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两会代表委员建议,要以大数据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加速中国云出海,结合“一带一路”统筹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数据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目前我国在高端装备、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信息技术支撑等领域,涌现了三一重工、中国商飞、浪潮、红领等一批优秀企业,“中国制造2025”落地生根效应渐显。然而,在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制造落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工业软件发展水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率、软硬一体化的智能制造整体方案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
对此,孙丕恕建议,要集中突破智能制造支撑软件的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统筹规划工业云平台,推动建设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依托大型制造企业建立大数据创客中心,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级的IT龙头企业,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撑。
孙丕恕说,真正的智能制造,不是高级自动化,而是要以数据为核心。因此,要建立制造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由IT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高校、制造企业及工业软件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通过智能制造专项和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短期内集中突破核心技术,解决工业软件的互联互通问题。
吴晶委员(中)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吴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统筹布局,优先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更高技术含量的信息服务产品,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推广云计算服务。“不少处于‘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都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缺口很大,这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吴晶表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对外输出的都是廉价的日用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高铁等产品出海,情况才有所改善。而中国“云”的出海,有助于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与中国企业出海形成相互借力,树立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吴晶说,中国“云”已经绽放的地区,不仅有阿联酋、新加坡等地,而且还包括了工业化程度远高于中国的日本、德国等地。这让世界看到了除高铁技术之外的又一股中国力量。记者查询的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占中国云服务最大市场份额的阿里云成功超越谷歌,成为全球第三大云服务提供商,营收规模仅次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
吴晶建议,中国云计算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是国家“走出去”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应从资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加强政府间政策对话机制建设,做好各国关于云计算政策风险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