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通过分析废弃ACQ防腐杉木在苯酚中的液化情况,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单因素变量对液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得出ACQ防腐木苯酚液化试验优化条件为:液化温度150℃,液化时间2.5h,液比为3.5,硫酸加入量为9%,得到残渣率为3%。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关系为:硫酸加入量>液比>液比时间>液化温度。并对液化残渣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XRD分析发现,ACQ防腐木液化反应不充分时结晶度略降低,变化小;液化反应充分时结晶度升高,因为防腐剂中含有铜元素。
利用废弃acq防腐杉木苯酚液化物与甲醛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进行热固型酚醛树脂合成实验;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单因素变量对树脂化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优化的树脂化合成工艺为:合成温度80℃,合成时间120min,氢氧化钠/液化物摩尔比(mrnaoh/p)=0.6,甲醛/液化物摩尔比(mrf/p)=2.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酚醛树脂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1.33mpa,符合gb/t17657-1999中ⅰ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
该文在硫酸和磷酸两种无机混酸催化条件下,考察了废弃acq防腐杉木苯酚液化过程中,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硫酸加入量和磷酸加入量对液化效率以及对液化物中铜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液化时间和硫酸加入量对acq防腐木材的液化效果影响明显。液化2h时,残渣率可达到相对最低值(7.67%);硫酸加入量4%的液化条件下,残渣率可达到相对最低值(10.00%)。②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硫酸加入量和磷酸加入量均影响acq防腐木材液化物的铜去除率。时间1h、温度130℃、硫酸加入量1%和磷酸加入量2%时,可得到相对较大的铜去除率。
为了寻找更适合于废弃cca防腐木材的回收处理方法,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液化时间、温度、硫酸和磷酸加入量对樟子松cca防腐处理木材苯酚液化效率的影响,并对液化后残渣中的铜、铬、砷去除率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到了cca防腐处理木材的苯酚液化优化工艺参数和金属元素去除率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①温度160℃、时间2h、磷酸和硫酸加入量分别为1%和2%时,cca防腐木材的苯酚液化残渣率可达到10.67%。②当温度160℃、时间1h、磷酸和硫酸加入量分别为3%和4%时,cca防腐木材中的金属去除效果最好,铜去除率达到100%,铬去除率为99.34%,砷去除率为42.73%。
用杉木纤维(木粉)/pf树脂复合材料高温烧结制备杉木基木材陶瓷。xrd分析表明:当烧结温度升高,杉木基木材陶瓷的(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d_(002)值减小,g值增大,可石墨化程度增加;sem分析显示:木材陶瓷的结构与pf树脂的含量和杉木纤维(木粉)的结构及分布情况有关,树脂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木材陶瓷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杉木纤维(木粉)作为天然植物模板而存在,且保持着其自然形态,使木材陶瓷成为一种植物纤维生态陶瓷。
针对acq木材防腐剂现存的防霉、抗金属腐蚀和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采取添加防霉剂,更换季铵盐,调整溶剂配比,及加入一定的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措施,进行改良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改良后acq的防霉、抗金属腐蚀和化学稳定等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为了提高人工林杨木的力学性能和耐腐性,采用蒙脱土(mmt)-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复合防腐剂(odp),通过满细胞法处理杨木试材,分析了防腐处理材的增重率、ddac保持量、有机蒙脱土(ommt)在木材内部的分布、横纹抗压强度和耐腐性。结果表明:ommt的引入使试材增重率增加,ddac保持量下降;ommt绝大部分以颗粒存在于木材导管腔中,部分尺寸较小的颗粒和剥离片层可以通过纹孔,很难进入细胞壁;odp处理材的横纹抗压强度比蒸馏水处理材提高了27%;相对于ddac处理材,odp处理材的耐腐性比单组分ddac处理材好。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acq防腐后的速生杨木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定型后制得改性材。试验表明,acq防腐处理对酚醛树脂的浸渍没有影响,pf树脂对杨木具有较好的浸注性,但不同杨木试件的浸注性差异较大。通过分析杨木自身材性及试件不同尺寸与增重率的关系,发现不同的杨木树株和木材纹理对杨木浸注性有显著的影响。
选用吐温80、司盘8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配制58#石蜡的复配乳化剂,着重考虑了乳化剂用量对石蜡乳化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乳化工艺条件,获得稳定的石蜡乳液防水剂。该复配石蜡乳液作为防水添加剂加入acq木材防腐剂中处理木材,可极大提高处理材的防水性能。随着用量的增加,处理材获得的拒水率和抗湿涨率可达79.13%,77.07%。
通过试样经抽提后质量损失率来分析酸碱度,温度、浓度对acq-d抗流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acq-d在碱性环境中固着率高于酸性环境,acq-d浓度高于0.5%、低温情况下固着效果较好。
为研究压缩处理在木材防腐方面的应用,该研究测定了经过不同水浴和喷水预处理后的径向压缩木材在胺溶铜季铵盐-d型防腐剂中浸泡后的吸液量和变形回复率,并测定了由此制备得到的压缩防腐木的表面硬度、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和cuo保持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变形回复率和吸液量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一般变形回复率越大,吸液量也越大;②经过预处理的压缩试材和素材相比,吸液量可以提高1.5倍左右,表面硬度可提高3~4倍;未经预处理的压缩试材和素材相比,吸液量可以提高2倍以上,但是表面硬度的提高不大;③经过预处理的压缩防腐木,其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比较均匀,另外cuo的保持量比未经预处理的压缩防腐木高,并且呈现表层高、逐步向内层递减的趋势。由此看出,由该研究方法制备的压缩防腐木可同时实现表面密实化和提高防腐性能的目的,尤其适用于户外设施中。
对于氨溶性季铵铜acq-b处理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及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试材,在吸药量为3.0~6.0kg/m3时,按标准awpam11-87测定的流失率小于2.50%。比较acq-b与cc两种处理材,当吸药量(以cuo计)相当时,cc的流失率较acq-b大。acq-b可用于与地接触的人工林木材处理,如农用材或建材
文章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对acq木材防腐药剂中有效成分铜含量进行测试研究,同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acq防腐剂中铜含量,检测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且操作简便,是一种非常适合于acq木材防腐剂生产中质量监控的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常温常压浸泡法、利用水溶性木材防腐剂-季铵铜(acq-b)处理木箱包装材料-樟子松板。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不同浓度药液处理和后期不同干燥条件对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药液处理以及后期不同的干燥条件,使得樟子松木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变化不大;顺纹抗压强度在较高浓度下有所增强,0.5%浓度处理下略有降低;而横纹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为了研究在不同相对湿度的热空气后处理过程中,通风条件对胺溶铜季铵盐-d型(acq-d)处理杉木中有效成分铜固着的影响,该实验在30%、50%、80%3个相对湿度条件下,将acq-d处理过的杉木置于通风和不通风条件下分别进行热空气处理,然后按照awpae11-97流失实验标准进行铜的抗水流失实验,实验结束后,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材中残留的铜含量,并计算acq-d处理杉木中铜的流失率。结果表明:①通风条件对铜在木材中的抗流失性影响显著,除相对湿度30%、处理时间为4h组试件外,通风组试件中铜的流失率均较不通风组有明显降低;②热空气后处理过程中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通风条件下acq-d处理杉木中铜的固着速率,可迅速提高铜的抗流失性,但对不通风组试件影响不大。
论文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煤间接液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化炉渣、热动力炉渣、除尘灰为制备免烧砖原材料,以生石灰、水泥为辅料,以石膏为激发剂,各原辅材料的重量比例为:气化炉渣35.6%,热动力炉渣32.4%,除尘灰14%,石灰8%,石膏4%,水泥6%,通过预搅拌、陈化、二次搅拌、成型、蒸汽养护、脱模出室分检等制备工序,在100℃蒸养下可制备出符合《非烧结砖垃圾尾矿砖》(jc/t422-2007)标准和《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标准要求的免烧砖。
用聚芳基乙炔树脂浸渍杉木粉,固化制得聚芳基乙炔/杉木粉复合材料,经高温炭化得到了一种新型木材陶瓷。用dtg分析了聚芳基乙炔树脂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用xrd、lrs和sem研究了炭化温度和树脂用量对木材陶瓷物相构成、断面微孔形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陶瓷呈三维多孔结构,孔分布比较均匀;复合材料保持了很高的热分解温度(325℃)和残碳率(70%)。随着炭化温度升高,d002晶面间距由0.3895nm减小至0.3530nm,而微晶尺寸lc和la有不同程度增加。木材陶瓷的开孔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由31.5%减小至20.1%,而抗压强度由3.0mpa增大至6.2mpa。树脂/杉木粉质量比对木材陶瓷的微孔尺寸和形状有较大影响,但对石墨微晶尺寸影响不明显。
建立了防腐木材抽提液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ac)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使用venusilscx柱,将氯化铵溶于v(甲醇):v(水)=5:1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2nm,在质量浓度10~1000mg/l的相关系数为0.9997,相对标准偏差0.23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9%,检出限1.0mg/l。该方法适用于分析防腐木材抽提液中bac的含量。
以含钛矿渣为催化剂,在超声波作用下对硝基苯废水进行了催化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钛精矿、高钛渣、攀钢渣、承钢渣4种催化剂颗粒外观相似,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3.0~8.17m2/g)和孔容(0.0016~0.0051ml/g),且与水的润湿性较好。钛精矿中的钛主要以锐钛型和金红石型tio2存在,高钛渣中的钛以主要以金红石型tio2存在,攀钢渣、承钢渣主要含有catio3,在自然光条件下,对硝基苯的降解没有光催化活性。在45khz超声作用下,催化剂对硝基苯的降解均显示出催化活性。相同实验条件下,催化性能与矿渣中的钛含量有关,钛含量越高,催化活性越好。
木材防腐处理的方法主要以cca为主.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铬化砷酸铜,它清洁、无臭,处 理后的木材表面可以上漆。 高质量的cca药剂具有非常稳定的特性,其卓越的防腐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 使用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过cca处理的木材可以在户外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是非常理想的木材 保护用化学防腐药剂。 由于cca中含有极其微量的砷元素,所以人们从心理上开始担心其对健康的危害,美国 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已停止使用cca处理过的木材(工业和特殊环境方面除外)。但与此 同时美国权威的组织机构又明确表示"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cc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即将 公布的防腐木材应用的行业标准中明确了cca是可以应用的防腐药剂之一。 国际上通行的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一种不宜溶解的水性防腐剂,在密 闭的真空罐内对木材施压的同时,将防腐剂打
文章分析了acq木材防腐剂中ddac活性成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测定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样品重复测定的准确度是影响ddac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ddac扩展不确定度为0.059%。
为了探索果树对酚类化合物的修复潜力,从八棱海棠中克隆获得多酚氧化酶基因mdppo2b,并构建该基因植物超量表达载体,通过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该基因对酚类化合物的修复功能。结果表明,在平板、盆栽、液体3种试验中,不加入苯酚,转基因植株在生长状态和外部形态上和野生型相似。
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硝化细菌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容易受环境因素和共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使硝化过程不稳定,脱氮效率降低。本文采用间歇试验,研究了苯酚等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和2,4—二氯酚对硝化都有抑制作用,该类...
防腐木的材质及规格介绍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549更新时间:2007-7-9 防腐木材是利用加压原理,将规格材放入压力罐,注入木材防腐剂,通过真空加压,使木材防腐 剂渗透至木材内层,再真空抽水出罐干燥而成。其防腐性能优越,能持久保护木材,延长木材的 使用生命。在欧美等国家,法律强制规定户外木材必须使用防腐木材。防腐木材的市场价位依木 材的品种不同而有区别。 一、防腐木材种类。 1、北欧赤松。质量上乘的欧洲赤松,经过特殊防腐处理后,具有防腐烂、防白蚁、防真菌的功 效。专门用于户外环境,并且可以直接用于与水体、土壤接触的环境中,是户外园林景观中木制 地板、围栏、桥体、栈道及其他木制小品的首选材料。 2、俄罗斯樟子松。 俄罗斯樟子松能直接采用高压渗透法做全断面防腐处理,其优秀的力学表现及美丽纹理深受设计 师及工程师所推荐。俄罗斯樟子松防腐材应用范
职位:国防建设工程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