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在直流恒稳强磁场 ( 10T)作用下 ,以纳米铁为催化剂 ,碳黑为碳源 ,在常压和 110 0℃下保温 10 0min成功地制备出了类金刚石和新金刚石 ,并用XRD ,TEM和Raman对制备的样品粉末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样品粉末是由纳米类金刚石粉和石墨包覆新金刚石纳米颗粒组成 ,纳米类金刚石粉的大小为 2 0nm ,石墨包覆新金刚石的大小为 10 0nm
为了改善类金刚石碳膜的性能,采用高功率等离子磁控溅射法将含钛非晶碳薄膜沉积在304不锈钢基材上,气源为c2h2-ar混合气体,金属钛为阴极靶材。为了改善附着力和降低残余应力,制备了含ti/tic/dlc多层结构的镀膜。利用gds、xrd、sem、raman光谱法、纳米压痕仪和盘-销摩擦计研究基材偏压及基材与靶材的距离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具有优良的粘合强度和韧性。
以钛铁矿为原料,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纳米碳管.再通过微波加热强制碳化得到碳化钛-纳米碳管(tic-cnts)复合粉体.研究纳米碳管的生长工艺和微波碳化处理工艺,得出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纳米碳管的制备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腔体气压5.5kpa,甲烷流量3.3ml·min-1,氢气流量55ml·min-1,生长时间40min.碳化条件:微波功率700w,处理时间10min.
铜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可结合铜与金刚石的优良物理性能,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及其元器件轻质、高导热、低膨胀的性能要求。考察了复合电沉积工艺对复合材料金刚石质量分数和致密度的影响;通过对埋砂复合电沉积的预镀时间、上砂镀时间以及加厚镀时间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金刚石分布均匀,致密度较高的铜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并根据3种粒径金刚石的埋砂工艺参数拟合了金刚石粒径与复合电沉积工艺的关系。
以碱式碳酸镁和金属铝粉为原料,ni(oh)2为添加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拉曼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纳米晶mgal2o4-c复合粉体的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经过15h的研磨后可直接制备高度分散的纳米晶尖晶石-碳复合粉体;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尖晶石及碳的生成量增多,碳的石墨化程度有所改善,研磨50h后,金属铝和碱式碳酸镁之间反应基本完成;ni(oh)2的加入可加快体系的反应进程,促进尖晶石的形成,同时对反应体系中产物碳的石墨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抛光是金刚石应用的传统领域,即便在今天,抛光包括超精磨仍是仪表和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可是,常用的磨料颗粒尺寸均大于0.1μm(100nm),已不能满足高级光学玻璃、晶体、宝石和金相表面的超高精度的表面加工。纳米金刚石兼具有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的双重特性。纳米金刚石的易团聚性是严重影响其未能大量应用的重要原因。分散与分级技术是其能否实实在在服务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关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超精抛光材料。本文对其发展现状,团聚与分散及其初步应用的效果等做了简要的阐述。
采用在化学镀液中添加纳米金刚石爆轰黑粉的方法,在20#钢基体上共沉积了ni–p–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重点研究了复合镀层的耐磨特性和金刚石含量、表面活性剂及热处理等工艺因素对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复合镀层的耐磨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爆轰黑粉化学复合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黑粉中的石墨成分可起到自润滑作用。复合镀液中金刚石黑粉含量为8g/l,不添加表面活性剂,镀层热处理温度为360°c时,镀层耐磨性能最佳。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www.***.***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www.***.*** 金刚石、石墨和c60习题精选(二) 1.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一会儿,在碟底收集到炭黑,由此能 得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 2.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 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 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 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
采用自行研制的离心强制循环超细粉碎设备,制备出了纳米粒级超细石英粉体。石英原料∶水比为30∶70、助磨剂为0.5%焦磷酸钠、3h磨矿后的样品,经tem观察和xrd分析,石英粉体一次颗粒粒径已达到60nm以下,结晶度显著降低。与行星式球磨机比较,粉碎细度明显提高,证实了机械力作用方式对超细粉碎效果的影响。
筑神-建筑下载:http://www.***.*** 天然金刚石 本标准适用于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天然金刚石单晶或其碎块。 一、分类 1 天然金刚石按有途作为: (1)工艺品用金刚石。 (2)拉丝模用金刚石。 (3)刀具用金刚石。 (4)硬度计压头用金刚石。 (5)地质钻头和石油钻头金刚石。 (6)砂轮刀用金刚石。 (7)玻璃刀用金刚石。 (8)金刚石及修整器用金刚石。 (9)磨料用金刚石。 二、技术要求 2 天然金刚石的技术指标,按不同用途分别规定如下: (1)工艺品用金刚石 --------------------------------------------------------------------- ------------ 级 别 晶体特征 规格
收稿日期:2001-05-30 作者简介:薛军(1942-),男(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研究员,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钻探工程专业,硕 士,从事岩石破碎学的教学及钻头、钻具的研究工作,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010)82323273;于松波(1971-),女(汉族),吉林松源人,吉 林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测井公司技术员,从事测井技术及计算等工作。 关于薄壁金刚石钻头金刚石浓度的设计问题 薛 军1,于松波2 (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1吉林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测井公司,吉林松辽132000) 摘 要:简要指出了薄壁金刚石钻头金刚石浓度合理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理论设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和解决办法,认为通过生产或实验的检验与修正
利用石英管型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在si基板上制备了具有纳米针状结构的碳膜。场发射特性测试表明,纳米针状结构碳膜具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阈值电场为2.2v/μm,外加电场为9v/μm时,电流密度达到65ma/cm2。利用统计效应修改了fowler-nordheim(f-n)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在低电场区域的场发射机理。但是利用修改的f-n模型,不能解释高电场区域的电流密度的饱和现象,这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采用al/ti/c/diamond粉体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烧结技术,制备al/tic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试样。结果表明,在1000℃保温1h,反应烧结得到al/tic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材料;al含量较低时,产物基体的主相为al和tic;当al含量较高时,产物基体的主相则为al和al3ti;基体与金刚石具有良好的结合。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硬度最高达97.7hrc。
首先采用颗粒复合法(pcs,particlecompositesystem)对cu-碳纳米管(cnt)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cnt镶嵌或包覆于较软微米cu颗粒表面的复合粉,其形貌近似球形,然后将复合粉通过sps烧结工艺制备成cu-2%(质量分数)cnt复合材料。通过硬度测试、密度测试、sem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pcs处理时间对cu-2%cnt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粉后的复合材料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pcs处理时间的延长,复合粉末粒径不断减小,在40min以后,随时间的延长,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与纯cu相比,经pcs处理后制备的cu-2%cnt复合材料硬度有26%~34%的提高,与普通混粉24h相比提高了20%~26%;cnt在铜基体中呈连通的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7%以上。
本文从情报价值分析了纳米金刚石在表面工程技术中的潜在重要作用,通过纳米金刚石在纳米复合镀技术、纳米粘接与粘涂技术与再制造工程技术以及在未来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应用概述了纳米金刚石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效益和技术价值
前言 产品报告已证实运用高性价比纳米晶体金刚石涂层的拉线模具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是碳化钨模具的10至20倍。
应用经良好分散的纳米金刚石对硬盘微晶玻璃基板进行抛光,获得了亚纳米级表面(0.618nm)。分析了纳米金刚石抛光的行为,展望了纳米金刚石在超精密抛光领域的应用。
借助激光标记的方法,对采用高功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的金刚石膜中的黑色缺陷进行了定点表征。结合使用光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多种表征方法,对同一样品的特定微观标记区域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膜内部的黑色缺陷是一种存在于晶界处的孔洞与质量较低的金刚石相的复合体,它的形成应与金刚石膜中某些晶界处的生长环境有关。
论述了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的特点、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其发展前景。对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以微切削为主的多种作用的融合;研究了金刚石微粉砂轮修整机理及其常用的有效修整方法;提出了树脂-金属复合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的构想,论述其结构的形成、制作过程及其实际磨削效果。最后,探讨了进行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时的影响因素及环境条件。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p-g)法制备了纳米金刚石-陶瓷结合剂的复合粉体,通过压制成型,低温烧结,获得了纳米金刚石-陶瓷结合剂的复合烧结块体试样;同时与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的陶瓷结合剂,再加入纳米金刚石机械混合后烧结制备的复合烧结块体试样进行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试样的物相构成,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了试样的抗折强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试了试样的密度和气孔率。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可以获得纳米金刚石均匀分散的纳米金刚石-陶瓷复合粉体,经过800℃/2h烧结后试样的抗折强度为60.41mpa,密度为1.81g/cm3,气孔率为15.67%;而采用高温熔融法+纳米金刚石的工艺获得的纳米金刚石-陶瓷结合剂烧结后试样,其抗折强度、密度和气孔率分别为46.48mpa、2.23g/cm3和11.75%,其显微结构中可见明显的纳米金刚石团聚体。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可以成为超精磨削用纳米金刚石-陶瓷磨具制备的新方法。
为改善石墨作为电极材料的性能,以葡萄糖和球形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纳米球修饰天然石墨材料cns@ng。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葡萄糖水热及碳化处理后形成的碳纳米球均匀地分布在球形天然石墨表面,所制备的合成材料样品较好地保持了天然石墨的晶体结构,表现出碳与石墨复合材料的拉曼特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文章编号:1000-2243(2004)06-0706-05 直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体镍 喻辉,戴品强,林宇,周丽花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体镍,用tem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镀镍层的微观结构.实验 结果表明,在瓦特型镀镍液中,添加适量浓度的糖精并提高电流密度,可以获得纳米晶体镍.提高糖精浓度 和电流密度,导致镀镍层的晶粒尺寸减小,显微硬度升高.同时,镀镍层形成了(111)和(200)双织构. 关键词:电沉积;纳米晶体;镍;糖精 中图分类号:tq153.1文献标识码:a synthesisofnanocrystallinenickelbydirectcurrentelectrodepo
自然界中多种天然生物质含有结构复杂的无机纳米材料或有机纳米材料,这些生物纳米材料的几何尺寸高度均一,且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天然生物质是制备结构复杂且粒径呈单分散分布的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近年来,生物模板法已成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大量实例较详尽地综述了以纤维素、壳聚糖、蛋白质和微生物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对所涉及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这些纳米材料在催化、能源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生物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职位:隧道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