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余丰慧:审计土地财政 官员为何失眠

2014/09/171107 作者:佚名
导读: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审计署掀起全国首次土地财政大审计,直击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等领域。

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审计署掀起全国首次土地财政大审计,直击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等领域,而高达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将成为严格审查对象。其中,土地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也将在两个月后的审计报告中披露(8月23日 新华网)。

此前,中央巡视组在巡视的21个省份中,发现20个省份存在房地产腐败现象,占比高达95%,而19名省部级官员在中央巡视组进驻后落马,其中不少高官落马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土地领域为腐败重灾区。

从目前情况看,地方卖地财政不但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的三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地方官员腐败寻租的重要渠道。卖地收入账本成为藏污纳垢之处。

据介绍,要从2008年开始审计。高达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背后,一边是充实了地方的小金库,填满了一些有权腐败官员的腰包,另一方面是被疯狂推高的土地价格导致的高房价榨干了房奴们的血汗钱,掏空了几代人的积蓄,使得多少人失去住有所居的基本生存权。

多年来,无论从土地价格无节制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特别是国有房企联手推高,不断创出“地王”看,还是从中央巡视组发现的卖地腐败严重程度看,对地方土地财政进行一次底朝天式审计,将其老底彻底揭露出来,将存在的问题彻底审计出来,通过审计挖出更多腐败线索,特别是查处地方官员与开发商相互勾结推高地价、中饱私囊的严重腐败问题,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土地审计首掀地方桌底下账,不少官员晚上睡不着觉。更加佐证了其中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也说明全面审计土地财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还土地交易市场一片洁净的天空,不仅仅是降低高房价的釜底抽薪之举,而且土地作为经济生产中的重要要素,也是确保市场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公平、阳光的大问题。

过去十年来,也曾经对土地买卖交易情况进行过各种形式的审计检查清查等,但都几乎是雷声大雨点稀,最后不了了之。使得官商勾结的腐败腐败分子一次次侥幸逃脱,令广大百姓一次次失望,政府公信力每况愈下。不过,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土地市场领域中落马的贪官一个接一个,再想侥幸漏网可能性不大了。一些官员晚上怎能睡着觉呢?

这次对土地财政审计,除了重点审计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情况外,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从审计土地出让金专款专用的节点切入,顺藤摸瓜查出发现其他问题线索。重点应该放在官员在土地交易环节隐藏很深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存在的严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腐败问题。比如:一些政府为了抬高区域地块的价值,表面上会以高地价成交,通过暗箱操作,将土地卖给事先约定好的开发商之后,再返还部分土地款。再比如:要紧盯地方官员直接插手土地招拍挂市场,只要有官员插手必有腐败问题。又比如:开发商拿到土地后,违背原先规划增加容积率、改变土地性质如将住宅用地成功改为商业用地或者将商业用地变为住宅用地等。这里面必定有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同时,土地出让后违背开发期限限制,被收回后对开发商的各种罚没款是否兑现,如果存在拖延未兑现情况,一定要列为这次审计重点。

这次审计的重点对象是国土和规划部门,这两个部门手里直接掌管着土地出让和规划大权,是问题导向原则的重点,也是最易发生权钱交易腐败的重点环节。同时,开发商和金融部门包括银行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应该顺藤摸瓜发现一些腐败问题线索。

这轮土地财政审计风暴,是对高房价的又一重拳。这几年土地财政泛滥,地王频现,官商勾结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官商勾结中发生的腐败寻租成本是畸高的。从审计入手对土地财政中的官商勾结出重拳打击,彻底打掉土地交易中的畸高腐败成本,土地交易成本必将大大降低,从而使得住房成本大大降低,最终房价必降。

因此,强力推进房地产领域反腐败对降低高房价有奇兵奇效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