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页岩气开发面临四大门槛,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2014/07/18173 作者:佚名
导读:“页岩气是有潜质的能源。开发气源、扩大天然气供应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而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提高页岩气产量,是扩大天然气气源的现实路径。”7月11日,在贵州

“页岩气是有潜质的能源。开发气源、扩大天然气供应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而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提高页岩气产量,是扩大天然气气源的现实路径。”7月1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页岩气开发、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当前,页岩气开发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在应对能源危机中的广泛重视。

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页岩气产业,与会专家表示,应在开发体制机制上予以创新,不断破解目前困扰页岩气行业发展的理论、技术、环境、成本等难题。

去年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

与此前来势汹汹的“革命”呼声相比,近期的页岩气行业似乎安静了许多。2012年有关部门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确定到2015年65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后,曾饱受业内外人士的质疑。65亿立方米的产量也一度被认为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去年末“两桶油”在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气开发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规划产量目标已不是难事。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285口,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据了解,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2013年的产量增加了7倍以上。此前,鉴于目前页岩气勘探开采情况较为顺利,相关企业已上调页岩气开采指标,预计2015年“两桶油”合计开采页岩气量可达100亿立方米。

据测算,按目前形势,仅“两桶油”到2015年即可实现页岩气开采量合计100亿立方米,超过原本规划的全国产量65亿立方米。加上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华电集团、中联煤以及一些民营企业的产气量,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有望突破130亿立方米。

在形势向好之后,如何让整个行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本次论坛上,美国能源公司CEO约翰·莫克表示,看好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不可置疑的是,页岩气将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未来”。

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

对于这个诞生不久的新行业,未来发展显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突破。

“目前,中国页岩气技术在地质评价等方面虽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面临理论、技术、环境、成本‘四大门槛’,存在基础研究落后、技术水土不服、环境关注不够、政策支持不强四个问题。要翻过这些门槛,突破这些问题,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在本次论坛上表示,未来页岩气行业的发展需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市场,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创新驱动显得尤其重要”。

刘燕华也指出,对页岩气开发的高成本要有思想准备。“现在的勘探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勘探方法的不完善、不统一,难以保证勘探结果的客观性。绝大多数项目在起步时成本都是很高的,页岩气开发毕竟只有20多年,成本问题不应该成为我国开发页岩气的障碍。同时,不能在获得一种资源的时候破坏另一种资源。”刘燕华表示,对页岩气开发可能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开采过程中必须要有保护地下水的防范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页岩气资源进行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国家,但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走过不少弯路。约翰·莫克表示,在中国,和传统的天然气相比,每一块能产生天然气的页岩都有它的特殊性,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技术难题,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页岩气的开采还没有取得经济意义上成功的原因。莫克建议中国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避免页岩气开采污染,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分享利益。

需强化自主创新

数据显示,贵州省页岩气资源量达13.54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但长期以来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一家独大”。目前,贵州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原煤占81.3%,而天然气仅占0.8%,远低于5.3%的国内平均水平。虽然目前贵州已在试探钻井,并在2012年整合省内外企业、高校等力量成立了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但与鄂尔多斯、四川等地相比,开发进程仍然很慢。

据了解,在此前进行的两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中,贵州省境内有多个区块参与了招标。但正如前文所言,开发进程缓慢。

贵州省复杂的地理环境也对页岩气开采工作产生不小影响。

“贵州地质特征复杂,页岩气开发难度很大,很多技术其他地方用得很好,但移植过来却 ‘水土不服’,要克服这些难题,还是要靠自主创新。”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丽霞说。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