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水利水文的可视化防洪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一种以虚拟现实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3S"技术、仿真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可视化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设计一种基于cortex-m3平台的电气火灾预警监控系统,通过判断剩余电流和环境温度,实现对电气火灾有效的预防.系统采用总线型结构,分为中心监控平台和前端报警探测机两个部分.中心监控平台通过rs-485网络可同时连接127台探测机,监管1016个监控区的火灾数据;采用qvga彩色液晶触摸屏,嵌入中文菜单,以较少的资源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而且稳定性好、性价比高.
\"三维建模\"是水文地质结构分析的重要平台,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资源数据的综合利用,为地质分析及工程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本文结合水文地质勘察信息化趋势,介绍了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勘察作业方案.
随着当前地质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地质研究和分析技术也应迎来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其中为了更好的探测和研究是水位条件下的地质结构形态而研发的三维建模研究形式,为当前的地质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和可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其可视化的优势功能大大提高了地质研究的效率,而且三维的建模研究模式目前已经被更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发挥着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水利信息化系统通常是数据密集型系统,对防汛预警等业务的数据实时查询要求高.当前,应用于水利系统的图形可视化技术还需要克服操作复杂,实现过程繁琐、效率低、缺乏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利用可视化评估准则,对比当前流行的几种可视化技术,着重分析其渲染功能和使用性能,实验验证echarts不仅能满足水利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快速、高效的展示的需求,而且简单适用,方便操作.结合水利系统智慧滁河管理项目,提出一种基于echarts可视化工具的水利系统开发模型,为水利系统可视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众多,历史上“三年一大灾,两年一小灾”是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之一.通过对防洪预警建设必要性分析,对防洪预警系统组成中的防汛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防洪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防洪预报预警系统和防洪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论述说明,并对防洪预警系统建设前景进行阐述讨论,提升防汛会商能力,提高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主动性、及时性,正确地对防汛形势做出分析,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可以为河流规划及流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是基于gms平台上建立的,可直观地显现不同性质的空间展布形态和空间组合特征。实现了研究区地层的拆分与组合,剖面的任意切割与显示,指定深度切割水平剖面,任意视角观测地层等信...
同位素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经济效益好、见效快。掘专家估计,每投资1元,效益可达12—15元,只需数月投资即可回收。实践证明同位素技术在水利水文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一、水库坝基渗漏探测我国8.6万座水库中绝大多数是土坝。据了解,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库处于病险状态,而坝基渗漏则是病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采用在坝基上游钻孔中投放示踪剂并在下
本文详细介绍了将欧拉场中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转换为拉格朗日场的方法及二维泥沙、盐度模拟计算中标量场的等值点、线是如何确定的。解决这些关键技术后,便可将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仿真动态的显示出来。从而使数学模型不直观这一重大缺陷得以突破。
第30卷第10期 2 0 1 2年1 0月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vol.30no.10 oct.2 0 1 2 文章编号:1000-7709(2012)10-0139-04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 苗 倩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摘要:为简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可视化仿真 方法,构造了工程建筑物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navisworks软件的数据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其可视化、四维 模拟功能及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了工程施工过程的动态演示及仿真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工程实例验证了 该方法的实用性及优势。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信息模型;navisworks软件;可视化仿真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
软件应用·softwareapplication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 科技 信息 供系 水电 真技 及实 应用 工程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 真 在水利水电的工作中,可视化仿真技术 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复杂的施工过程形象的演 示出来,并以图形的形式将系统的信息、数据 呈现出来,为施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将 bim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视化仿真 技术中,可以之间将施工过程演示出来,简化 了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过程。 1实现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平台 水利水电工程中,可视化仿真技术会涉 及到空间地理信息的静态数据,如施工地形、 水利枢纽布局等,同时还需要将建筑施工、地 形深挖等逻辑关系反映出来,如此繁杂的工作 需要软件平台来实现一一navisworks软件。 navis
该文提出了基于gis和三维可视化平台的水利水电施工系统模型三维可视化结构及施工过程.首先介绍了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讨论了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的方法,然后介绍了地形数字化技术、特征建模技术,最后,技术路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在城市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管理中,传统的潮流在线“n-1”故障扫描分析阶段,缺乏电网在线安全稳定评估、预警和预防控制功能。本文根据并网运行的操作与潮流计算问题,阐述城市电网安全预警与可视化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在城市电网系统中的应用,提升电网调度的辅助决策功能和对电网事故的处理能力,将电网安全可视化及市场运营一体化(mos)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高级应用有机的结合在统一技术平台上。
针对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及现有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空间离散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剖面图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钻孔数据,对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上下关系进行划分。为了保证上下三角形的一一对应性,如果对某一层的顶层(底层)三角形进行了自分解操作,则该层底层(顶层)的三角形也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对每一层进行tin构建后,连接相应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形成对整个地质体的三棱柱剖分,各层不规则三角网具有参考系一致、能准确匹配及一一对应的特性。采用三棱柱对孔隙水文地质层进行三维空间离散,在保证孔隙水文地质层类型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水文地质模型三维空间建模及地下水模拟的精度。
(【= 水文予嘏,b零殖, 栅水克动化乜褥奄 水利水文自动化系统 中心站电源设备的选择 陆建生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0概述 无绝什幺类型的内动化系统.其电源是 不可缺少的电源厦相关的没备是自动化系 统得以运行的动力.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的 中心站都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而作为中心站 的电源设备可说是中心站的心脏,它的选 择已成为自动f匕系统建设的关键之一 对1:水利艾自动化系统中心站(以下 简称中心站)来说,lif于系统要求它【乏年】 作下川断连续收柴各水文要索的宴fl—j数 擗.井其进行处珊、预报、存6吾等.此 水利部发布的《水史动删报系统觇范》一{· 叫卿对r}i心站交流电源的要求足:中心站交 流f源j赶2̈vif)j0
0概述无论什么类型的自动化系统.其电源是不可缺少的,电源及相关的设备是自动化系统得以运行的动力,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的中心站都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而作为中心站的电源设备可以说是中心站的心脏,它的选择已成为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关键之一。
包头市昆都仓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89年11月通过鉴定,该系统的研制工作由我所承担。系统由一个中心站、一个中继站、十三个遥测站组成。89年初开始研制,7月份去现场安装。经过一个汛期的考核,证明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合同及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的要求。
山美水库位于南安县九都乡延仲至永春东平乡,坝址座落于晋江流域东溪支流山美村鸽槽,按制集雨面积1023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6.55亿立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兼发展水利工程多种经营的大型水库。效益涉及二县二市一区。为完成水库的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水文参数的及时收集和处理,以实现防洪、供水,发电等优化调度,提高防洪能力和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我库决定建立水利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可视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和展望了可视化技术在地震砂土液化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初步探讨了地震砂土液化可视化评价系统设计准则和系统结构,这项研究对地震砂土液化的空间分析、地震液化灾害智能评价和预防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当前,虚拟现实(vr)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应用的领域之一就是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领域。论述了农业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vr/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讨论了现代农业机械产品设计中vr/可视化子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与实现。
将gis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利用gis特有的空间数据可视化组织结构,采用集成模式与扩展连接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仿真应用模型与gis系统之间在原始数据采集及模拟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这两个阶段实现彼此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从而实现仿真的可视化.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有关科研工作,总结了gis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截流、地下厂房施工过程、混凝土坝施工全过程、施工总布置等问题的可视化仿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职位:土建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