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建筑设计基础课的链式教学方法与策略 蒙小英 , 罗 奇 ,杨 涵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系 , 北京 100044) 摘 要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型专业基础课 , 该课程既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起点 ,也是建筑设计 的启蒙和平台课程 , 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 。目前国内建筑设计教育主要引用西方的建筑教育方 法和模式 , 忽视了本土学生的特色及他们的接受能力等因素 。链式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范式为指 导 ,以学生和学生的 学 为关注原点 ,在方法上突出廓清设计知识 的结构与关联 ,在策略上强调搭建自主建构 设计知识的平台 ,有利于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 、科学 的自主学习 。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课程 ; 建构主义理论 ;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 G64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8106( 2011)01 0111 05 Cha
本文从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入手,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所制定的目标,在吸收老建筑院校办学经验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承上启下的课程,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建筑设计的入门课程。针对这们课程的特点,提出一些教学方式与模式以作为探讨。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高校的建筑类学科教育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都发生了的重大的转变。笔者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鉴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建筑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点,指出注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建筑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图示语言能力,空间感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三方面的综合培养。
体验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全程的理解,深刻体会设计的复杂性和建筑的工程性。文章提出\"循环体验\"概念,建立了\"循环体验\"式教学模型,并进行该模型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表明,教师不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学生的设计、创新、合作、沟通、学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研究为建筑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面反映了整体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的步骤和层次,但教学计划实施手段和方法的教案策划方面现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尝试,指出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案制作的基本内容和技术。
\"三大构成\"系列是我国大多数建筑院校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一个重要的训练环节,但是源于\"包豪斯\"的这个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在我国建筑院校中一直以来却是以美术院校的构成训练为参考,从教材到课题设置均是基于工艺美术的标准,实践证明这正是建筑类院校的学生无法在建筑创作中正确体会和运用构成知识,创造优美协调的建筑形体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基于建筑学的构成系列训练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建筑院校学生掌握构成系列知识来进行建筑的分析和创作,有着非常直接的良好教学效果。
该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两条主要教学思路:即重基础训练的传统型教学,和以设计为主线的现代型教学。针对新形势人才培养目标,分别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思路的利与弊,最终提出将两种教学思路进行归纳与整合,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新思路。
建造实践作为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院校的重视。文章总结了建造实践的教学目的以及其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价值体现,结合当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建造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对建造课程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建造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所启迪。
在新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传统建筑教育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通过对建筑学教学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对现阶段建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看法,阐明了在基础教学中注重传统技能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代码:099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专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 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讲述建筑设计的原理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是考生能够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及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及实 践过程。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初步》是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些 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室内设计》等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建筑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点、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以及学 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对建筑形成基本概念 (二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启蒙课程。沿着培养学生设计基本能力的主线,课程构建起知识、能力、素质的知识能力框架,以设计表现、思维训练、设计实践为支点串联能力训练模块,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
就当前建筑学专业教学活动不断成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优化和做好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就需要我们在融入合适素材的前提下,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软件,从而提升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最佳诠释与表达。本文拟从当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馆设计方案的具体特点和综合内涵认知,通过探究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的具体诉求,从而探究基于茶馆设计方案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改变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现状,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设计人才,为我国高校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对策。
跨学科跨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模式是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与艺术设计专业并设的优势,以研究型学习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价值取向,为改变国内建筑院校多年来建筑美术与设计基础课各自独立授课的教育传统而提出的。通过建筑美术与设计结合、专题设计与项目设计链接等课程策略,实现学科的交叉、专业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意识、艺术审美品味和建筑设计的基础能力,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建筑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建筑名作分析与模型制作这门课程为例,总结了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给出了不同阶段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职位:化工研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