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
郑国渠的修建,与战国末年的两个国家有关——意欲吞并六国的秦国和距离秦国最近、国力较弱的韩国。当时,韩国是秦国第一个要吞并的对象。为延缓秦国对韩国的威胁,公元前237年,韩国的著名水利专家郑国奉韩王密令前往秦国游说秦王兴修水利,目的是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东伐。秦王采纳郑国的建议于当年开始征发大量人役兴修,由郑国主持开凿。在施工过程中,韩王计谋暴露,秦王一怒之下要杀郑国。郑国辩解道,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秦王听后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
公元前246年的泾河边,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据历史研究,当时修建郑国渠多达10万人,而郑国本人则成为这项庞大工程的总负责人。郑国渠能在这个时期建造,是因为从春秋中期以后,铁制的农具、工具已经普遍使用了。据史料记载,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点。他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条屋脊一样的最高线,这样渠水就由高向低实现了自流灌溉。
为保证灌溉用的水源,郑国采用了独特的“横绝”技术,就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使得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改善。郑国渠巧妙地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本是疲秦之计,但令韩国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建成后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纪念郑国的功绩,时人遂将该渠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沿北仲山南麓的地势东行,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蒲城而抵洛水,全长300余里。后来汉王朝以长安为国都,也与郑国渠的修成有直接的关系。秦以后,此渠灌溉范围虽有缩小,但一直不绝,为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汉太始十年(公元 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东北)注于渭水,名白渠,此后灌区称郑白渠 。前秦苻坚时期(公元357—384年)曾发动3万民工整修郑白渠。唐代的郑白渠有3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灌区主要分布于今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县(今渭南东北50里)注入金氏陂。唐初郑白渠灌田10000多顷,后来由于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积减少到6200顷。当时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 《水部式》中有专门条款。
渠首枢纽包括有六孔闸门的进水闸和分水堰。宋代改为临时性梢桩坝,每年都要重修。由于引水困难,后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元初改渠首临时坝为石坝,至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延展石渠510尺,有拦河坝仍系石结构,后称王御史渠, 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元朝李好文著《长安志图·汉渠图说》中有详细记载。
明代曾十多次维修泾渠,天顺至成化年间( 公元1456— 1487年)将干渠上移一里三分,改称广惠渠 。由于渠口引水困难,灌溉面积缩小。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引泾渠口封闭,专引泉水灌溉,改称龙洞渠 ,灌溉面积7万多亩,至清末更减少到2万多亩。1932年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又重新得到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