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目的]研究大果紫檀试管苗出现玻璃化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大果紫檀的无菌种子苗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组合及改良MS培养基中NH+4离子、Ga2+离子浓度对大果紫檀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当TDZ浓度大于0.03 mg/L时,大果紫檀玻璃化比率会大幅上升,而KT不会导致大果紫檀试管苗出现玻璃化;适当降低培养基中NH+4离子浓度及提高Ga2+离子浓度,也能降低试管苗玻璃化发生的比例。[结论]激素种类和浓度是影响大果紫檀试管苗玻璃化的主要因素,低浓度的TDZ既能高效诱导大果紫檀试管苗增殖,又能使试管苗的玻璃化比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以满天星组培正常苗和玻璃苗为材料,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同工酶分析,探讨了满天星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结果表明:玻璃苗组织含水量较高,为95.8%,而正常苗为91.7%。玻璃苗的各种叶绿素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正常苗的14.0%,63.8%和86.9%;而玻璃苗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是正常苗的2.6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苗的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缺失的异常现象,同时其谱带颜色较浅;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玻璃苗与正常苗相比活性增加且谱带增多。
以日本伯爵系列网纹甜瓜r97和国内网纹甜瓜品种顶峰3号为试材,探讨了组培过程中不同封口材料、继代次数、培养条件、琼脂用量、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对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塑料薄膜为封口材料、增加继代次数、高温和低光强、较低的蔗糖和琼脂用量、较高浓度的6-ba均会导致试管苗玻璃苗百分率的增加,并初步得出试管苗玻璃化的防治措施。
研究了大量元素浓度、琼脂浓度、光照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玻璃化影响的程度不同,适当减少大量元素的用量、提高琼脂浓度和光照强度,可有效地降低玻璃化苗的数量,且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增殖、生长、生根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用100个随机引物对满天星的正常苗和玻璃化苗进行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7个随机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差异条带。再用上述7个引物分别对试管苗及其玻璃化苗个体进行dna的pcr扩增的结果显示,引物j20在2种苗中出现差异条带。
以色素万寿菊种子萌发苗为外植体,对色素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止色素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有效措施为:使用0.1mg/l6-ba,添加0.01mg/lnaa;采用浓度50g/l的蔗糖;采用浓度1.2%的琼脂;添加浓度0.1%的活性炭;采用浓度1.8g/l的聚乙烯醇。
研究了培养基组成成分对中国石竹品种dianaf1white组培程序中种子萌发、诱芽增殖、试管苗玻璃化及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在此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83.33%,播种后30d时无菌苗高度达6.99cm,叶片数达26.7。(2)在芽诱导阶段玻璃化苗发生率最高可达53.85%。将光照强度提高至2000lx后,采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3mg/l+琼脂8.0g/l+蔗糖8.0g/l进行诱芽培养,玻璃化苗发生率降至3.33%,外植体出芽率达到90%,单个外植体出芽数达到7.2个。(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iba+琼脂8g/l+蔗糖40g/l,培养30d时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条数达到24.7条,平均根长度达到4.7cm。试管苗在消毒后的腐殖土中移栽,成活率达95%。该研究结果为dianaf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以网纹甜瓜品种‘中蜜1号’为试材,在其不同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agno3,检测不定芽的诱导率和增殖率、玻璃苗发生率和生根情况的结果表明,添加agno3后,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添加70μmol·l-1agno3可促进不定芽的诱导,50~60μmol·l-1agno3明显促进不定芽增殖,并完全抑制玻璃苗的产生,添加50μmol·l-1agno3的生根最好。
在本文中利用解剖学方法,对满天星试管正常苗和玻璃苗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表皮均由单层细胞构成,气孔突出,叶肉组织无细胞的分化,是等面叶,且叶肉中通气组织发达。与试管正常苗相比,玻璃苗的叶片厚,气孔突出明显,表皮细胞、叶肉细胞体积膨大,有的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发育不全,在某些区域出现空洞,壁的形态呈现不完整的现象。玻璃苗叶片的维管组织呈现退化的状态。
以菊花组培苗为试材,对菊花玻璃化苗和正常苗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测定了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蛋白5个指标。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正常苗,叶绿素a、叶绿素b、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苗。说明玻璃化苗与正常苗在光合能力、蛋白质合成和糖代谢方面显著不同。
通过改良ms+6-ba无菌培养红叶石楠,结果表明:培养基离子浓度或细胞分裂素浓度偏高,组培苗玻璃化的比例均增加,降低培养温度或提高培养基硬度玻璃化苗均减少,相近凝固效果的卡拉胶比琼脂易导致玻璃化苗;繁殖代数增加,玻璃化比例降低。培养温度由恒温改为变温、6-ba浓度由1.5mg/l降为0.5mg/l、卡拉胶由7.0g/l增加到8.0g/l,培养60d后分别能将61.67%、57.92%和47.08%的仅部分叶片出现玻璃化的红叶石楠组培苗转为正常,部分叶片玻璃化如培养条件不变,或茎、叶完全玻璃化,即使改变培养条件,均不能转变。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6-ba、naa、蔗糖、琼脂、活性碳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红檵木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顺序为6-ba>活性碳>琼脂>naa>蔗糖。6-ba的质量浓度大于2mg/l,会大大增加玻璃化苗的产生。考虑到增殖率,应适当加入少量活性碳或聚乙烯醇。此外,减少继代次数,选择中部节段作为外植体,也有利于玻璃化率的降低。
面包面团分别贮存在家用冰箱(-18℃,非玻璃态贮存)和超低温冰箱(-88℃,玻璃态贮存)中,采用质构仪分析面团在贮存0、7、30、90d后的面团质构特性,并测定面包比体积。结果表明:(1)非玻璃态贮存面团的黏度、延展性先升高后降低,变化幅度大,而面团弹性、弹性恢复比快速下降;(2)玻璃态贮存面团的黏度、延展性先降低,而后缓慢升高,面团弹性随贮存时间小幅下降、弹性恢复比基本无变化;(3)面包比体积变化情况与面团弹性变化情况相似,说明面团的弹性能较好地反映面包的比体积。玻璃态贮存可以降低重结晶反应速率,减少大冰晶生成,降低面团在贮存过程中的面筋网络破坏;可以降低面团中水分活性,减小水分迁移速率,防止淀粉过度水化。
为了探讨小鼠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时适宜的平衡时间和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的适宜浓度,试验采用不同平衡时间(10min、15min、20min)及不同浓度(15%、20%、25%)的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对2月龄昆明小白鼠的卵巢组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卵巢组织采用玻璃化冷冻法进行冷冻,用解剖法采集冷冻解冻后的卵巢卵母细胞,通过对卵母细胞染色及体外成熟培养判定卵巢的冷冻效果。结果表明:以平衡时间为20min的试验组小鼠卵巢冷冻效果较好,其卵母细胞存活率为65.0%,卵母细胞成熟率为27.4%;dmso浓度则以20.0%为宜,冷冻解冻后卵巢内卵母细胞染色后存活率为66.7%,体外培养后卵母细胞成熟率为38.3%。
玻璃化温度 复材030刘倩0311627 玻璃化转变是高聚物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即使是结晶高聚物,也难以形 成100%的结晶,总有非晶区存在。在高聚物发生玻璃化转变时,许多物理性能 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力学性能。在只有几度范围的转变温度区间前后,模量 将改变三到四个数量级,使材料从坚硬的固体,突然变成柔软的弹性体,完全改 变了材料的使用性能。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当温度升高到发生玻璃化转变时, 失去了塑料的性能,变成了橡胶;而作为橡胶使用的材料,当温度降低到发生玻 璃化转变时,便丧失橡胶的高弹性,变成硬而脆的塑科。因此,玻璃化转变是高 聚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研究玻璃化转变现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而玻璃化温度是在决定应用一个非晶高聚物之前需要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 参数,如何测量这一参数自然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对玻璃化转变现象的研究, 也必须解决
比较了玻璃化与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怀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85-5’带芽茎段的效果。结果表明:4℃低温锻炼5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培养基中预培养3d,60%pvs2室温装载25min,pvs20℃脱水30min时,玻璃化和包埋玻璃化两种保存方法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结果;两种方法相比,玻璃化法的存活率和再生率均较包埋玻璃化法高,前者的存活率(88.92%)和再生率(64.29%)分别是后者的1.38倍和2.41倍。可见,采用超低温保存怀地黄种质资源是可行的,且玻璃化法优于包埋玻璃化法。
在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常会伴生着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此现象的发生会降低转基因的频率.本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玻璃化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激素体积质量分数、蔗糖体积质量分数、琼脂体积质量分数和接种密度等.其中,激素6-ba和zt体积质量分数对诱芽率和玻璃化率都有显著影响,随着体积质量分数的升高,玻璃化率升高,以6-ba体积质量分数为1mg/l,zt体积质量分数为2mg/l时结果较为理想.蔗糖体积质量分数和琼脂体积质量分数对玻璃化率也有显著影响,当二者体积质量分数升高,玻璃化率降低,同时诱芽率也降低.综合分析,当蔗糖体积质量分数为50g/l,琼脂体积质量分数为10g/l时最适宜.接种密度对玻璃化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密度越高,玻璃化倾向越严重,而密度对诱芽率影响不明显.试验结果分析发现,接种密度为20~30个/皿最适宜.
以葡萄砧木‘贝达’和变叶葡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在led白光、红光、黄光、蓝光、绿光和蓝红光6种光质,16h·d-1、12h·d-1、8h·d-1、24h·d-14个光周期下叶片色素含量、气孔差异性、sod活性和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试验材料在不同的led光质和光周期下均表现出气孔频度越大,气孔长×宽越小,其中,变叶葡萄气孔频度在蓝光光周期为16h·d-1条件下最高,气孔长×宽最小,而‘贝达’试管苗气孔频度在蓝红光光周期为24h·d-1条件下最高,气孔长×宽最小.红光、蓝光和蓝红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但8h·d-1光周期叶绿素合成能力差.2种试管苗sod活性均在蓝光下最高,红光下最低,其中,‘贝达’试管苗在8h·d-1光周期下最高,24h光周期条件下最低,变叶葡萄试管苗则在16h光周期条件下最高,12h光周期下最低.2种砧木试管苗均在led蓝红光下光合速率最大,而在led黄光和绿光下均为负值.
为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以白花丹参不育变异品种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kt/naa比例、活性炭添加及琼脂浓度对防治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作用。结果表明,当kt浓度为1.5mg.l-1、naa浓度为0.5mg.l-1、培养基中添加0.3%活性炭、琼脂浓度为0.8%时,白花丹参组培苗增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低,炼苗成功率最高。因此,ms+kt1.5mg.l-1+naa0.5mg.l-1+琼脂0.8%+活性炭0.3%的培养基可以有效防治白花丹参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玻璃化是非受伤胁迫条件下试管苗的一种生理病变,试管苗的玻璃化,严重影响了微体快速繁殖的效率。综述国内外研究发现,木本植物试管苗玻璃化的形成,与培养基中糖(碳源)浓度、琼脂种类及浓度、离子(主要为cu2+)含量、细胞分裂素、乙烯及生长素等因子有关;过氧化物酶-iaa氧化酶体系对乙烯释放的控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酸性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对木质化过程进行的抑制以及纤维素、木质素的缺乏,细胞壁压的降低等,均使得细胞过分吸水,从而导致木本植物玻璃化的发生。国内外试管苗玻璃化的控制技术主要有:增加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和蔗糖含量;降低培养基中cl-、nh4+的浓度及细胞分裂素含量,或向培养基中加入间苯三酚或根皮苷;材料需经低温处理并降低环境中的相对湿度。
利用组织培养繁殖满天星,既能保持原品种固有的优良特性,又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是满天星快速繁殖的一种有效方法〔1〕。但是满天星在继代培养中,很容易发生玻璃化苗,影响试管苗生根和移栽,降低了繁殖系数。在试管苗继代培养中玻璃化苗的产生除与培养条件有...
以紫檀薄木、刨花板为研究材料,对薄木湿法贴面中装饰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薄木的含水率、涂胶量、热压的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薄木湿法贴面的工业生产提供改进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含水率为30%、热压温度为90℃、热压时间为2min、涂胶量为88.9g/m2时,对紫檀薄木进行湿法贴面能得到较好的表面装饰效果。
职位:资深室内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