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盘育丹
还记得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颁发了300项建国60年建筑创作大奖。在2000以后的148项获奖建筑作品中,获得创作大奖的长春烈士陵园扩建工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洁挺拔的造型,庄重肃穆的纪念甬道,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升华,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思念与崇敬。盘育丹参加了长春烈士陵园扩建工程的设计,他是一位华南理工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新一代青年建筑师。身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子们是幸福的,这里推行扁平的管理模式,使那些年轻上进的建筑师可以更快的成长。
Q:我看了你的资料,可以给读者们简要谈谈你参与的长春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吗?
盘育丹:这是我从方案设计一直到建成都全程参与的第一个工程。
Q:你从事建筑设计的第一个工程吗?
盘育丹:是的。从陵园规划方案创作到建筑单体设计,再到施工图,然后是施工现场跟踪,最后是竣工验收,整个过程都全程参与。何镜堂院士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从这个工程开始我一直跟随他学习,跟随他在建筑创作道路上摸索。这个工程让我受益颇多。以前我一直认为图纸画得漂亮,多画些节点就算设计任务完成了。实际上,怎么把图纸落实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我始终没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感受。建筑尺度的把握,还有建筑材料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会形成怎样的建筑气场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建造过程才能过获得直观的感受。虽然从整体规划设计到最后竣工验收,大概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这个工程带给我的,却不只是建筑专业上的收获,它是对我建筑工程的启蒙。同时这个工程对我而言,时间紧、压力大,动力也大。最初,由于缺乏工程经验,我们都战战兢兢地去做,但是何院士一直引导我们,他常说“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往前冲,尽最大努力就好”。在他的感召下,我们工作室一群年轻人一起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虽然很辛苦,但大家也乐在其中。
Q:最初你们投身这个工程,会害怕什么呢?
盘育丹:年轻没经验,遇到重要工程心里没底难免心慌。何院士的教导是给我们所有团队人员的一剂良方。我们也学会了遇到困难,不再拘谨,尽力放手一搏。在这个工程完成之后,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如何推敲建筑形体,或者使用某种设计手法,而是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另一点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做建筑设计应该有专注力和耐心。我们看到的所有经典建筑,其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做过很多次不同方案比较,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非常需要建筑师专注地去琢磨每个细节,特别是对于那些形体简洁的建筑,它的比例就更加重要,对建筑造型的锤炼,可能更需要耐心。长春烈士陵园扩建这个项目,它的建筑形体是一个方盒子,怎样把方盒子做漂亮,在场地上有合适的尺度和比例,需要反复通过图纸和模型来对比和推敲。烈士陵园项目,不适合采用比较夸张的形态,或者容易促销的流行手法,对我们这个建筑而言,它需要规整的形态、适宜的尺度、合适的比例、端庄的气质,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慢慢推敲。
项目组的同事们常说,参与这个工程其实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赛跑,既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又必须保证一定的设计质量,中间不能有停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专注”精神在源源不断地为大家注入动力,让大家坚持到最后。
工程完工后,我们深刻感悟到,建筑环境应该是一体化的。我们把整个烈士陵园的景观和建筑一起做整体规划设计,将一种设计理念贯彻到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体、景观的全过程。最后,营造出建筑的纪念性和整体环境的建筑气场。
Q:可以给大家讲讲你所说的气场是什么样吗?
盘育丹:这种建筑气场,往往是通过建筑和周围环境共同营造的。它包括参观者路径的设计、在每个行走路线节点的空间体验、氛围渲染,各空间节点的建筑形态等等,形成整一套的节奏。它能引导参观者情绪的转变——用我们预设在参观路径前端的渲染和铺垫设计,为最终的建筑空间高潮打好基础,用空间的序列性和整体性形成建筑环境的氛围与气场。
Q:既然华南理工大学是一个创作团队,你们在设计过程中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呢?
盘育丹:学会在建筑设计中怎么样与别人协作,是一个重要过程。何院士常和大家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其实我在经历了这个工程之后才真正明白,团队精神或者团队力量非常重要。整个工程在何院士和刘宇波副主任的带领下,集思广益,一步步地推进,在短时间内,大家共同突破各个设计的难点,整个团队共同经历了设计过程的艰辛和欢乐。其实我们现在回头来看,这么短的时间,又是这么一拨刚开始做项目不久的年轻人,能顺利完成这个项目真不容易!没有团队的力量,项目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工程是我们工作室创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它融汇了团队的精神。我们工作室,还有整个华工院都是团队模式,这种模式还会继续给我们注入新的力量。#p#分页标题#e#
Q:看了你参与设计的佛山青少年宫科技馆,我想问,这个项目鲜明的色彩,还有它有趣的立体构成都为建筑增色不少。你们的团队的设计考虑是什么?
盘育丹:佛山青少年宫科技馆这个项目比较漫长,经历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再过10年,盘育丹就会知道,5年完成一个项目很常见。)这个项目主要的特色是体块构成、色彩构成以及表皮设计。我们按照规划的要求,对建筑以方盒子为构成元素进行组合和建构。
这个建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科技馆,另一部分是少年宫。考虑到建筑主要的使用人群是少年儿童,我们将建筑形体设计得更灵活,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方盒子”,错落有致地组合,营造趣味空间。
建筑色彩也比周围环境更加丰富——大门选用红色,后面的主体建筑是用红、黄、橙三种颜色搭配。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怎样“搭配”色彩和体块是最难确定的问题。建筑体块有大有小,有的“方盒子”建筑体量相对比较大,处理不当会在环境中显得很突兀。经过推敲和反复比较,最后何院士定下了一个大原则——大的建筑体量使用白色,控制整体的建筑色调,但是在小的细节如百叶或者玻璃,以及小的建筑体量点缀绚丽的色彩,建筑整体与环境和谐。建筑的表皮也是这个项目的重点,最终这个表皮实施方案是从我们做的三十多个对比方案中选出来。整栋建筑全部用金属饰面,这也是第一次大面积尝试这种材料。为了能按原设计实施,我们几乎每周都去工地查看施工情况,经过与甲方、施工队讨价还价,基本保住按原设计方案施工。建筑现在快竣工了,它基本达到了我们预先设想的建筑效果。
Q:我很喜欢你的另外一个项目——泰州中学的国学院和教学楼设计。这两个项目充满了中国北方建筑文化的特色,你们是怎样用建筑的形式来塑造文化特点的呢?
盘育丹:对于泰州中学这个项目,在设计入手前,我们对当地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泰州的文化还是挺有地域特色。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长江北岸,距离无锡、苏州很近,但是由于处于长江以北,无论泰州方言,还是建筑民居的风格,却与无锡、苏州迥然不同,它带着一股北方气质。我们发现泰州民居有三大特色——形体特色,色彩特色,空间特色:
就形体而言,泰州民居构成简洁,建筑的体块感更强烈,建筑性格相对厚重。
虽然泰州和苏州距离不远,但民居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从建筑色彩的角度来看,泰州民居主要是以灰墙面为主,而苏州民居主要是白墙。泰州民居的颜色更加厚重,除了灰墙,屋顶运用比较厚重的压顶色彩。
在空间上,我们吸取了泰州书院的空间特色。泰州有个建于明代的书院祠堂,它主轴空间很严整,呈现出北方院落的气质。在书院次轴线上还附属一个小院落,虽然规模小,形式却相对灵活。泰州中学老校区也有个建于宋代的安定书院。我们就把这个书院里的两种院落空间的特点分别融入到泰州中学的创作里面,将其也设计成两种空间:一种是教学空间,相对方正规整,命名为“崇儒院”、“荟雅院”。另一种设置在国学院中,作为校园里的点缀,它相对灵活。同时,设计的很多细节借鉴了泰州当地的建筑文化的特点。
正是通过建筑的形体、色彩、院落的塑造,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校园建筑群。#FormatImgID_3#沿街透视
Q:听说你在近年获过国际设计竞赛的大奖,应当是很有设计追求的。作为一个80后青年建筑师,你觉得和70后、60后前辈们相比,有什么特色吗?
盘育丹:80后建筑师这个群体其实挺特殊。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人生价值观更接近,共性多些。我觉得到了80后建筑师则出现了一道分水岭。受整个时代文化包括成长环境的影响,80后接受的传统教育相对少了,这一代人更强调自己的思维。更崇尚自由,更重视表达自己的个性,对新建筑有更强的接受力和更敏锐的触觉。很多80后学生去过国外留学,也包括到国外事务所工作。80后建筑师在思维上和认识上,更容易跟国际接轨。通过各种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外国设计师交流的机会,80后开阔了眼界,也拓展了思维。同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资源,成为我们这一代成长的沃土。
在这样的建筑教育环境和背景下,我想80后建筑师可能更容易打破原有建筑规则的束缚。记得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奋斗》里面,主人公陆涛就是一个80后建筑师。他代表了我们这一代建筑学子的思想:有自己的建筑追求,有自己的建筑梦想,有自己的乌托邦……。
Q:能不能谈谈你自己作为青年建筑师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里成长的收获和体会?
盘育丹:首先从心底感谢我的导师何镜堂院士。还要感谢很多培养我的人,包括郭卫宏书记、刘宇波主任等。我一直在这个团队里成长,大家就像一个家庭。开始自己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对工程一无所知。来到这里,觉得自己有父母认领了,慢慢将我们这群年轻人培养起来,让我们学会怎样做建筑工程,开始建筑人生。何院士为大家营造了很好的工作室环境,这里闹中取静,环境优美;同时,也配置了很多资源,能够让大家安心做设计,能够自由发挥。我们工作室上班从不用按点打卡,大家的时间都是自由的。这里能感受到建筑创作的浓郁氛围——周围厉害的人很多,各有优点,每个人对工程都很用心。这里是一个大家庭,经验和资源都是共享的。
第二,何院士培养人才非常有针对性,他对每个人都非常了解。他有些项目安排这群人做,另一些项目安排另外一群人做,其实都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方向性地培养年轻人。
第三,我们整个团队讲究的是团队作战精神。何院士把团队作战和教学、科研结合,视作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工程。所以我在读研究生时,也同时会接触到工程实践。工作以后才领悟到,结合以上这三方面结合培养我们,真的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培养体系,让我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