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何镜堂:建筑设计没有“常胜将军”

2014/09/151944 作者:佚名
导读:何镜堂记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过,建筑师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心致志研究理论,出书立著;一类是埋头苦干承担实际设计任务,两类工作都很重要。

何镜堂

何镜堂,193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界最高奖)获得者。曾主持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等作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

为搜集素材不惜手抄整本书

经常有人向何镜堂请教成功的秘诀,但何镜堂认为自己并不是天生异禀、才华横溢的人。1999年,他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时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曾将他的成长模式归结为“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

学生时代的何镜堂,其勤奋好学的品质有口皆碑。1956年,何镜堂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大学时期的他话不多,不爱出风头,与同学相处融洽,最难得的是“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大学一年级,他发现自己的美术功底不够好,就利用暑假在家乡苦练素描和水彩画。新学期开始时,他的绘画水平一度令师生刮目相看;他知道自己的外语一直较薄弱,于是,将信纸裁成许多一厘米左右宽的小纸条,上面写满英文单词,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当时,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是非常盛行的教育方式,何镜堂和同学们到工地上挖地基、弯钢筋、搅拌混凝土、挑沙石,建筑工人的技术活,他们几乎都学了个遍。何镜堂喜欢在本子上画线条,并养成了随身携带速写本的习惯。“构思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要随时记录。”他经常说。

1960年,何镜堂因学业成绩优异,成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第一批研究生,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1964年,何镜堂到北京为自己的论文准备资料,当时,他借到一本对自己论文很有借鉴价值的书,可是借期只有三天,而且又没有复印设备,何镜堂毅然决定将整本书手抄下来。他在一个小招待所里,就用一瓶墨水、一支钢笔、一叠纸,以床为桌,坐在小板凳上开始抄写。这本书有60多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小字,还有不少图表,何镜堂不分昼夜花费了三天时间,硬生生地图文并茂将书抄录了下来。他的手抄本一直保存了下来,上面的字迹工整如印刷体,勾画的图表清晰明了,60页的内容,从始至终一丝不乱,足见他的定力和对知识的执著追求。

“我要五十而立”

“文革”动荡期间,何镜堂的学习、工作深受影响,很少有机会进行建筑创作,这是他一生中最苦闷的时期。改革开放后,大量基建项目开始推进,何镜堂敏锐地觉察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来临了。何镜堂记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过,建筑师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心致志研究理论,出书立著;一类是埋头苦干承担实际设计任务,两类工作都很重要。何镜堂认真考虑后,决定选择一条既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又研究建筑理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工作模式。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广东,1983年,经多方波折,何镜堂带着家人回到了母校华南工学院,开始了全新的工作和学习。这时何镜堂已经45岁了,“常说三十而立,我要五十而立。”此时的何镜堂对前途信心满满。

回到母校的第三天,何镜堂听院长说深圳科学馆要重新举行设计竞赛,并邀请华工设计院参加,但只剩下三个星期的时间了。何镜堂毫不犹豫地答应去参加投标竞赛。他一刻也没耽误,骑着自行车到五山街找到还在街上购买生活用品的妻子李绮霞,将消息告诉了妻子,两人决定一起投入这项工作。

时间紧、工作量大,何镜堂夫妇马上到现场查看地形、搜集资料,夫妻俩在简陋的招待所开始了他们的设计构思。他们俩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经过反复推敲、比较,认为建筑主体采用正八角形的平面较为合适。最后一天,夫妻俩昼夜奋战,在另一个同事帮助下连夜赶制出了模型,第二天上午,他们带着图纸、模型赶到深圳,将作品交给筹委会,当天傍晚,何镜堂夫妇就得到了方案中选的消息,夫妻俩听后忘记了多日的疲劳,兴奋不已。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馆,其造型独特,先进的设计理念深受业内好评,建成后,深圳科学馆连续获得多项大奖。

在竞标中培养团队观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何镜堂在学校一边培养学生,一边进行建筑设计。他和团队先后负责设计了一批工程建筑: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工程、五邑大学教学主楼、广西桂林博物馆……在业界逐渐崭露头角。

1992年,何镜堂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常年在学校工作的他,对于大学校园情有独钟,主持了大量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工作,作品遍布全国各地的院校,被誉为是“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近年来,何镜堂和设计团队在很多国际竞赛和重要工程中频频亮相,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热门赢家”,来自各地的工程设计委托也纷至沓来,何镜堂将这一切归结为“赢在团队”。“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搞好设计,建筑师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何镜堂说。

何镜堂告诉记者,自己十分乐意和团队参与竞标,尤其是大型国际竞赛,在严酷的竞赛中更能培养大家的团队观念,而且从来不怕在竞赛中失败。每逢竞标失败时,他总是坦然笑对结果:“对于投标竞赛,我的心态始终很平和,谁都不可能是设计竞赛中的‘常胜将军’。”

对学生“有求必应”

几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何镜堂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建筑创作理念,即“两观三性”:包括建筑的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成为他工作和教学一直坚持的原则。

每次做项目时,何镜堂都很注重“收放结合”。第一阶段是“放”,拿到一个项目,团队成员先讨论建筑的“定位”,围绕“定位”展开天马行空的畅想,各自拿出有特色的方案来;第二阶段方案要慢慢地“收”,将每类方案统一归类,方案类型相同的学生就编成了一组进行合作,他们也十分愿意为了拿出好作品而分工协作。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