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同济大学主办了“BIM与互联网+交通及供应链管理研讨会”,会议在上海举办,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等方面的70多位专家学者、高管相聚一堂,探讨如何更好运用BIM技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据悉,本次研讨会以“变革·重构”为主题,四位嘉宾做了主题演讲。
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国区总裁陈朝晖指出,当前美国制造率先完成智慧工厂的升级,大幅度地提升了制造业效率,而基于BIM的工业互联网就是其最核心的竞争资本。连结着成百上千的传感器、扫描枪和有线网路的BIM云平台,记录了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通过相应的规则再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帮助制造业企业改善效率,精准把握未来订单。美国制造业正通过品牌战略、BIM工业互联网“重构”着世界制造业。
BIM技术也已经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仁龙介绍说,BIM有静态和动态两个概念,能够把价值链各个利益攸关方在统一的目标、架构、语言下协同起来?同时,BIM技术还能够以自组织方式驱动工业互联网的闭环价值链优化,促进互联网化价值传递?
研讨会上,BIM开发者联盟会长宋家宏介绍了BIM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明确了建筑项目BIM化的时间表。我国政府BIM本土化应用案例逐渐增多,但是还存在BIM标准建设滞后、BIM人才缺乏等问题。
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方守恩教授说, BIM技术日新月异,BIM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建筑到机械设备制造再到智慧城市,BIM平台上可以搭载各种复杂的专业化分析、跨行业的协同仿真、精密的数字化生产,形成面向未来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生态系统。
专家学者在研讨中指出,BIM的内涵越来越深,扩展越来越广,涉及到产、学、研、用等多方位的协同发展,任何一家都无法独立支撑和构建BIM生态系统。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及跨越式发展,高校在智库、前沿理论、关键技术论证及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在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验证方面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在BIM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实践和反馈优化具有独特优势。
在案例交流的环节,主持人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中心顾问冯叔君提到,在数据时代背景下,以BIM为基础的信息链接与协同,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并通过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来共建产业链。参与讨论的上海宝冶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桦、同济大学道路与机场工程系主任赵鸿铎、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雨人、上海智合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莒等分享了他们在生产性服务领域工程总承包、智能道路、智能仓库、智能园区中BIM实施与应用的案例,同时就BIM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BIM生态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对话。
本次研讨会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与上海同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交通BIM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旨在响应国家创新战略,践行BIM技术产学研用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