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银川至百色国家高速公路重庆开县至城口(渝陕界)段满月隧道左右线分别长11446m和11428m,本文根据隧道埋深、需风量、通风井类型及数量、斜井施工运输方式提出了5种通风方案,对通风能耗、建安费、通风效果、防灾救援、工程地质问题、辅助主隧道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左线采用竖井送排分两段通风、右线采用一竖一斜分三段通风方案,并对推荐方案斜/竖井的最优排风比、经济风速和经济断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满月隧道通风斜/竖井优化配置方案。论文的研究结论对满月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条山特长隧道建设规模及隧址区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情况,详细介绍了通风设计方案的研究比选过程及结果,并提出了方案研究比选流程。
新建铁路段标 (dk+~dk+) 二青山隧道通风供电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部 2010年10月 特长隧道通风供电方案 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行车 速度120km/h、重载铁路。隧道项目分6个工区:进口工区:独头施 工1630米。1#斜井工区:斜井长度830米,进入正洞后向进口方向施工910 米,向出口方向施工1910米。2#斜井工区:斜井长度1725米,进入正洞后 向进口方向施工1070米,向出口方向施工1430米。3#斜井工区:斜井长度 1830米,进入正洞后向进口方向施工1780米,向出口方向施工2020米。4# 斜井工区:斜井长度1230米,进入正洞后向进口方向施工2060米,向出口 方向施工1240米。出口工区:独头施工1696米
结合青天寺特长隧道防灾救援具有多个进、出口通风的特点,设置紧急救援站,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建立隧道复杂通风系统的计算模型;通过对设置送风(排烟)斜井或竖井等方案计算分析,并综合考虑工程投资及运营管理,得出较优方案,并结合3号斜井设置了排烟斜井防灾救援方案。
根据太行山隧道防灾救援具有多个进、出口通风的特点,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建立隧道复杂通风系统的计算模型。针对1号救援站防灾救援利用5号斜井送风、专用竖井排烟的纵向式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通风方案可以优化为取消专用竖井,利用5号斜井或隧道排烟,这样既减少了工程投资,又便于运营管理。
针对高楼山隧道特殊的工程特点,本文展开通风方案研究.首先,借助规范及以往工程设计经验计算高楼山隧道的需风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全射流纵向通风不能满足高楼山隧道运营通风的需要,宜采用分段式通风.其次,通过对各分段式通风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比选得出,高楼山隧道钻爆法施工采用2斜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案,tbm导洞扩挖方案采用1斜+1竖井通风方案.
为了降低公路特长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设施总规模和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以浙江杭绍台高速公路陈家山特长隧道为依托,提出通风系统与照明系统协同设计的理念,即适应通风烟雾浓度、按需配置照明灯具光源类型.采用led+高压钠灯的混合光源方式,隧道末端的烟雾浓度指标要求可以提高,而隧道需风量相应可降低约17%.在此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补式通风模式,利用下坡隧道中的低浓度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的污浊空气,实现相邻隧道通风负荷的均衡.相对于优化之前采用的单竖井送排通风模式及纯led光源类型,隧道通风照明系统总安装功率下降30%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施规模的集约化水平,为减少今后运营期间的设备闲置打下良好基础.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竖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本设计方案从工程施工通风和现有设备出发,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通风方案的设计,通过方案技术与经济比较,选择适合隧道施工期间的通风设计方案——送排风混合式通风,解决隧道施工期间通风问题,创造舒适施工环境。
石牙山特长隧道送排风混合式通风方案设计——本设计方案从工程施工通风和现有设备出发,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通风方案的设计,通过方案技术与经济比较,选择适合隧道施工期间的通风设计方案——送排风混合式通风,解决隧道施工期间通...
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5期 1工程概况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高等级公路建设的 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逐渐提高,特大、长大公路隧道工程将日益 增加,公路隧道配套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规模也将不断扩大。竖井是长 大公路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对隧道的通风排污、防灾减灾、正常 运营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隧道竖井的设计中,对于岩爆等特殊 地质条件还没有系统的设计方法。在竖井的施工中,根据实际工程的 具体条件采用了不同方法。如秦岭公路隧道l号和3号竖井采用先反 井后爆破扩孔法施工;而夹活岩特长公路隧道竖井采用全断面爆破法 施工。 本文选择了国内某一特长公路隧道,其通风竖井井筒设计深度达 700余m,掘进直径为12.0-18.0m之间。该通风竖井井口段35m为第 四系全新统
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合理与否,对整个隧道的工程造价及后期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目前一些特长隧道通风井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选择竖井与斜井时的影响因素,以及若干典型施工方法;结合隧道通风斜井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反井法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注意应用倾角为32°~45°的陡斜井的建议,并简要探讨了其实施方案;通过某特长隧道通风井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了各种通风井的施工难点及可行的应对工程措施。
为了给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经济合理的通风方案和设计参数,结合四川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通风设计实际工程,综合考虑篮家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选择了有利于救援和隧道修建的半横向平导通风方案。在平导通风方案中,根据隧道纵坡线形,计算分析后确定风压中性点,合理组织风流,并为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了可行的火灾救援方案。同时对隧道不同的风机、横通道设置情况下的各工况进行了通风计算,寻找最有利的中性点位置,使隧道前后两段在各种工况的需风量、风压差、风机总功率值尽量小,通过计算分析结果,得到了特长单洞双向隧道最优的通风设计参数。
随着现代交通线路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在线路施工中施工方遇到开挖特长隧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隧道施工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已成为制约隧道施工速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通风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隧道的通风效果。
特长隧道运营通风为隧道运营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未能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能力,并且没有利用自然风进行节能通风的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的设计思想:根据隧道所处位置的气象条件,或完全利用自然风,或利用少量通风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和补充,对自然风诱导、控制,调节,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和减少人工干预,从而达到隧道通风的目的。
tbm(隧道掘进机,tunnelboringmachine)施工通风不仅关系到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影响着设备安全、工程质量与进度。本文通过现场测试、全面分析中天山特长隧道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施工条件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可供选用的压入式独头通风、联合式通风、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投入、工期与进度影响、简便易行等因素,提出对原有的压入式独头通风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以满足同步衬砌工况条件下tbm施工通风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再次投入以及时间占用。
为确保某特长隧道通风系统的经济性及合理性,通过确定隧道的通风计算参数,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不同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并从安全性、施工便利性、工期、总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提出了单向坡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的关键要点,探讨了竖井及斜井组合型式的适用性,利用右线隧道辅助排烟道实现了通风方案最优化。
特长隧道运营通风为隧道运营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未能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能力,并且没有利用自然风进行节能通风的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的设计思想:根据隧道所处位置的气象条件,或完全利用自然风,或利用少量通风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和补充,对自然风诱导、控制、调节,从而达到隧道通风的目的。通风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和减少人工干预。
结合西岙岭隧道工程,分析了巷道式通风的需风量,介绍了通风方案的布置情况及过程实施时的一些要求等,通过利用巷道式通风系统提升的公路隧道的通风效果,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结合大万山特长公路隧道的情况,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原理、需风量计算及通风系统方案的确定等,着重对该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近远期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确定方案。
职位:BIM开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