方式待完善

刘振辉: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多种融资方式,包括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政府企业联合出资模式(PPP)、特许权经营模式,企业一般在里面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工作,后期政府分期购买服务。

现在很多地方的综合管廊项目,成为地方政府找钱的工程,大多采用PPP(政府企业联合出资方式融资)模式。政府一般通过招标,拉企业作为合作方,也作为资金提供方。央企在融资成本上较低,有经验积累,加之社会责任考虑,不少都在考虑参与其中。

综合管廊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理念都需要转变,综合管廊社会效益大,地方政府应该从总体考虑收益,同时在建设上也要和企业共同承担,在后续运营方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将管廊维护运营外包,购买服务。

李跃飞:综合管廊建设投资额大,单靠财政支出无法支持,地方政府建设综合管廊主要考虑资金来源,以及承担的责任。建设综合管廊的融资一向是地方政府关心的问题。在财政补贴之外,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综合管廊。

因为融资额大,地方政府PPP项目一般都希望建设方承担融资等多重功能,央企和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区别。但因为综合管廊投资大,如果全面铺开,建设企业将承担融资和负债重负。地方政府建设综合管廊主要考虑资金来源,以及承担的责任。

对央企而言,资金成本低是参与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但是就算央企,也会面临财务压力。地方政府应该更多看到PPP购买服务、回购的一面,而不能单纯将PPP作为融资模式,让企业在其中承担高负债风险。

 

Q2:全产业链更具优势

刘振辉:中冶集团在珠海横琴建设的综合管廊达到33.4公里,中冶投资建设28.7km,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这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的综合管廊,该管廊内纳入了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中水、供冷、垃圾真空管等,涵盖了几乎所有地下管线。

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在每公里5000万到1亿之间,但依据不同地质条件、施工难度投资额差别很大,还涉及到拆迁等费用。中国在地下综合管廊投资上历史欠账不少,在密集政策推动下,将启动综合管廊建设的大潮。

刘跃飞:依据平均测算,综合管廊建设本身的成本主要涉及施工、管线,管线占总成本的70%左右。走廊建设成本还与建设的仓体、纳入的管线等相关,开挖式施工土建也占部分成本,老城区改造的管廊成本更高。

但纳入管线不断增多的管廊,也有一定的技术和运营门槛。比如根据最近的标准,以往不敢放在管廊中的天然气管道将纳入管廊,天然气面临密闭空间爆炸的难题,这对建设企业是很大的考验。

冷绪中:这意味着管廊不是简单的土建和施工,还需要运营经验,尤其是处理危险气体管道的经验。中冶最初做钢铁厂的管道,涉及到各种危险的气体,都能处理,积累了多年经验,现在做综合管廊可以说适逢其时,是偶然中的必然。

当然,因为综合管廊建设的门槛体现在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很多从事建筑、地铁建设的公司都盯着这块业务。

刘振辉:如果说各家企业的优势的话,应该是产业链实力的比较。具备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综合实力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在综合管廊建设中更具优势。

综合管廊的收入主要包括水、电、气、垃圾等相关设施的入廊费、财政补贴和运营维护费用。其中运营维护的经验,显得非常珍贵。因为国内综合管廊没有大规模建设,具有运营维护经验的企业较少。

 

Q3:后期服务会成为大市场

刘振辉:燃气入廊,对于运营过各种危险品气体管道的公司有优势。管廊内管线集成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维护,未来运营维护公司会转而向入廊企业收取服务费。

李跃飞:地下综合管廊是个系统工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采取的是PPP模式,建成后平台公司运行,约定期限内,政府回购至完全所有。但地下管廊涉及到不同的管线维护,专业性要求高,运营维护可以作为独立的业务开展。

目前,综合管廊的收入包括入廊费、补贴和维护保养费。推广阶段,入廊费的收入并不容易,未来要发展维护保养的市场。比如广州大学城的维护保养就是交给一家运营公司。综合管廊要慢慢成为依靠入廊费和维护费为主。

王瑀:对于入廊的其他企业而言,后期管廊内管线费用可以参照架空线路原来投资和维护费用计算。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