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古建筑构件——柱础 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 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 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 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 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 用均十分重视。 名称起源 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墨子 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 。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 「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 曰磩,六曰磉, 今谓之石碇」。而在本省则称之为 「柱仔珠」、 「石珠」、「柱珠」等。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 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 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 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 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 「础」, 而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 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 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 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 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 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 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 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
针对古建筑信息管理散乱、信息缺失、信息无法共享、缺少信息标准等问题,建立了古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首先分析古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然后标准化古建筑信息,最后建立古建筑构件的信息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 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 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 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 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 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 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 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 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 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 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 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 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 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 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
通过对木构古建筑柱础和柱架形式及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柱与柱础的摩擦滑移隔震体系模型,给出了柱脚滑移判定条件;运用随机振动理论fpk方程提出了柱与柱础间滑移量在白噪声过程作用下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摩擦滑移隔震位移量的试验测定。试验与计算表明,柱与柱础间因摩擦滑移而隔震耗能,提出的滑移量计算公式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木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借鉴作用,并对古建文物的保护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多年从事古建园林研究的高 级工程师聂瑞代先生一直在潜心 思索能否研究出一套用新的建筑 材料做出仿真效果的仿古建筑模 具。通过不懈努力,去年终于完成 了仿真明清古建筑构件的预制模 具.并已用于生产。用这种模具所 建造的仿古建筑.可以达到完全逼 真的外观效果(图1)。 为了如实反映这种复杂的外 观形象.在模具的制作中,将翼角、 一种新的建亭方法 仿真明清古建筑构件预制方法 图1仿真亭 正身屋面、花梁头及梁架等构件分 别制成单体模具,分件进行预制, 然后再按古建结构将预制构件吊 装、拼接、对焊等工序,即可建成单 体仿古建筑(图2~4)。 安装前首先按整个建筑的实 际荷载进行基础设计.选择比较适 宜的基础结构。然后吊装对焊梁架 构件,再将翼角及正身屋面构件对 焊在梁架的相应部位,同时做好脊 步屋面.并在整个屋面上铺一层钢 筋
古建筑构件三维建模可采用正向和逆向两种方式,但目前两种方式都难以满足建立完整且具有现实形态模型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正逆向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首先应用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逆向建模得到构件现实模型,再利用标准尺寸参数正向设计得到构件标准模型;以构件现实模型作为目标模型,通过模型配准和基于拉普拉斯坐标的形态变形算法,对构件标准模型进行变形后得到完整并具有现实形态的构件模型。采用故宫中和殿部分构件模型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变形后模型表现细节较好,最终可得到完整且具有现实形态的古建筑构件模型。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仿古建筑构件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www.***.***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 报告属性 【报告名称】仿古建筑构件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服务方式】电子版(word/pdf)+彩封软精装印刷版+正规机打发票 【交付方式】邮件发送电子版,特快专递纸介版(2-3天送达) 【报告页数】170页 【图表数量】93个 【中文版全价】rmb8000电子版:rmb7500印刷版:rmb7500 【英文版全价】usd4000电子版:usd3800印刷版:usd3800 【网上阅读】http://www.***.***/baogao/scfxbg/33/1319372.shtml 报告目录 第一章仿古建筑构件市场发展综述 第一节仿古建筑构件市场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铜制仿古建筑构件工程质量验收评定办法》节选 朱炳仁 叶德龙 雷峰塔的建筑大量采用了铜构件瓦、脊、斗拱、 月梁、额枋、窗、柱、栏杆等,瓦的总面积近3000 平方米,斗拱达352攒,用铜量达280吨,包括我公 司先期完工的桂林铜塔、灵隐铜殿一起并称为三大现 代铜建筑,标志着铜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一个特殊的 分支而崛起,既给建筑史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课 题,又给铜建筑的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迫切的要 求,在杭州雷峰塔景区建设工程筹建处,总包方北京 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和杭州市建筑工程监理公司 的支持和协作下,我公司总经理朱炳仁组织鲁凡、叶 德龙、寿光明、冯水根等技术人员编制和制定了“铜 制仿古建筑构件工程质量验收的评定办法”,该评定 办法是中国第一部涉及铜建筑的质量规范文件,虽然 是针对雷峰新塔工程特点制定的,但历经了雷峰塔建 设
文物世界wwsj2006.6 几千年来,木结构古建筑始终以这样一种建筑 模式出现:“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 中分,阶为下分。”这种建筑模式上的每一组,甚至 每一个构件,它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反 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地域,不同民族文化 的风格和特点。柱础石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 的一个构件,具有“起源早,数量多,形式广,价值高” 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区别柱础石的时代造型与雕饰 艺术,对于研究、继承历史遗留的传统艺术和技术 成就,有效地保护文物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柱础石的起源与形式 柱础石,宋代称柱础,清代称柱顶石。它是放置 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构件。由于中国古代建筑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梁柱系统是主要承重骨架,所 以历史建筑都讲究基础的制作。一般情况下基础是 由柱础、磉墩、灰土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从
在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该文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别从区域、建筑类型、单体建筑内部三个层面,对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材料、类型、装饰、几何形状、比例尺度方面探讨了建筑中柱础的搭配与排列规律。
从建筑功用的角度出发;我姑且将泾县古建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祭祀名人或寄托信仰为主要功用的庙堂、禅寺;诸如为纪念关羽的云岭关帝庙、享有“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之称的宝胜禅寺;另一类则是当地宗族大户建造的宗祠、宅邸;较之前者;这类建筑的形制及构件均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各宗族的发展历史、家法家规;以及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礼制;亦体现了各营造者深远的家世背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学排比将广府传统建筑柱础样式分为6大类,探讨各类型之间的发展演化关系.由比例分析和文献考据可知其造型起源之一是南越地区曾盛行的北流型铜鼓.并且,广府传统建筑样式和功能的变革、石材的种类和特性是推动柱础造型演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王家大院是我国清代典型的民间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体现出晋中地区的民居窑洞特色,仍有一些青砖、青瓦的单体木构架建筑。石柱础是结合建筑物而发展起来的功能性建筑装饰。王家大院敦厚宅石柱础雕刻充分显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自由,体现出浪漫的创造精神,把"情、艺、技、神、意"融会贯通,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湖公祠的柱础装饰是祠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和雕饰有着厚重的人文艺术价值,是地方宗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表达了族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吉祥观。
发表在《建筑知识》2015年12期 仿古建筑清水混凝土柱础石模具的 研制与应用 许建锋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重点研究了传统模具在现代工艺的混凝土圆柱柱础石施工中的瑕疵, 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一位问题的方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重点词:仿古建筑柱础石玻璃钢模具 柱础石(俗称磉盘,又称柱顶石),是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垫基 石,起到相对的防潮作用。唐、宋时期开始就比较讲究柱础的雕刻, 不仅造型各异。到了明清雕饰更加丰富,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 石质莲花覆盆柱础图 传统柱础石材料选用石材,主要是考虑上部木质结构的防水等, 采用人工雕刻而成,但由于石材多由天然形成,材质的优劣难以控制, 况且石材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风化剥落,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且 人工雕刻工序较繁杂、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这些问题在传统柱 础石的施工中较为突出。而现代施工技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柱
建筑构件性能论文: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摘要】建筑构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此一个行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38个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 来4万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密集型建设,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 中国建筑业的难题,它不仅增加了管理方面的难度更阻碍了建筑 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由于建筑工人 总体素质普遍低下,导致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欠缺。随着 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到来,为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标,又能尽可能合 理降低安全经费投入,本文为评价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引入了安全 效益的概念,并运用模糊聚类法结合相关指标对建筑行业安全意 识和安全技能与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对安全效益予以评价。 关键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 目前,作为指导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的两本主要规范是《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01*)(简称建规)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
建筑构件 一、d-1方形冷拔无缝钢管:□边长(壁厚)单位:mm □12(0.8,1.0) □14(1,1.5) □16(1,1.5) □18(1,1.5,2) □20(1,1.5,2,2.5) □22(1,1.5,2,2.5) □25(2.5,3) □30(2.5,3,3.5,4) □32(2.5,3,3.5,4) □35(2.5,3,3.5,4,5) □40(2.5,3,3.5,4,5,6) □42(2.5,3,3.5,4,5,6) □45(3.5,4,5,6,7,8) □50(4,5,6,7,8) □55,60,65,70,75,80,85,90,95,100,110, 120,130,140,150,180,200,250,270,300 □15(1.1~2.5) □19(1.5~3) 二、d-2矩形钢管: 10×5(0.8,1) 12×5(0.8,1)
一、概述小商桥是一座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结构合理且具有重要艺术价值与科技价值的古代桥梁。它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南13公里、107国道西侧约300米商桥村内。十几年来,文物、交通、桥梁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小商桥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由于桥下淤积深厚等原...
一、概述小商桥是一座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结构合理且具有重要艺术价值与科技价值的古代桥梁。它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南13公里、107国道西侧约300米商桥村内。十几年来,文物、交通、桥梁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小商桥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由于桥下淤积深厚等原...
石柱础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结构构件,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来说,它又是具有结构构件功能的重要造型表现。文章分析了丁村民宅石柱础的艺术形式和装饰内容,重点对石柱础的雕刻纹样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挖掘了丁村民宅石柱础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职位:安全质量环境管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