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BIM技术刮起全球“立体”旋风

2017/06/094155 作者:崔云
导读:6月5日下午至6月6日上午,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主题论坛之一——“BIM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及推广应用论坛”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三层举办。

65日下午至66日上午,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主题论坛之一——“BIM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及推广应用论坛”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三层举办。

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指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诞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进入21世纪后,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2D3D,从3DBIM,因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等特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经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确立了明确的时间表,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BIM标准及相关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将BIM技术列入了国家战略性和前瞻性技术来研究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到2020年末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要达到90%。如今,BIM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重大工程,比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而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阶段也引入了BIM技术,通过BIM技术设计了伶仃洋航道桥。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到会发表《BIM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发展政策》的主题发言,介绍了对BIM技术的政策支持。2016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的通知,把BIM技术列为十大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之首。2016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更是鼓励应用BIM技术。

主题论坛上,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卡迪夫大学BIM和虚拟显示实验室主任李海江对《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体系前沿》作主旨发言,他从大学的角度来思考,十年后什么能给BIM用,并以“一片树叶”来阐述BIM内容。

来自荷兰Sweco公司的BIM经理Ronnie Lauxen就“BIM:如何通过ARVR对工程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沟通”进行了介绍,Ronnie Lauxen说:“VR就是一个人可以当成另一个人来体验。客户提供了成千上百的成本,有自己的假设和自己的预期,而一般项目完工后与他们的预期又有纠纷,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用VR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用3D方式给客户全新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项目的具体进展。比如,在公路项目中,如果让客户以自己的节奏以飞行视角或步行的视角来体验,可以确认设计是否可行。”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工程建设业技术总监罗海涛着重对互联互通的交通BIM在全球交通行业的应用与实践做展示。他认为,人口的增长带来大量的城市化要求,每天会增加1000个交通建设项目。如今进入了互联BIM时代,在数字城市模型中,工程师要整体考虑设施,包括城市路网、高架桥、排水系统、隧道、水资源等,因为具有丰富的真实工程环境,工程师可基于BIM的集成优化与分析。他还介绍了全球多个项目基于BIM的创新应用,比如澳大利亚悉尼附近一个改建项目、墨西哥的一个桥梁施工现场、美国垦务局格伦峡谷大坝建设使用BIM的情况等。在介绍过程中,让罗海涛最推崇的是土木工程的黑科技——物理沙盘自由创建。

BIM技术是依赖三维数字模型表达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信息,BIM的全生命期若以对信息模型的应用方式区分,分为三个大阶段:设计、施工和运维,分别对应设计子系统、施工子系统、运维子系统。在此次论坛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胜专门就BIM技术在交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成果展示。

可以说,BIM技术正广泛实践于基础建设的各领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部总经理刘伯莹、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长进、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雨人、北京广联达宜比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卫军分别就中交集团交通领域、铁路领域、城市交通既有设施领域、公路领域BIM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持制定的《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IFC)已发布为国际公开规范;BIM技术应用在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拆除等全生命期内,以包含工程信息属性的数字化模型产品为载体,各相关方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和管理、决策的最优化。

“建设基于BIM技术的交通工程建设及运维综合智慧管理云平台,可对桥梁、公路、隧道和边坡等项目进行管理。”宁波杉工智能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冷志鹏指出,“该公司搭建的BIM云平台,实现BIMGIS、倾斜摄影、二维码、云计算等多种高端技术的融合,通过5DBIM模型实现图纸设计、招投标、进度、资源、资金、成本、工程质量安全、交竣工、运维的全方位、全寿命管理,并协调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展望未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交建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副主任刘松结合“4C·BIM开放协同共享平台”进行分析,他认为,4C·BIM要适应全球点、线、面各种形态工程项目,融合BIM标准和专业成套技术,支撑全生命期BIM应用,包容各种BIM平台技术,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对接新兴技术。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我国交通行业的BIM应用还需适应国际化要求,依托重点领域,建立起相关的标准体系和支撑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公路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