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阻滞了基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呈现出较好的防裂性能。GNA膨胀剂具有低掺量、低碱含量、分散性能好等优点,掺有适量GNA的混凝土则具有膨胀率稳定、后期收缩小、强度高等显著性能,钢纤维和膨胀剂同时掺加能较好地满足现代建筑防裂、防水等耐久性要求。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掺钢纤维和膨胀剂在实际配制和应用中进行了总结。
C55钢纤维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_高洪军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c50微膨胀混凝土配制实验,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直观分析法进行对比,应用gra对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关联度,从而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及最优试验条件。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1 钢管微膨胀混凝土 的配制 1前言 近年来,钢管拱的桥型结构,在我国应 用得越来越多,许多大跨度桥梁工程的 设计都采用了这一类型。该桥型,具备 结构形式优美、桥梁跨度大、受力牢靠、 施工材料节约、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同 时,由于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国内同类 工程施工经验还不够丰富,因此,对设 计以及施工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在钢 管拱桥型结构设计时,为能充分发挥钢 管的套箍作用,往往考虑在钢管内添充 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以提高钢管的承 载能力及构件的稳定性。在钢管中灌注 的一般是c40~c50的高性能微膨胀混凝 土,其基本性能为:早期强度高、高流 态、缓凝、自密实及可泵性
钢管微膨胀混凝土作为一种高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影响其工作特性的因素较多,就高性能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指标作简单阐述。
分析各种因素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优化设计配合比,提出了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控制指标,以便于加快钢管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微膨胀混凝土应用 地下泵房、水池及多层建筑都需要较深的基础在地下,由于大多数可施工建筑的 地区多有地下水存在,设计、施工要认真解决地下部分的抗渗和设置超长的伸缩 缝,这是两项技术性较复杂且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难题。长期以来对这些工程 多采用普通抗渗商品混凝土并设置后浇带处理伸缩缝。但设计后浇带时需按规范 要求的部位和长度范围留置,将整体结构划分成若干临时的独立单元,使设计和 施工的具体实施难度加大。特别是在留置的后浇带停置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确保 截面不受地下水及其它物质的侵蚀,在重新浇筑时需采取清理措施,这都会给施 工质量留下隐患。例如:在地面以下环境中需对后浇带部位进行较长时间的防护, 设临时支撑、钢筋除锈、复位、焊接、清理表面浮层等,工序工种复杂,工期和施 工质量难以确保。为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弊端,可采用无留置缝(即不设后浇带或伸 缩缝)的结构商品混凝
对不同限制程度下钢纤维增强微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变形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经过3年和5年后,当膨胀剂掺量很低时,膨胀变形回缩很大;当膨胀剂掺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长期膨胀变形变化很小,基本上与试件90d的变形持平,也就是说膨胀变形损失较低,能满足结构设计对增强或补偿收缩作用的要求。
文章针对贵阳绕城公路建设中c55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需求量大,泵送技术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介绍c55高强度机制山砂泵送混凝土配制、生产工艺调整及技术组织措施,同时提出了泵送时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借鉴。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特制钢纤维、高性能复合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以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优化了砂率、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钢纤维掺量等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和工程应用表明,特制钢纤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高性能复合掺合料能改善拌合物的粘聚性,按照砂率为41%,水胶比为0.30,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5%,胶凝材料用量为630kg/m~3的配合比,能够配制出抗折强度达到20mpa的超高抗折钢纤维混凝土。
微膨胀混凝土 加了外加剂的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干了以后大多都有少许收缩,加了膨胀剂的混凝土,不但不 收缩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一定的自由膨胀量。 这样配方的混凝土称为微膨胀混凝土 微膨胀混凝土机理: 微膨胀混凝土结构在未承载时,其物理力学状态是:由于混凝土中配置 一定的钢筋,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结构边界的约束作用,使各类变形均 处于受挖状态。因此,普通混凝土存在的干缩、蠕变、温差效应所造成的收 缩变形将产生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时即出现裂缝。 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时,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即产生体积膨胀,内部产生压应 力和压应变,能补偿各种收缩变形,抵消相应产生的拉应力,有效地提高结构 的抗裂性。由于膨胀变形时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均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早期阶 段,此时尚处在塑性状态,故大量空隙易于被压缩密实;同时,因游离的钙矾
微膨胀混凝土 加了外加剂的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干了以后大多都有少许收缩,加了膨胀剂 的混凝土,不但不收缩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一定的自由 膨胀量。 这样配方的混凝土称为微膨胀混凝土 微膨胀混凝土机理: 微膨胀混凝土结构在未承载时,其物理力学状态是: 由于混凝土中配置一定的钢筋,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结构边界的约束作用,使各类变形均处于受挖状态。因此, 普通混凝土存在的干缩、蠕变、温差效应所造成的收缩变 形将产生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时 即出现裂缝。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时,在强度增长过程中 即产生体积膨胀,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压应变,能补偿各种 收缩变形,抵消相应产生的拉应力,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 裂性。由于膨胀变形时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均发生在混凝土 养护的早期阶段,此时尚处在塑性状态,故大量空隙易于 被压缩密实;同时,因游离
微膨胀混凝土 加了外加剂的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干了以后大多都有少许收缩,加了膨胀剂的混凝土,不但不收缩而且随着时 间推移,有一定的自由膨胀量。 这样配方的混凝土称为微膨胀混凝土 微膨胀混凝土机理: 微膨胀混凝土结构在未承载时,其物理力学状态是:由于混凝土中配置一定的钢筋,工程 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结构边界的约束作用,使各类变形均处于受挖状态。因此,普通混凝土存 在的干缩、蠕变、温差效应所造成的收缩变形将产生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 拉应变时即出现裂缝。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时,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即产生体积膨胀,内部产生 压应力和压应变,能补偿各种收缩变形,抵消相应产生的拉应力,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裂性。由 于膨胀变形时释放的大部分能量均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早期阶段,此时尚处在塑性状态,故大 量空隙易于被压缩密实;同时,因游离的钙矾石结晶颗粒具有填充孔隙的作
配制高性能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6-03-1917:42:00]作者:郑守疆编辑:studa9ngns摘 要:本文介绍了钢管拱桥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提供了一 些控制指标,对同类桥梁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制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关键因素 最近几年,我国在钢管拱桥应用技术方面发展很快,在许多大跨度的桥梁设计中都采用 钢管拱桥施工技术。该桥型是目前国内风行的一种新型结构,其桥梁结构形态优美,工艺复 杂,跨度大,既省材料又省时间,且在施工期间不影响下部正常的通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该桥梁在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钢管套箍作用,内灌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以提高钢管的承 载能力,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在钢管中灌注的一般是c40~c50的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该 混凝土施工要求早期强度高,高
第1页共9页 配制高性能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应注意的 几个问题 特征码标签特征码] 配制高性能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应注意哪些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在钢管拱桥应用技术方面发展很快,在许多大跨 度的桥梁设计中都采用钢管拱桥施工技术。该桥型是目前国内风行的 一种新型结构,其桥梁结构形态优美,工艺复杂,跨度大,既省材料 又省时间,且在施工期间不影响下部正常的通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该桥梁在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钢管套箍作用,内灌注高性能微膨胀混 凝土,以提高钢管的承载能力,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在钢管中灌注的 一般是c40~c50的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该混凝土施工要求早期强 度高,高流态,缓凝,自密实及可泵性非常好,最为关键性问题是, 该钢管混凝土为微应力混凝土。因三向应力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是强度 高,变形性好,在外荷载作用下,由于钢管约束其内部核心混凝土的 横向变形,使在三向应力
钢管拱桥在设计中为了充分发挥钢管套箍作用,内灌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以提高钢管的承载能力,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在钢管中灌注的一般是c40~c50的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通过主持杭甬铁路客运专线hyzq-1标、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hczj-1标两座1-72m上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c50高性能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根据已成功的经验对配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说明。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制、搅拌 1:拌制钢纤维混凝土不得采用海水、海沙,严禁掺加氯盐。 2:钢纤维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和钢纤维长度的2/3。 3: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率不应小于0.5%。 4:钢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宜选用0.45--0.50,对于以耐久性为主要要求的钢纤维混凝土,不得 大于0.50。 5:钢纤维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宜为360——400kg;当钢纤维体积率较大时,水泥用 量可适当增加, 但不应大于500kg。 6: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机械搅拌,当钢纤维体积率较高,拌合物稠度较大时,搅拌机 一次搅拌量不宜 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80%。 7:钢纤维混凝土搅拌宜优先采用将钢纤维、水泥、粗细骨料先干拌而后加水湿拌的方法; 也可采用先投放 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在拌合过程中分散加入钢纤维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钢纤维分散机 布料。干拌时间 不宜少于
以祁家黄河大桥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桥梁钢管拱c55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其限制膨胀率等各项性能,通过多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胶材用量变化、砂率、掺合料掺量等因素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在综合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和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本地原材料,通过掺加掺合料、膨胀剂、减水剂配制出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能满足自密实性能要求,抗压强度达到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指标。
根据汉十铁路140m跨提篮式系杆拱桥钢管混凝土施工要求,通过掺入ⅰ级粉煤灰、高性能膨胀剂、优化配合比等项试验,探讨了c55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28d抗压强度达69.1mpa、14d限制膨胀率达到0.028%。相关研究成果为汉十铁路提篮式系杆拱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职位:消防预结算设计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