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雾霾概念股再受关注 节能环保分享4.5万亿大蛋糕

2014/10/141530 作者:佚名
导读:环保概念板块作为节能环保三个子产业之一,在近日首个霾黄色预警的背景下受到市场关注。

雾霾概念股受热捧 节能环保分享4.5万亿大蛋糕
雾霾概念股再受关注 节能环保分享4.5万亿大蛋糕

环保概念板块作为节能环保三个子产业之一,在近日首个霾黄色预警的背景下受到市场关注。记者注意到,随着今年第三季度报告的逐渐公布,环保概念股纷纷预喜,维尔利、碧水源和东江环保更成为基金公司热捧、重仓的对象,分析人士更预测雾霾治理概念股将长期走好。

概念股第三季度业绩预喜

随着长假后我国多个地区遭遇雾霾天气,雾霾概念股再次被市场所关注。Wind数据显示,PM2.5指数在国庆节后迎来了三连阳,在上周五大盘回调,多股出现走低的情况下,雾霾概念股在大盘震荡低行时逆势上涨,其中先河环保涨停,菲达环保、东湖高新、科林环保等概念股涨幅超过3%。

实际上,在近年历次雾霾天气中,“大气治理概念股”给投资者带来了许多惊喜,几乎每当有雾霾天气出现或国家颁布了相应的环保政策时,雾霾概念股都会被市场炒作。热衷于投资环保、大气治理概念的投资者也向记者表示,环保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国家一直予以支持,相信社会各界近几年内都会继续关注环保问题,因此相关概念股也将长期受益。

记者整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截至10月12日,共有10家和雾霾概念相关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全部公司预告报喜。其中,三聚环保预计三季度净利润约2.78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26%,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9600万元—9800万元,单季度同比增速约90—93%,是雾霾概念股中净利润最高的上市公司;启源装备是预计净利润降幅最大的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42.66%至54.31%,净利润在4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

从其所属大概念来看,节能环保被视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按照《“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部署,整个规划时期,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即2010年产业规模为2万亿元,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维利尔等受基金青睐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8日,A股环保概念上市公司多达49家。今年下半年以来,除了*ST霞客外,其他48家相关公司累计涨跌幅均为正数;截至2014年上半年,有34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合计超过30%。

在49家环保概念上市公司中,维尔利是基金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末,共有24家基金公司、40只基金产品持有维尔利,合计占流通A股38.77%,较2014年一季度末增加15家基金公司、28只基金产品。

维尔利以处理垃圾渗滤液起家,目前已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龙头,大中型渗滤液处理项目全国领先。同时,公司拥有MYT新型工艺技术,已经通过了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如果该技术全国推广成功,那么又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新看点。

碧水源也是受到基金亲睐的环保概念公司之一。数据显示,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在第二季度买入碧水源119.54万股,占公司流通A股0.18%。值得注意的是,上投摩根旗下合计17只基金产品都是同时在第二季度进入。

据了解,碧水源目前公司经营情况较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4亿元,净利润1.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9%和33%。公司上半年中标多个大型水处理项目,如门头沟第二再生水厂、武汉三金潭等大型污水处理厂工程;通过设立云峰碧水源、天津碧水源、西安碧水源和贵州碧水源成功进入上海、天津、陕西和贵州等市场;研发了空气净化器设备、升级净水器产品并扩建微滤、超滤和DF膜生产线。

作为国内率先开始试点PPP模式的公司,碧水源凭借着较强的经验优势和目前的经营业绩,吸引着基金公司的青睐。据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共有49家基金公司、186只基金产品持有碧水源股份,较2014年第一季度分别增加28家基金公司、139只基金产品。

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长城证券金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现象是一个长期的治理过程,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或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种现象未来还有可能反复出现。由于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雾霾出现时更容易激起市场对雾霾治理股的热炒,但这种大幅的上涨很难持续。从中长期来看,相关的上市公司在社会关注和国家扶持等多方面的作用下,未来将长期受益,有投资的价值。

英大证券投资顾问赵资晟向记者表示,严重的雾霾天气诱导市场对相关概念股进行关注,提振个股短线走强,由于严重的雾霾现象往往发生在冬季,因此季节性的影响会让市场资金短期关注。在社会各界关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雾霾治理概念股将长期走好。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国内产业化基础很薄弱,包括雾霾防护在内的国内环保类公司在技术上与国外早几十年起步的同类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同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进度低于预期等也可能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障碍。

以PM2.5的监测设备为例,目前国内80%以上的PM2.5监测设备均来自国外。环境治理为整个行业带来“大蛋糕”,但企业要吃到这块蛋糕,必须要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同时,目前国内的环保类上市公司,与地产、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的龙头公司相比,企业规模太小,大部分是在做细分行业,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上下游产业链无法有效打通。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s://www.zjtcn.com查看更多……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