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再贴现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的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在我国,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四个月。再贴现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与调整。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二是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后者通过对要求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区别性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