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比较了2种铁丝硫酸锌镀锌体系──硼酸体系和硫酸铝体系。介绍了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工艺,其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如下:七水合硫酸锌350~450g/L,十八水合硫酸铝30~40g/L,光亮剂4~6mL/L,pH3.0~3.5,波美度26~32°Bé,允许温度为室温至40°C。给出了电流、镀液浓度及镀层光亮度的控制要点。对于铁丝镀锌如何实现清洁生产,提出了建议。
1概述现时的铁丝连续性高速镀锌,主盐是硫酸锌,要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厚度的锌层,必须采用比常规的镀锌大士几倍的电流密度,为了降低浓差极化,则采用高浓度的硫酸锌配方.
铁丝硫酸盐镀锌光亮剂──第二代硫锌-30
钢铁型材硫酸盐连续镀锌光亮剂研制王瑞祥(武汉风帆电镀技术有限公司,430015)1前言钢(铁)丝及钢铁型材的连续镀锌,绝大多数采用以硫酸盐为主盐的弱酸性溶液,硫酸盐镀锌与其他镀锌相比较,其缺点是分散能力差,镀层结晶较为粗糙,且镀至一定厚度后容易出现晶...
介绍了硫酸盐光亮连续电解法制造电缆镀锌钢带生产的新技术,分析总结了产品的工艺原理、生产流程、技术特点以及主要性能,阐明该产品主要弥补了以往镀锌钢带的各种质量缺陷,较好地满足了铠装电缆产品的生产需要。
以硫酸铝、硫酸铁、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高效复合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研究了铁铝比、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铁硅比对psafs去浊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psafs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fe3+)∶n(a13+)=1∶1、ph为1.5、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50℃、n(fe3+)∶n(sio2)=10∶1.最后对优化工艺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镀锌钢板表面铬酸盐转化膜中铬(ⅵ)量。试验中发现硫酸锌的存在严重影响铬(ⅵ)的测定结果,铬(ⅵ)的测定值与硫酸锌的共存量成反比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在yt/s值与硫酸锌存在量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如所导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t/s=98.80988-0.23342x,其中yt/s为所测得的铬(ⅵ)量与相应的znso4(以zn2+计)标准溶液加入量之间的比值。经试验证明:借加入碳酸钠将锌(ⅱ)沉淀除去,可完全消除硫酸锌对铬(ⅵ)的测定干扰。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1概况 以"硫锌-30"为光亮剂的硫酸盐铁丝镀锌工艺已广泛推广近十年了,该工艺以配方简单,易控制,镀层光亮,附着力强,并且均匀一致,装饰效果好等,深受拔丝行业各厂家的欢迎.
针对由硫酸锌和硫酸铝组成的低碳钢丝电镀锌镀液的老配方,经多年的试验,研制出一种适用于该配方的新型光亮剂“锌铝-1号”。介绍该光亮剂的特点及研制思路,并给出基本工艺参数
针对铁氰化钾法测定高锌纺丝凝固浴中硫酸锌含量存在的问题,尝试使用edta法进行测定,并对相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dta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定准确度高、试剂费用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为了解决柠檬酸对edta容量法测定锌的干扰问题,制定了测定酸性锡锌合金镀液中硫酸锌的新方法。加双氧水将sn(ii)和fe(ii)分别氧化成sn(iv)和fe(iii),然后用氟化钠掩蔽锡离子及铝杂质,用三乙醇胺掩蔽铁杂质,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掩蔽铜杂质。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7%,回收率为99.59%~100.41%。
以硫酸亚铁铵盐和氯化锌为主盐的弱酸性体系电镀锌铁合金,镀液静置15d,仍稳定、无沉淀。研究了添加剂、电流密度、温度和ph对镀层的外观以及镀层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添加剂的用量,降低温度或者电流密度,会使镀层变得光亮。ph对镀层光亮度的影响有一个最佳范围为4.5—5.5。添加剂用量为15—17ml/l,温度为30℃,ph为4.5—5.5,电流密度为0.5—1.0a/dm2时,镀层光亮且铁含量在0.2%—0.8%。sem图显示,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使得镀层的结构更加紧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公路、住宅通讯等基础设施对热镀锌钢铁材料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本文将通对多种酸洗硫酸烟雾治理工艺进行论述,对比其优缺点,为找出经济有效可行的热镀锌钢铁材料酸洗烟雾治理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试验研究硫酸亚铁铵体系电镀所得的锌铁合金镀层性能与镀液中添加剂用量之间的关系,介绍试验药品与仪器,镀液的配制方法和配方,电镀试验的工艺流程及参数,以及镀层的检测方法。在温度为30℃,溶液ph值为5.0,电流密度为0.5a/dm2,电镀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镀层变得更加光亮。sem图显示镀层的微观结构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更为平整。弯曲法检测结果显示,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对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得到自腐蚀电位和电流密度,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镀层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腐蚀能力提高。
以硫酸铝渣为原料,研制出了一系列不同al/fe/si物质的量比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简称pafsc)。考察了pafsc的混凝、除浊、脱色等性能,并研究了al/fe/si物质的量比、ph、投药量等因素对pafsc性能的影响。处理模拟浊水时,当n(al)/n(fe)=2.0~4.0,n(m)/n(sio2)=0.7~1.3时,除浊率达80%以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时,在废水ph=7~9,絮凝剂用量为1.5ml/l时,脱色率可达80%以上;处理工业印染废水时,当聚硅酸铝铁n(m)/n(sio2)=1,n(al)/n(fe)=2.0~3.0时,脱色率达90%左右。
用煤矸石酸浸液制备了高铝型聚合硫酸铝铁(pafs),研究了铁铝物质的量比、ph、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对pafs去浊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pafs的优化工艺条件:c(al3++fe3+)=0.6mol/l、铁铝物质的量比为7∶10、ph为0.9、聚合时间为6h、聚合温度为80℃、室温熟化24h。最后对优化工艺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
《硫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中的第三部分,是必修一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硫酸的性质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之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 稀硫酸的相关性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达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必修一的特点是基础性,硫酸是硫元素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硫 元素对应的物质的内在联系,并且浓硫酸是很有代表性的强氧化性酸,因此该内容是必不可 少的。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不 少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硫酸之前已经学习了硝酸的性质,对于酸的通性有了认识 和了解,同时由于已经知道浓硝酸有氧化性的知识基础通过类比
职位:水运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