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标准缺失让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打折

2014/07/111842 作者:佚名
导读:我国废塑料分类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没有统一的检测办法,交易成本高,无法满足再生利用企业用料需求近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编制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

我国废塑料分类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没有统一的检测办法,交易成本高,无法满足再生利用企业用料需求 。

近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编制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得到稳步发展,但目前进入调整期。未来几年,借助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政策契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趋势向好,有望走出调整期,园区集聚化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不过,从利润看,由于价格震荡、生产成本刚性上升、能源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很难再出现前些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年回收总值达4817亿元

2013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等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1.6亿吨,回收总值为4817亿元。但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回收行业目前总体处于调整时期,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个别品种回收量略有下降。

再生资源回收,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为目的,将已使用过的废物材料回收加工再利用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报告显示,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与利用原生材料相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按照回收总量计算,2013年回收再生资源可节能17272.5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量37.5亿吨标准煤的4.6%,减少废水排放11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7万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36亿吨。

行业现代化程度提升

近年来,在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以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为例,国内不少家庭式的小作坊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来分拣不同类型、不同颜色和带金属的塑料,这种方式造成物料的混杂度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这种情况,如今市面上已开发出利用近红外线及中红外线分选技术,将卤素光近红外线照射在被分拣的物料上,把每个不同材质的物料产生的不同反射光转化为电子信号,实现数字化,再与预设在电控程式内的塑料光谱进行高速对比,利用气力喷嘴把需要留下的物料挑选出来,并把其他杂质剔除。经此机器分选后的物料,其混杂程度由原本的30%降至0.05%。目前这种分拣技术在欧洲发展得较为成熟,有望在国内进行推广。

缺少统一标准仍是瓶颈

虽然再生资源回收,已成为现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但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仍存在回收率偏低、行业发展不规范和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由于大部分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再生资源要经过几次中转,才能到分拣中心。而从分拣中心到生产企业,有时也要经过两三次的再聚集,再生资源循环的速度和数量被大打折扣,如废塑料的回收率仅为25%。

更重要的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大部分品种缺乏产品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特别是废纸、废塑料等品种,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我国废塑料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检测办法,不仅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而且无法满足再生利用企业的用料需求。即使少数大型回收企业制定了自己的质量标准,凭借稳定的货源和良好的品质获取有利的谈判地位,也仍然存在买卖双方标准不统一的矛盾。

同时,由于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大量非法拆解企业和小作坊形成地下产业链,相当比例的城市废弃物回收渠道被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占据,非法小作坊式生产遍地开花,正规处理企业却难以获得这些资源。而小作坊在处理废弃物过程中千方百计压低成本,随意拆解,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如不对此行业进行系统规范,再生资源开发的规模和水平都将受到影响。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