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扫描金相-微区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冷凝器BFe-30-1白铜管服役前后和不同服役条件下管内壁的腐蚀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白铜管服役前的组织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 8890—1998的要求;新管镀膜后使用1.5 a的白铜管内壁出现相对较厚的不均匀疏松沉积层,去除沉积层后,白铜管内壁未见明显腐蚀现象;运行0.5 a后镀膜再使用2 a的白铜管内壁也未见沉积物层,但可观察到明显的点蚀坑和少量鼓包状腐蚀产物,说明白铜管镀膜后再使用比使用一段时间后再镀膜的耐腐蚀性能要好;由于点蚀坑内腐蚀产物中发现了含量较高的CuS和CuCl,说明循环冷却水中硫元素和氯元素参与了腐蚀过程。
某电厂冷油器bfe10-1-1白铜管出现了严重的局部腐蚀,文中从材质、水质、设备结构和运行保养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剖管宏观、微观检查,认为失效原因是沉积物下氧浓差电池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扫描金相-微区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冷凝器用白铜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冷凝管内部形变组织逐渐消失;退火温度愈高,形变组织消失得愈快,而晶粒有所长大;同时,白铜管强度降低,塑性增加。适宜的退火工艺是在连续光亮退火炉内施行720℃保温,连续推进速度v=260mm/min。在此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370mpa,伸长率≥25%,扩口和压扁性能都合格,白铜管的耐腐蚀性能也比较好。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送审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早在一九七六年,冶金部标准所曾制订了gb/t340-1976《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 号表示方法》标准。随着gb/t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8035-2000《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等标准的实施,该标准即被废止,铜及铜 合金牌号等于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标示,无方法标准可循。因此,制订本标准显 得尤为迫切。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 [2010]015号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附件1《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 划表》序号第3项(项目序号为20091865-t-610)《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国家标
第五节热交换器冷凝管 一、h68a管 1951年,大中金属材料厂开始小批量试制生产三七黄铜管,近似苏联标 准л68黄铜管(即h68黄铜管),产量很低,班产只有二三十支。1954年, 应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和西安电厂的要求,研制三七黄铜冷凝管,作发电机组 维修用。1956年,上海铜厂为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配套生产直径21×1× 1800毫米h68黄铜管,并以自订的《铜管质量检验标准及暂行规则(试行)》 检验出厂,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冷凝管并装机使用的工厂。之后,h68管逐步 为2.5万、5万、12.5万、20万千瓦发电机组配套。 但是,h68冷凝管在装机使用中发现有局部脱锌腐蚀而造成泄漏现象,有 的使用寿命仅三五年,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1973年,该厂经过几年试 验研究在其他冷凝管中添加0.03~0.06%微量砷元素,提高耐蚀性能的成功工 艺,移植于h68冷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条件下的带式浮桥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水弹性动力特性,采用基于梁式理论的解析模型和基于势流理论的边界元法模型。流体动力的影响利用基于势流理论的边界元方法来计算。将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分别与浮桥的质量和阻尼合并,恢复力与移动荷载合并,便可容易导出浮桥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假设模态法,得出了水弹性固有频率及其动力响应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水深对浮桥的水弹性固有频率以及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大,因此带式浮桥的设计和应用不必考虑水深的影响。
该文研究了热电站冷凝器用黄铜管的腐蚀特征,发现腐蚀在铜管内表面大量发生,腐蚀孔分布广,具有点腐蚀针孔特征。腐蚀表面有较多的脱落晶粒,腐蚀前沿总是在晶界处扩展,腐蚀表现为晶粒沿晶界的剥落,腐蚀孔的边缘具有流体冲刷的痕迹。研究认为引起冷凝器用黄铜管腐蚀的3种主要机制分别是由内表面膜和铜管材料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电化学点腐蚀、黄铜的脱锌腐蚀以及水流的冲刷腐蚀,其中电化学点腐蚀是铜管发生早期穿孔破坏的主要原因。
对一种扁平铜管百叶窗翅片管换热器(fthx)进行单体冷凝性能和整机制冷性能试验,并与现行铜圆管翅片管换热器(cthx)在相同工况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thx具有风阻低、制冷剂流阻高和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少的特性;fthx综合冷凝性能高于φ7mm铜管换热器但略低于φ9.52mm铜管换热器;fthx整机制冷能力和能效比均略低于单排φ9.52mm铜管换热器。
本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勘察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处理技术与勘察技术,其次阐释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事项,接着深入剖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有效策略,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基础对工程的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经常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施工。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人们期望的要求,在具体施工前,要依据不同地质条件,做好相应的基础选型,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市政管道等地下工程正在或将要建设。作为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我们正处于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高速发展时期。盾构及掘进机是地下工程的重要施工装备,在地下空间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盾构选型讲义——本资料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盾构选型讲义,共81页概况:目前,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不断得到发展,但在推广与应用上也出现了一些施工事故。据统计,80%以上事故是因盾构的选型失误所引起,不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工期...
文章阐述了隔震结构的橡胶支座选取方法,对橡胶支座隔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文章给出的选取支座方式的基础上以某7层框架结构为例,运用ansys建立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隔震效果。
研究了铸轧工艺生产白铜bfe10-1-1冷凝管中的水平连铸和行星轧制两个关键工序,考察了连铸管坯和行星轧制态管坯的宏观组织、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及铸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铸轧工艺生产bfe10-1-1冷凝管是可行的;b10管坯在铸造阶段偏析严重,行星轧制过程也不能将其改变,会影响冷凝管的使用寿命。
在自制的微动磨损试验装置上研究了lgji50/25型钢芯铝绞线(aluminiumconductorsteelreinforced,acsr)在工业大气腐蚀环境、不同振幅条件下的微动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铝股线微动腐蚀斑基本保持了干态微动磨损斑的特征,但磨损面分布有腐蚀产物层,在磨损斑的边缘有腐蚀孔洞;微动腐蚀铝股线的抗拉强度更低,而电阻率更高,导线的损伤程度更大,且随微动振幅增加而增大国;微动腐蚀铝股线的断裂开始于磨损斑下的疲劳裂纹,磨损面下的ⅰ型与ⅱ型裂纹借助于电化学反应,促进了铝股线的微动腐蚀,形成腐蚀孔洞,成为acsr导线在大气腐蚀条件下微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汽轮机冷凝器铜管运行中检漏方法的比较,对常用的检漏方法产生的无效检漏或重复检漏进行了原因分析,求证了塑料薄膜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快捷、直观、经济的冷凝器铜管运行中检漏方法。同时提出修订冷凝器铜管运行中检漏标准的建议。
深孔爆破条件下岩体软弱夹层变形特性研究——利用有限元ls-dyna3d程序,分析深孔爆破时岩体中软弱层内的爆腔半径随软弱层厚度、倾角、炮孔直径、装药量和装药量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软弱层厚度≥5crfl时,爆腔形状近似为圆柱形;软弱层厚度不变时,爆...
针对某冷凝器中换热铜管发生腐蚀穿孔泄漏,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以及腐蚀产物能谱分析,认为hsn70-l铜管在海水环境中发生脱锌选择性腐蚀是腐蚀导致铜管穿孔泄漏的主要原因,并给出防止hsn70-l铜管脱锌腐蚀的建议。
3月随着金川集团公司投资14多亿元建设的年产6万吨精密铜镍合金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投产,公司提出的将“金川铜管”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铜加工企业发展战略正在有序推进。
通过对中央空调冷凝器在化学清洗中铜管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冷凝器铜管的腐蚀率随着酸液中盐酸和fe^3+含量、温度、流速及清洗时间的增加而增高。
职位:弱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