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建筑评论要紧扣时代与社会需求

2017/06/291251 作者:金磊
导读:直面当下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现状,是建筑评论家和建筑师义不容辞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城市问题、让建筑评论不缺失,担当十分重要。

直面当下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现状,是建筑评论家和建筑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城市问题、让建筑评论不缺失,担当十分重要。

建筑评论的实践说明,建筑不仅要与历史与事件会晤,建筑更要紧跟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让思想光芒照得更远。

 

建筑与文博重要事件让人思考

20世纪著名思想大家梁漱溟曾提出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依次是:形成主见、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融会贯通、心虚思密、以简御繁、运用自如、居高临下、思精通透。这些观点不仅有助于做学问,更有助于启迪建筑评论的思考境界。

兼蓄中西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在长达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创造了无数经典作品,如美国肯尼迪图书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作为全球建筑学界的标杆性人物,贝聿铭给业界留下的思考是:

他有永远的中国印记。因此有了重回故土、饱含儿时记忆的苏州博物馆和北京香山饭店。

他有坚定的意志助力事业巅峰。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为荣的建筑,完全不接受一个美籍华人的设计,但贝聿铭坚持了,建成后的金字塔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传统的辉煌截然分开,古老建筑的三个侧翼也终于通过金字塔的内庭重新连成一体,这一杰作日益成为法国的骄傲。

他是思想活跃的建筑师。他的能量来自他的好奇心,所以做任何事情,他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他仿佛没有收山之作。在贝聿铭心中,所有严肃的建筑,都应该在过分感伤的怀旧和患了历史健忘症之间找到恰当的折中。

城市要有记忆与纪念。著名作家冯骥才强调,在当今中国城市地毯式改造中,记忆这个词汇愈来愈执着地出现。

现实的确如此,对待一座座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记忆不是随心所欲,记忆具有完整性与真实性,记忆必须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承的层面上去筛选。

近几年,从古建修缮到推陈出新的展览,再到吸引世界眼球的文创产品,已使故宫博物院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表情来描述故宫的现状非常生动且感染人。

表情是人们内心世界情感、情绪的直观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会有不同的表情出现。形容表情的成语很多,用到文化遗产上可有: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毕恭毕敬等。

单霁翔对故宫博物院表情的解读,体现了他久久为功的耐力与敬畏之情。他大胆改变以往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将文物封存入库的作法,设计了养心殿主题系列展览,让养心殿文物活起来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午门西雁翅楼开展,向世界表明,故宫博物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文化元素。无论是故宫古建筑的表情,还是丰富展陈的表情,都说明文化遗产的历史之美。

在城市记忆中,人们最不该忘记的是数十载如一日,将毕生精力、智慧献给古城保护与建筑事业的梁思成先生。两院院士吴良镛强调:梁思成毕生为近代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梁思成多方位的宏大成就在于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学术视野;梁思成的铮铮铁骨,以一种历史使命感捍卫民族自尊,给我们留下思考;梁思成让我们知道向学术巨人学习的重要性。

 

建筑评论重在实践

在中国建筑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是重要的贡献者之一。早在1992年,他就在全国率先开设建筑评论课程。

现在,建筑评论该关注什么迫切命题,建筑评论要营造什么样的生态环境,正成为业界内外开展评论实践的重要方面。

 

建筑评论要有问题意识

建筑评论的优劣,归根结底是设计作品的观点的较量,是撰述者思想能力与对专业把握的较量。

建筑评论家没有高低之分,重在建筑评论的思想境界及问题发现意识,有否预见及研判能力至关重要。

无论怎样分析,建筑评论的功效都可概括为繁荣创作、服务公众、提升品质、引领风向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强调经济发展水平不但影响社会道德水准,还关系城市社会审美风尚。所以,当下城市与建筑问题迭出,这与社会、经济、人文关系密切,已超出建筑师学术艺术的范围,必须进入建筑评论家的分析研究视野之中。

早在2003年,建筑大师陈世民就呼吁政府要给建筑师话语权。但现实是,在国内常见的是对知名建筑师新作品的颂扬解读文章,鲜见一针见血、立场端正的穿透力之作。所以,建筑评论的任务无论从内容、方法、形式上都面临艰巨的探索和实践。

 

建筑评论需要知名媒体评论家

建筑学术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离不开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批评不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的品质提升。真正的建筑师是欢迎学术批评的,所以要为学术批评赢得一个开放性公共空间。

然而,必须正视当下不少建筑评论有圈子化现象,不能产生合理和大胆的质疑,反而封锁了学术空间。

无论从知名媒体的自发涌现,还是建筑评论家的产生,建构建筑评论的大众传媒空间都是好方法。其本质需求是,要使建筑评论从理论框架中走出来,最大可能地在业界内外以各种方式推动建筑批评的实践论。从发展方向上建议做到:

第一,建筑评论可以借助公众传媒的力量提升公开性与开放性。事实证明,建筑文化的小众化现实,是全面的专家化的狭隘观念所致。此外,建筑的青年学子,是否认真诚恳地介入学术批评,对建筑评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建筑评论需要专业传媒与大众媒体联手。联手的建筑评论有助于加强学者的自律,使评论主体形成负责任和值得信赖的知识共同体。要客观地看到,中外建筑界大部分建筑师与评论家都能秉持学术良知,洁身自好,但在大众媒体的聚光灯下,不乏吸引业界的报道与评述。所以,专业化与公众化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优质学术学理批评。

第三,建筑批评的定位是媒体的灵魂。建筑评论再专业化,也是有理论基础的实践篇章,离不开采、写、编、评等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围绕一个突发事件、建设项目、焦点话题与事件的评论,一定会激起业界内外的共鸣。所以,在策划中注入新鲜元素可营造评论的理性之美,以面向业界内外的开放态度策划主题可提升评论的附加效应。

第四,建筑批评离不开有卓越见地的评论家。在公众媒体中有以脱口秀展示话语权的,有以书卷气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也有阅历丰富且绵里藏针的时评家等,对于建筑文化传播与评论,我们需要的评论家是:为创建中国建筑学术话语体系鼓与呼的学者;将文章写在中国城市与建筑大地上的学者;有文化的内外兼修本领与功底的学者;可以在建筑的现场应城市重大关切的学者;有大道之行思辨力的可交流、可交融、可交锋的学者等。可见,无论对媒体还是评论家个人,视野、判断、活力、博学、技巧乃至品格与胸襟都是极度重要的素养。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