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何镜堂: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建筑创作实践

2014/12/042389 作者:佚名
导读:我对建筑的理解是,建筑是多元综合性的。所有问题都影响建筑,从历史的、传统的、技术的、生态的、功能的、经济的、气候的、风俗的等等都会影响,我把这些概念归纳成从三个方

何镜堂

11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作重要演讲,主题为“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建筑创作实践”。演讲激昂顿挫,内容图文并茂。何镜堂院士深入分析了建筑创作的思想理念,分享了创新中如何将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经验,提出了对当今灾难纪念性建筑的研究思考。

演讲内容:

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融的科学,建筑设计体现了科学的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属性。今天我想就这个题目选一个最普通的,很小的,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谈谈我是怎么形成(这个项目)的,和大家作个交流,关于我的团队是怎么做这个工作的,希望大家能够互相交流。

“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这是钱学森经常教导我们的话,从事建筑创作既需要非常好的一个创意思维,也离不开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建筑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也许来源于一个灵感的迸发,但却体现了地域、文化、时代的和谐统一,需要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优选与整合。虽然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建筑创作,都能够很好的体现理性与感性,严谨与浪漫的交融。

我特别喜欢下面几个作品(PPT),经常有机会就去看,这都是大师的作品,例如悉尼歌剧院等等。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作品,隔了七八十年后来看仍然是精品,仍然高度和环境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不可再生的,非常值得骄傲的精品。我国也有,例如苏州园林、客家民居,这都是非常棒的作品。

每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都必须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每个建筑师可以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但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有正确的创作理念,走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这也是当前中央一再强调的解决当下中国实际问题的一个方向。

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同时也基于对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考虑,并创作出理性与感性、严谨与浪漫交融的建筑作品。我从大量的建筑创作,特别是对建筑基本属性的理念和对和谐理念的传承,以及大量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论,即建筑要树立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地域特征、文化内涵、时代风貌。

我对建筑的理解是,建筑是多元综合性的。所有问题都影响建筑,从历史的、传统的、技术的、生态的、功能的、经济的、气候的、风俗的等等都会影响,我把这些概念归纳成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是从地域方面去理解,就是地域的环境、地域的文化。在文化性包括民族的文化和建筑本身的文化体现。还要从时代风貌方面去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不是孤立的看,关键是看三者如何好的融合。从这个基础上,我从两个纬度去考虑,这是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观来形成我对建筑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从事了几十年的建筑创作探索,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坚持的一个思想方向。所以如果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讲,地域、文化、时代是基础,上面是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再上面是两观三性建筑观。

两观三性论是建筑创作一个普遍性原则,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不同而又协调的和谐统一观。两观三性论反映建筑专业的独特属性。建筑的双重性、综合性、多元性,需建筑师从整体上去考虑、优选和融合,才能构成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有机统一体。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找依据,挖掘创新点,建筑是一科学,有科学拱形的一年,大家都在坚持科学的基本观念,但是因为建筑的特殊性,有它的不同点,而这种不同点的挖掘就是你的创新点,你挖掘了出来,就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不会千城一面的建筑。从这个基础上从文化的层面去提升和深化,一个建筑最终体现的是文化,功能也很重要,这是普遍的基本解决的问题,但是最好的作品都有它的文化。并且要做到与现代科技、理念相结合,从空间的整体性和时序的延伸性去把握,创造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作品。这也是我几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团队从事建筑创作的一些基本点。我认为每个建筑师都有不同的理念和手法、论点,也会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也是一个创作的基本原则,也是设计构思的一个方法。

下面我想以一个很普通的例子,非常大众化,只有5000多平方米却非常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来谈谈我是怎么形成作品的。希望和大家有个交流,所以我就选了映秀震中纪念地建筑,这也刚刚获得了奖。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形成的过程。包括项目概况、定位,形态生成、空间序列与场所精神、结构、色调与材质。

这个项目是在四川映秀纪念馆,只有5000多平方米,设计时间是地震之后。当时映秀请了好几位国际上有名的建筑大师参加,包括恩达鲁等等,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个项目。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这是一个震撼人类心灵的时刻,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这个项目要争分夺妙的抢救救灾阶段后,灾区进入灾后重建部分,映秀为原址重建,在废墟中重建的映秀,它的纪念体系将成为影响规划和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当时主要是同济大学做的总体规划,在全镇系统组织相关的纪念性资源,建立一系列完善、有效、系统的纪念场所,帮助灾区重建走向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地震纪念体系是映秀震后重建的重点项目,是一份关于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的精神档案,是未来映秀镇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之一。这时当时同济大学做的整个纪念体系,今天就不细谈了。

其中我们对震中的红点是选址震中纪念地,包括了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陵园三部分。大家去过现场都记忆犹新,也包括陵园,谁当年5000多位受难同胞埋葬的地方。

我们的定位是怎么考虑的?首先纪念什么?大地震是自然灾害、自然特变,对生态资源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资源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一个拐点。地震破坏是自然的尺度,是不可抗决的超人力量,而只有大地的尺度和重量,才能真正表达出这种沉重而深刻、质朴而隽永的纪念。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大地的纪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

我们还纪念什么?纪念中的人、事、物和精神。地震使无数同胞丧失家园、痛失亲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记;同时这场大地震也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生命的尊严和坚强,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这些都像撒播在废墟中的生命种子,带来无限未来的希望。

所以我们就把它定位为“记忆与希望共存”,而不仅仅是记忆这个事件。纪念主题不应仅仅是灾难的惨痛的一面,更应该体现人性坚强和光辉的一面,撒播希望的种子,以此来纪念受难者,抚慰生存的人,正视这场灾难、积极面向未来。所以它既是死亡,也体现了生存,既是畏惧,也体现了无畏。既是一种破碎,也是一种凝聚的力量,既是一个悲歌,也是一个赞歌。

我们定位地震中的人、事、物既是一个人,又是一个希望。

如何纪念?作为纪念地不仅是给参观者,也是给当地居民的一个集体记忆。过去我们经常做灾难纪念馆,就是为了参观,还要想一下在那里生活的老百姓每天对着这样一个受难同胞地,心情是很沉重的。我们如何让这些人能够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纪念?这不是颂扬一场胜利的战争,而是对人与自然的反思。这种反思应该体现非常平和、自然、静谧的。

如何纪念?它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可读的,所以我们要组织好它的序列,安排好它的场所、流线和节奏。

第三,我想谈谈形态生成。

首先是场地的控制。因为现场是一个山坡,我们形成了三条控制线,上面这条面对当时地震的废墟。大家知道,当时整个小学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红旗,这是一条建筑的主线。第二条是我们面对的震源,第三条主线是面对新盖的家园,新的映秀。所以这三条主控线形成了我们控制震源、废墟、新城镇互相辉映的关系。

建筑形式生成很简单,因为它在山坡上面,我们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的切割、抬起,形成这个翘起的部分,正好对着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对着新城。通过升起的广场向外延伸,形成钞箱新城镇的崛起之势。整个建筑低俯与地形紧密结合,只在朝向映秀大道轴线露出一角,并有开阔的广场、平台遥望山下城市景观。现在从这个图(PPT)可以看出来三个主线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方向,翘起的地方就面对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个建筑很平时、普通,就是埋在山上的,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希望的建筑与自然和谐。

大地景观: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在朝向城市轴线的东面方向形成切面,架空形成外部空间。这个图是从东边看过去的,这是入口的部分,从爱心路上来就是一个石头建筑的场景。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种意义对于这个重生的小镇尤为重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未来的希望。整个纪念馆和纪念广场朝向东,就是这里。这是远眺看到的纪念馆,很小。这是建筑和山体的融合关系。

下面谈谈空间序列与场馆精神的营造。

我们的用地有5-15度的缓坡,在内部空间组织上,我们形成了三个陈列馆,一个地震灾害厅,二是灾后重建厅,三是512启示展厅。有了三个展厅,从低到高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标高上,与山体相契合。地震这里最低,负5.6米,512厅是负1.5米,这也比较符合从灾难一直走向光明的路线。

这三个展厅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景,地震灾难肯定是地震场景,灾后重建强调居民团结的力量,512启示展现了人类未来的希望。我们怎么通过一个空间把它们整合?是通过四个原理进行整合的。首先通过流水把人的心态定下来,第二是地殇厅,看地震灾难。三是崛起,有点石、树,强调居民团结后去怎么抢救的。最后是希望厅,把人类未来512思路显示出来。所以三个不同功能细分的厅通过四个园林的转接起来,以水、石、树、光构成和场景相适应的情景来表现出来。

(PPT)这是平面图,人从两个方向进来,开车的从上面来,可以由停车场地。通过地震灾难厅转下去看负5.6米的厅,第二个厅就是崛起厅,有点树,然后看到灾后重建,通过这里进入一个有光的希望厅。这样就形成了这种空间序列。

(PPT)这是标高地图。这几个厅的表现是这样的,第一是流水庭的情况,第二是地殇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里面的设计是围绕这个庭走时,有很多受难同胞的象征像,表现了当时地震的灾难情况。在走的过程里面,人沿着斜坡可以看到。第三是崛起庭,表现了居民团结,所以就有树和阳光。最后到了希望庭,完全和大自然结合,有树,有绿地等等。

通过内部展览空间与流线的精心设计,整个参观的流线以叙事的方式徐徐展开,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展厅空间不同标高的变化,由下而上,情绪、情感就由非常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其中庭院在封闭的展览流线中打开了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为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地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的对话,在对话中缅怀受难的同胞,平复心灵、思考未来。这里可以看到是透光的院落,这是遥望大自然的山体和它关系的图片。这里要特别注意,我们用的材料都是当地的黑砂岩,这很便宜,都是当地的原始材料,还有当地的树和土壤一起做起来。这是外面的平台。

下面谈谈结构、色调与材质。

映秀重建规划对各建筑单体采用的抗震技术做了明确的指引,要求公共建筑需考虑所采用技术的展示。地震技术是展览的一部分,要普及地震的知识。

纪念地的设计将建筑所采用的抗震技术作为展示内容之一,整个结构体系分为刚性与柔性两大部分,中间以变形缝分开。刚性结构体系紧靠山体,以抗震剪力墙为主要的抗震构建。按照八个阻尼减振器,把它暴露出来。我们靠山的部分是刚性的,旁边是柔性的,中间有八个阻尼器。所以也给参观者同时普及了地震知识,让老百姓知道地震是怎么处理的,今后的地震建筑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这是技术的展示。这是出去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表现整个场所气氛,所以我们的建筑外墙是两种,一种是用木纹木板,是非常讲究的,要让所有的内院和一部分外墙用当地的黑砂岩,所以整个建筑是非常便宜、淳朴、普通的,充满情怀的一个大众化的建筑。黑砂岩采用厚度80MM的磁条。

两种材料的对比也很有意思的,细腻后纹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和粗纹墙面相互映衬,形成了简洁、质朴的建筑格调,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这是外面的纪念广场。

下面谈关于灾难纪念性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这种类型的建筑,过去全世界搞了很多很成功的例子,例如德国犹太人纪念馆、以色列犹太人纪念馆、美国华盛顿也有,他们都非常注意再现灾难情景和情况,让人家看到之后感到震撼。但是我觉得我们还不够,还要提升。既是一个记忆,也是一个希望。既是一个战争,也是一个和平。

所以我想讲两个例子。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战争灾难,是以战争到和平来表现。地震是自然灾难,要有记忆和希望。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和屠杀必须要体现的,现在南京大屠杀应该有了公祭日,国家领导人都会出席。这个建筑要把战争屠杀表现出来,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反思,最后到和平。最后我们还加了一个胜利广场,现在还在紧张的施工,明年7月份要竣工。将来这(类型建筑)都是一个体系。

完全结合当地的环境、地形,以一种场所感形成的序列的空间,让人的心情从沉重悼念到反思,再到人类共同的和平。这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来提升它的品位,不仅仅是灾难的表现。包括雕塑的处理,和建筑的配合都是非常注意的,最后讲到和平。

(ppt)这个馆叫记忆·希望,需要叙事序列,把空间和情感融合到里面去。通过这种类型的建筑创造,必须组织好叙事空间序列。按照事件的主题以及特点,进一步组织空间的序列和流线,层层展开。采用一种情节化的路径与场景设置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完成不同空间环境的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对于灾难事件的认知与感受。例如南京正好是这种700米长的地形,就正好做成了流线,从战争、灾难、屠杀到反思,这个反思非常重要,然后走向和平。前面没有生命,后面有树、水。其中也有三个庭,包括地震灾难庭、灾后重建庭、512厅,通过园林情感的转折把它们构成一个整体。

强调场所精神的体现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是一个建筑,还是一个场所、情感的体现。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营造与事件主题相契合的整体性的空间场所和氛围,着重于参观者的心灵感受,激发观众的想象与共鸣,诠释体现事件主题的场所精神。例如大屠杀纪念馆,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是把人的情感完全凝固住了。走路的声音都是沙沙的,有一种呐喊。这是人走时候的感情,没有一个人的感情不是受这种环境影响的。每一个空间都是根据具体的环境、主题、国情来搞的。这是门庭里面30万受难同胞的简单叙事。这是祭墙,是献花圈的地方。后面高的地方就是万人坑,我把它封起来,像一个黑盒子。这是冥思,两边是灯,正面的大理石里面反射无限延伸的倒影,就像多少人来悼念。你就会想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件?就是因为中国当时不富强,任人欺凌,同时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走完了这首诗,上面写很多个以后为什么,你就会陷入思考。走到外面是非常宁静的人间场所,这有树和山,可以坐下来休息。

第四是选择相应的建筑语言。

在灾难纪念性建筑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体型、空间、材料、肌理、光线、色调、声音等方面的设计,现在还有很多高科技手法都可以用,进一步强化之前所确立的主题,凸显事件的文化内涵。所以一个好的创作,我们都自己要求自己向文化的高度去理解,最终通过文化来起作用。这个雕塑家破人亡与场馆非常契合,这个材料处理手法都非常合理。这是入口的一些处理。这有很有意思,是一滴水,前后都有。在一个很窄的空间里面,一滴水滴上来,底下留一个光圈,每12秒钟滴一次,表示当年日本人平均每12秒钟屠杀一个中国人,同时墙面就亮。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意境表现,让人很感动,能够马上记住。让你们牢牢的记住这个屈辱!

我希望把这两个作品作为一个很普通的作品,同时如何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的和谐通过,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可持续发展,只要这个地方可以用,今后又可以根据中国的情况来搞一个作品,大家也可以提不同的意见。

谢谢大家!

【何镜堂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曾主持设计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

20多年来,何镜堂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工程有200多项:世博会中国馆、珠江新城西塔、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都会广场及市长大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等。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但他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为世博会,因为中国馆,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多年来,何镜堂院士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100多项,2001年,获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作为唯一的建筑师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文章来源:大太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