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目的:在战争或突发事件时,血液长途运输时的冷链保证非常重要。为保证无电力保障情况下长时间血液运输的安全,文章旨在研制一种储血保温用复合相变材料。方法:利用毛细作用力和疏水性将正十四烷吸附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隙中,应用差热扫描量热法等检测变相材料性能。结果: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863.59m2/g、吸附率为9.16%;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5.47℃和180 J/g。结论:正十四烷/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可用于血液储存。
将膨胀石墨加入到月桂酸中,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月桂酸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综合热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相变性能、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月桂酸复合相变材料结构上是硬脂酸与膨胀石墨的物理结合,未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保持了两者的优良性能;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热稳定性提高,导热性能增强,热效率提高,同时,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降低。
文章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多孔基体,制备了3种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扫描分析、储热性能分析、导热系数分析、热稳定性分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微米孔基体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良好,为理想的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
基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采用实验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癸酸与月桂酸的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这种相变材料的峰值融化温度是22.2℃,潜热是126.7℃,经过200次的循环以及释热特性测试发现这种复合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很好,再加入4%的石墨之后,导热性能有较大的提高。选用多孔建筑材料膨胀珍珠岩作为基质,用与相变材料直接浸泡的方式制得复合建筑材料,经过24h的浸泡,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达到了60%,用dsc测试出,复合材料的开始融化的温度17.9℃,潜热74.41j/g,做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可以在节能建筑上使用。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石蜡为基质,以蒙脱土作为主要添加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三元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吸附材料蒙脱土可有效抑制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的析出,从而改善相变材料的储能效果。
以月桂酸为相变材料,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利用物理熔化法来吸附相变材料月桂酸制备膨胀珍珠岩基体复合相变材料;并通过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容留量、渗透性以及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渗出百分比φ<10%,多次相变过程中复合相变材料损失量非常少,表明月桂酸—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在实践中有良好的稳定性。
选用优质多孔载体材料膨胀珍珠岩与相变储能材料月桂酸、石蜡,通过简单的物理熔化法进行熔融复合,制备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且对制备好的两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做一系列实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比较。
以癸酸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为载体,采用真空吸附法将相变材料吸附到膨胀珍珠岩孔隙内,制备出癸酸/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sem、ft-ir及dsc分别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形貌、结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癸酸能很好地吸附到膨胀珍珠岩的孔隙内,当癸酸的质量分数达到70%时,吸附量达到最大,起始相变温度为30.91℃,相变潜热达109.74j/g;癸酸与膨胀珍珠岩的复合为物理复合,没有改变癸酸的相变储能特性。
以棕榈酸-十六醇低共熔物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渗的方法,制备出棕榈酸-十六醇/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esem、ftir、dsc、熔化凝固过程分析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棕榈酸-十六醇被有效地包封在膨胀珍珠岩内,与膨胀珍珠岩基体的化学相容性良好;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通过在复合材料中添加10%(质量分数)石墨,改善了材料的导热性能。
以十八烷(oc)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eg)为支撑结构制备出oc质量含量为90%的十八烷/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oc/eg-pcm)。将oc/eg-pcm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制备出了相变材料质量含量分别为2%、5%、7%、10%的标准储热水泥立方体(70.7×70.7×70.7mm3)和储热水泥板(10×100×100mm3),测量了储热水泥立方体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以及储热水泥板的导热系数和储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c/eg-pcm质量含量的增加,储热水泥立方体的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储热水泥板的导热系数也近似于线性减小,储热水泥板的上下表面温差则逐渐增大。当oc/eg-pcm的质量含量为10%时,储热水泥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大于10mpa,储热水泥板的上下表面温差大于4.0℃。
介绍了不同储能方式及储能机理,重点论述了潜热储能材料及空调用蓄冷材料。详细论述了新型相变储能材料-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并概括了纳米粒子对无机水合盐导热、粘度及过冷等方面的影响。
在硬脂酸中加入膨胀石墨,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硬脂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热性能、稳定性、储放热能力等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究了膨胀石墨对硬脂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脂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结构上是硬脂酸与膨胀石墨的物理结合,未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保持了两者的优良性能;随着膨胀石墨质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储放热时间减少,热效率提高,稳定性增强,同时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降低。
利用理论公式分析癸酸-月桂酸混合物相变温度随配比的变化情况,初选四种配方并通过dsc实验分析混合物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结果表明:可通过利用施罗德公式计算癸酸-月桂酸混合物的相变温度,进而试配适应温度需求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随着癸酸比例的增加,癸酸-月桂酸混合物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都相应地减小;癸酸比例为40%~60%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的体积膨胀率在7.5%左右,相变温度在20~30℃之间,在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内,且相变潜热较高,可用作建筑节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选择纳米蒙脱土、聚丙二醇、tdi为原料,以n-正丁基-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高性能spu/蒙脱土复合材料。利用在线红外测试监控了反应过程,表明最终产物中不含游离异氰酸酯。xrd、ft-ir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蒙脱土的加入可以提高密封胶的性能,且与spu形成了插层结构和化学结合,从而使spu/蒙脱土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提高。
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此相变材料经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扩散-渗出圈法测试,结果显示此相变材料具有调温功能,石蜡被吸附到膨胀珍珠岩孔道中并且分布均匀,性能稳定,可以应用到建筑材料中。
由相变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制备的建筑墙体,不仅可降低采暖能耗,还可减少室内温度波动,提高舒适度.利用软件对复合相变材料建筑墙体传热过程进行数值研究,分析相变材料融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物性参数变化,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测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得出相变材料掺量、相变墙板位置对墙体内壁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复合相变材料墙板厚度为6mm且相变墙板内置时,保温效果最好.
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大的相变潜热,可以改善相变材料分散性差、易渗漏的缺点,选用合适的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和混凝土建筑的能耗。介绍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大体积混凝土和混凝土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了月桂酸与月桂醇二元低共熔体作为相变材料,选择膨胀珍珠岩作为载体,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相变骨料,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相变材料与膨胀珍珠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其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较吸入之前都有所增大。
以工业石蜡为相变芯材,在硅烷偶联剂参与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方差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技术对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最后利用瞬态热线法对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的相变芯材石蜡在吸热熔化后不会渗漏;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中石蜡的含量约为39%时,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39.15℃和59.33j/g;石蜡/sio2储能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845w/(m·k),可作为一种良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
1 序言 pp(聚丙烯)是一种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良好的耐冲 击性、耐热性、绝缘性、可塑性、较低的密度以及低廉的成本使其被广泛应用于 注塑、吹膜、喷丝及改性工程塑料等多种塑料制品领域 [1] 。 虽然拥有众多的优点而饱受青睐,然而聚丙烯同时也有不少的缺点从而影响 到它一系列的工程化应用。聚丙烯的成型收缩率过大,低温下容易脆裂,耐磨性 过低等大大限制了聚丙烯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由于各企业 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包括各种新类型催化剂的成功研发,使得改性pp取代传统 pp,受到众企业的各种青睐。与传统聚丙烯相比,改性聚丙烯在抗冲击、刚性、 光泽、韧性等方面优势明显,这大大促进了聚丙烯的发展 [3] 。 目前,对聚丙烯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共聚改性、共混改性及添加成核剂 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共混改性是企业中被使用的最多的改性方法 [4] 。共混改
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热密度高,储热过程中温度变化非常小的优点。相变储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热泵、太阳能利用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状况,包括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传热强化、相变过程数值模拟和应用等,并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发展作了展望。
以石蜡、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石蜡/膨润土复合相变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其微观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观察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当膨润土与石蜡的质量比为2:1,搅拌速度为3000r/min时,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体系均匀、稳定,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
利用石蜡、膨胀珍珠岩、vae乳液制备出复合相变材料,将其掺加到石膏中制备相变建筑节能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导热系数测定仪等手段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较石蜡试样变化不大。相变建筑节能材料较石膏试样结构致密度下降,但导热系数有所降低,且随着复合相变材料掺加量的增大,导热系数降低幅度增大。
一、前言碳纤维增强碳(以下简称c/c)复合材料以其重量轻、模量高、强度大、耐腐蚀、耐磨损、耐烧蚀、抗热震、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抗粒子冲刷力强等优异性能,成功地应用于火箭喉衬、导弹鼻锥、军机刹车片等航空航天领域。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列为90年代新型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高温轴承和多元喷管等最有发展前途的材料。但是,它制造工艺复杂、设备操作困难,导致周期长、成本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差,极大地限制了c/c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因此,研制低成本、高性的c/c复合材料,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日本大谷杉郎等人已开发出廉价的c/c复合材料,除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外,还着手应用于冶金、化工、核能、生物等领域,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工艺性好的基体材料是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c/c复合材料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我国资源较为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中温煤沥青为基体碳源物质,在催化剂dts的作用下,使之与改质剂hcho充分进行热缩聚反应,成功地制得成本低、性能优良的c/c
职位:工程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