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管道消能装置是有压输水管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能效率较高的消能装置可对系统下游设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介绍了3种侧斜向进水的管道消能装置,研究了它们的消能效果,并对消能效率进行分析,得到这3种消能装置均能消除来流压头的50%以上,表明这3种消能装置结构基本合理,可作为管道消能装置设计的依据。
针对许多行业流体动力系统中的流体流动出现突然失控,使系统受到瞬时高压冲击的问题,提出了用螺旋流消能装置对管路中出现的高压水流进行消能,以减少对泵及管路系统的损害,增加其使用寿命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流消能装置能有效地降低管路中的水压力,减少瞬间高压对系统的损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消能方法。
管道消能是有压输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能装置的结构要素、水力特性及消能效率是消能装置设计和运用的主要依据。提出了5种较为适用的消能装置,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螺旋式孔口消能装置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消能机理和消能效率。
从实测的盘状螺旋流压力与流动角的变化规律出发,分析了螺旋流流动角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给出了流速场随旋流半径的分布情况;对压力与流动角、水流速度、螺旋流的旋转强度、摩阻流速、压差系数以及旋流泄泥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blassius公式计算了切应力;利用运动方程求解压应力并以实测值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螺旋流中除工作压力及流量外,流动角是影响压差、压差系数的主要因素:缝隙高度越小,压差变化越大,对增加泄泥器的推移力越有利。
通过螺滩水库溢流堰模型试验,验证溢流堰体型的合理性,分析了渲泄各特征频率洪水、下游流速及河床冲刷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17%、91.45%和91.85%,对tn、tp的去除率一般,分别为55.61%和57.72%,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本文提出了在外套框架加层结构中采用摩擦阻尼器和砂垫层作为减震装置,进行增设摩擦和消能装置的加层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能有效地减小加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对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加层结构的构造措施进行了研究。
以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为复合式大坡降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为例,对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末端和导流洞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阻塞渐扩和阻塞突扩两种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对两种旋流扩散体型局部流态及壁面压强、断面掺气浓度、旋流扩散轨迹等水力特性进行了量测与分析,得到各体型旋流扩散段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随上游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
对螺旋桨毂帽鳍装置的节能效果采用粘流cfd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评估。利用cfd数值工具对毂帽鳍的节能机理、螺旋桨与毂帽鳍的相互作用,以及雷诺数对节能效果评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将桨毂、毂帽鳍和桨叶看作一个系统来考虑时,才能定量评估出节能效果。毂帽鳍对整个系统总推力影响很小,对总扭矩显著减小,从而效率增加。实型尺度雷诺数下毂帽鳍计算得到的节能效果更高,这间接证实了毂帽鳍实船节能效果可能比模型试验节能效果更显著。
在狭窄地形条件下,溢洪道布置设计,很难保证出口连续式鼻坎挑射水流平顺归河,甚至水股直冲对岸,威胁山体稳定;更由于挑射水流能量集中,所形成的冲坑深度过大,危及到河岸、甚至相邻建筑物的安全。针对这一情况,云南太华水库溢洪道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考虑在不过多改变原设计方案的情况下,采用斜鼻坎,迫使出坎水舌在平面上转向的同时沿竖向大幅拉开,使水流平顺归河,降低水股对落点的冲刷。
雨水管消能装置 【篇一:新型聚丙烯超级静音排水管安装方法】 优势特点 聚丙烯超级静音排水管采用三层共挤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为环保型 聚丙烯树脂,中层是特殊吸声 材料,是具有静音、耐热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排水管道。 1、优越的静音性:通过加入特殊材料可以调整管材的密度和微观 结构,吸收可闻及声波,阻止声波从管内传出,降噪效果优于铸铁 管,经中科院声学所测定:常规排水频率段噪声值低于铸铁管1~ 2db。 2、超强的耐化学腐蚀性:管材内层能耐酸可达ph2、耐碱可达 ph12。可排放ph2-ph12的液体。 3、优异的耐高温性:可以耐受95℃的热水排放,而pvc-u的排水温 度不能超过40℃。 4、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坚硬的外层不仅保护着中层结构,而且确 保管材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聚丙烯材料的优越韧性,在受到超 强冲击时不会产生裂缝,即使将管材压扁,也不会出现开裂。
分析了消防水枪湍流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整流装置的结构形式和特点以及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实验观测:安装有蜂巢型整流装置的消防水枪喷射距离有明显提高。
针对现阶段果园开沟复杂的作业环境、人工开沟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生产实际,开发研制了一套与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圆柱型变螺距螺旋式果园开沟装置,分析了圆柱型变螺距螺旋的结构参数和主要运动参数,并借助高速数字化土槽试验平台开展了该装置的功能性试验。试验表明该开沟装置具有功耗低、集土壤切削、提升、抛撒于一体且矩形沟型的沟壁平整等显著特征。研究结果对实现果园机械化开沟装置的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旋流式模型泵的型式试验,对无叶腔中心线上设定点进行流动参数测量,得到测点静压p_s、绝对速度v、绝对速度的圆周分速度v_u、径向速度v_r和轴向速度v_z随流量增大变化规律。证明泵进口轴向运动为主流,且旋涡中心静压为负值,阐明了旋流泵的抽吸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泵的气液混输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证明旋流泵具有气液混输功能,得到了含气量对泵流量、扬程及效率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旋流泵工程应用提供科学实践依据。
为了获取船舶螺旋桨在加速旋转状态下辐射噪声与螺旋桨转速之间的关系,在国际标准的大型循环水洞开展了加速旋转螺旋桨噪声测试试验研究。首先以水洞试验相似准则为约束,分析了在进行模型桨模拟实桨加速过程的噪声测试时需要满足的试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工况设计方法。并且,提出了一种从螺旋桨动力仪输出的脉冲信号中获取螺旋桨转速参考值的方法,避免了在加速时脉冲重复周期不断变化给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radon变换分析了实测的螺旋桨噪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数据蕴含了螺旋桨转速变化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进行加速旋转螺旋桨辐射噪声信号特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通过对某电厂自流式引水明渠与机组循环水泵房进水前池连接段的研究,探索了多种侧向垂直箱涵进水连接形式的水力性能及对前池水流流态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优化的布置形式、几何形状以及改善流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水力提升系统螺旋流发生装置的设计与仿 真 人类正在迎接深海采矿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海洋进行了大量 的探查与研究,发现海底储存有大量的多金属结核、钴结壳、油气资源、热液矿 床及其它矿藏。尤其是大洋多金属结核,广泛分布于海洋深处的海底沉积物上。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国际上公认最具实用前途的深海采矿系统中最大的问题---如 何提升海底多金属结核?本文通过对龙卷风高速旋转角动量的分析,采用流体运 动与地球自转相结合的方式,从整体系统研究流体螺旋流所必须遵循的动力学及 旋向的规律。通过研究龙卷风的运动,探讨龙卷风形成机制,通过气压梯度力、惯 性离心力和黏性力三力相平衡的气动力和热力学方程组,求得龙卷风的三维速度 场的分布表达式,并从理论分析和探讨人工生成龙卷风的可行性。 建立和研究立轴螺旋上升流水力学模型。同时,对圆管上升螺旋流进行建模、 仿真
针对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工况,设计了实验平台,采用清水和石灰石浆液两种不同的工质,对螺旋喷嘴在不同压力、密度等工况下进行了流量、雾化粒径、雾化角、分散度等雾化性能的研究。采用光学成像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通过imagej软件、winner激光粒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螺旋喷嘴雾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压力与流量、粒径、雾化角的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喷嘴的流量、雾化角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雾化粒径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浆液密度较小时,分散度较大,雾化相对不稳定;比较分析不同浓度下的雾化性能变化发现,存在最佳浆液密度。实验结果对优化螺旋喷嘴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针对某水电站大坝坝址河谷狭窄、水头高、洪水峰高量大,致其泄洪消能措施复杂的问题,通过1∶100水工整体模型优化坝身泄流建筑物体型,表孔采用单边扩散加齿坎,中孔采用平底型及上翘型。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实现了各孔水流在跌落下降过程中的碰撞扩散消能,有效减小了下泄水流射入水垫塘的动水压力,底板冲击压力由284.5kpa下降到137.3kpa以下,较好地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保证了大坝和消能建筑物的安全。
研究与应用杨溪)fc三级木电站盏流坝挑流消能试验研究 图5变挑角连续式斜向高低鼻坎尺寸固 议方案的鼻坎挑水舌高度和射距加大,下游水面处 的水舌人水纵向长度比原设计方案明显增加(见表 】),明显减少了挑射水舌进入下游河床水面的单位 面积能量(流速),减轻了下游河床的冲刷。 图7建议方案挑射水舌分布图 溢流坝小流量泄流的试验表明,鼻坎收缩段内 水流无明显的漩滚、鼻坎出口断面产生贴流的流量 较小,对坎基不会产生明显的冲刷,其原因分析为: (1)三孔溢流坝鼻坎出口断面中间15m宽的鼻坎 挑角仍为25。,在小流量泄流时,溢流坝挑坎的起挑 流量比常规坎的起挑流量元朗显的增大;(2)小流 量泄流时,由溢流坝堰顶闸门控制泄流,以保持上游 笤匕 —卫—— 原设计方案比较方禀建议方素 图6各方案鼻坎出口断面水深分布图 表2下游冲刷
对自行研制的一船用空气推进导管螺旋桨系统的导管和桨后整流支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在试验雷诺数范围进行了风洞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管和桨后整流支架明显改善了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螺旋桨系统的推力系数和效率都有较明显提高,螺旋桨系统的原地静推力和倒车性能也得到很大改善。
职位:土建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