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研究从毛杨梅树皮中提取杨梅醇的工艺条件及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色谱条件。实验数据显示,以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时间45min,提取效率最高,可达4.78%。采用Dima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V乙睛:V水=80:20,体系流速为1mL·minˉ1,紫外检测器(254nm的检测条件下,以实验室制备的杨梅醇为标准品,在2.552~12.76μg,范围内,相关系数为1.00,平均回收率为10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毛杨梅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的依据及其质量评价的方法。
建立枇杷和杨梅中vc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100-5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1%草酸溶液,检测波长254nm,线性范围9.64mg/l~48.20mg/l,相关系数0.9999,检测限为0.69ng,枇杷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4.6%,杨梅的加标回收率为93.7%~108.4%。
本文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改性方法,在添加各种助剂的条件下制备了杨梅树皮纤维/pe(pp)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比例的pe(pp)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当纤维含量在34%~45%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应用hplc法分析了黄皮和杨梅果肉中核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和甲醇,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分析波长为260nm.结果表明,黄皮4个品种果肉中含次黄嘌呤核苷16.5682~40.6261μg/g鲜质量、腺苷类物质16.2405~39.5125μg/g鲜质量;杨梅4个品种果肉中含次黄嘌呤核苷1.4038~9.0940μg/g鲜质量、腺苷类物质8.0943~20.0012μg/g鲜质量,另外还含有胸苷类物质6.1806~61.9100μg/g鲜质量.
应用反相hplc法对杨梅和黄皮果肉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杨梅和黄皮果肉中分别检测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等14种氨基酸.其中每1g杨梅鲜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为0.0379~1.7326mg;每1g黄皮鲜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为0.0050~3.7692mg.两类水果不同品种之间的氨基酸含量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杨梅已逐渐成为南方的一种重要果树,全省已有25万多亩,我市数万亩。对开发山区经济有积极意义。但是杨梅结果普遍较迟,单产较低或大小年结果严重。其症结是杨梅园管理粗放,树形未经整形修剪,枝叶多,树冠荫蔽,顶端优势明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笔者通过实践与观察,认为可以通过整形修剪,肥培管理,尽量利用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座果率,达到丰产稳产优质。现分述如下:
随着遵义市凤凰山公园内各项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游客四季如潮,由于游客的攀折,对行道杨梅树非常大的损毁,并由此使杨梅树树势提早衰败,免疫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显著下降。今年已全部不见挂果,所有杨梅景观树几乎100%的感染上一种或多种病虫害,大有上、下杨梅路见不到杨梅树之势,抢救这些全市也不多见的行道杨梅老树是刻不容缓的事,同时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目的]为开发以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为有效成分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杨梅素和杨梅叶粗提物对蚯蚓、家蚕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杨梅素对蝌蚪表现为低毒,杨梅叶粗提物则表现为中毒,高浓度的杨梅叶粗提物对家蚕有一定拒食作用。[结论]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
江苏省苏州市自古以来盛产杨梅,宋代即有"杨梅出光福铜坑者为第一"之说,目前全市栽培面积达990hm2。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存在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树体高大,不方便采摘,产量不稳,大
杨梅大树移栽的关键技术 杨梅是我国亚热带重要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它不但果实鲜美,人见人爱,而且树姿优 美,终年常绿。近年来,杨梅大树已被园林工程部门首选为园林绿化用树种。它具有成形快, 极少感染病虫,管理易及观赏价值高等优点,也被许多森林公园指定为生态绿化暨观赏用树 种。此外,简伐一定数量的成林杨梅园的大树,能促进杨梅树体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杨梅大树移栽的关键技术简述如下,供各地参考。 1.移栽时期:一般采用春植,在萌芽前的2~3月份最为适期,亦可延迟至4月上旬。 定植时间宜选择在阴天或毛毛雨天,但刮西北风的天气不能定植。 2.挖好定植穴:杨梅喜在含石砾质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或黄壤土上生长,所以移栽前 先挖好定植穴(直径为1~2米,深为1米),穴内填少量的小石砾与红壤或黄壤土,厚度 至少0.5米。 3.挖好大树:由于
目的建立扶桑花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kmaplatisil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0416~0.4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0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扶桑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测定橘红枇杷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ucltosilc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水(35∶4∶60),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柚皮苷进样量在0.6~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1.37%(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橘红枇杷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麦冬中沿阶草酮甲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8nm。结果:沿阶草酮甲进样量在0.918~5.5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645282x-420010(r=0.99976),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74%(n=6)。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麦冬中沿阶草酮甲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测定小蝴蝶树皮中黄芩苷和白杨素的反相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ods3(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睛-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0min,乙腈-0.2%磷酸溶液比例(25:75);10~25min乙腈-0.2%磷酸溶液比例由(25:7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白杨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3~7.55mg(r=0.9999)和0.01~2.21mg(r=0.9999);黄芩苷、白杨素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6.8%和97.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木蝴蝶树皮的进一步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首次确立了新乡种植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agilenttc-c18色谱柱(250.0mm×4.6mm,5μm);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7nm.结果: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04μg~1.2μg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2.43%.结论:新乡种植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平均含量为0.0395%(n=4).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新乡种植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的提供了方法依据.
目的:建立面条树中鸭脚树叶碱的hplc含量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goldc18(250mm×4.60mm,5μm),检测波长为287n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47∶53∶0.00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鸭脚树叶碱在0.14~1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0.9%(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面条树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扶芳藤药材中卫矛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5-nh2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8℃;检测器为pl-els21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5℃,雾化室温度50℃,气体流量为:0.9l/min)。结果:卫矛醇在2.91~29.1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y)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8%,rsd为2.36%(n=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扶芳藤药材中卫矛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测定国内不同产地蜂胶中白杨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钻石)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4%的磷酸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白杨素在0.00592~0.03552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白杨素的含量,山东最高,为23.054mg.g-1,其次是内蒙和河南,分别为14.170mg.g-1,13.656mg.g-1,甘肃最低为6.697mg.g-1。结论:不同产地蜂胶中白杨素的含量有一定差异。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一种测定白兰地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和稳定性好。通过测定发现,不同品质的白兰地中鞣花酸含量不同。该研究也为进口白兰地的品质和酒龄鉴定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目的:建立杨梅中二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5c18-paq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520nm(1)和360nm(2),同时测定杨梅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1)、杨梅苷(2)的含量。结果:二种黄酮类成分色谱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20.08~200.8g/ml(r=0.9996,1)、3.984~39.84g/ml(r=0.9995,2),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5%、96.2%。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杨梅的质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杨梅树皮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方面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当浓度为0.4g·ml-1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对白菜幼苗的茎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低浓度促进作用显著,对根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抑制作用显著.综上说明,杨梅树皮浸提液中存在化感物质,且其化感物质对白菜各项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和作用强度均不同.
采用索氏提取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波-乙醇法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法提取率最高,采用sinochromec18柱,以甲醇-0.1%磷酸(体积比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rsd=0.69%;重现性试验rsd为0.33%,说明该方法准确、可信度高。湘西藤茶dmy含量在5月底达到最高,叶中约25.43%,茎中约6.22%,因此其最佳采摘时期为5月底。
在桥梁加宽上由于受原桥的限制,在设计中需注意作新旧桥的衔接,适用经济,安全美观上的设计。合理的设计对桥梁的加宽施工,运营中的管理维修养护会带来很大的方便。本文介绍杨梅树下中桥加宽方案的设计思路,方案比选及评价。
职位:建筑结构安装BIM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