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4-06-06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格式:pdf

大小:683KB

页数:4P

长江流域鱼类种类丰富、资源量大、特有性高、经济种类多,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流域内鱼类生物多样性由于面临河流梯级开发引起的洄游阻隔、生境破碎和水文情势等改变的严重威胁,种群下降趋势明显.为保护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有必要更新水工程规划理念和设计技术,修建鱼道等必要过鱼设施,进行水库生态调度,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放生对拉萨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放生对拉萨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放生对拉萨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放生对拉萨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738KB

页数:8P

宗教放生活动可能导致大量外来物种的引入,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在藏传佛教盛行的西藏,鱼类放生活动十分普遍,但鲜见有关放生对当地鱼类群落影响的报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放生地与非放生地的鱼类群落结构,探讨放生活动对拉萨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造成的影响。使用地笼、流刺网等多种网具对拉萨河流域春夏季的鱼类群落进行调查。将37处采样点分为上、中、下游放生与未放生共6组水体,进行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鱼类放生活动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所捕获的10种外来鱼类的数量占14处放生地点渔获物的27.1%。土著鱼类仍是大部分放生水体鱼类群落的主要组成。中游和下游放生水体鱼类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各组水体鱼类群落的相似性较低,jaccard指数(cj)表明上游未放生水体与中下游放生水体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极不相似,bray-curtis指数(cn)显示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最低的是下游未放生水体与放生水体。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将6组水体划分为3个群落:(1)以土著鱼类为主的未放生水体和上游放生水体的鱼类群落;(2)含一定外来种类和数量的中游放生水体的鱼类群落;(3)分布有多种、大量外来鱼类的下游放生水体的鱼类群落。当前,放生活动对拉萨河流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环境保护和河流管理方面,当务之急是在该地区积极开展有关外来物种及放生危害的宣传教育、加强放生活动的科学管理。此外,应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的重点放在流域的下游地区及麦穗鱼、泥鳅和鲫等物种上。

长江流域洪水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研究
长江流域洪水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6KB

页数:5P

可公度性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可公度性即概周期,是周期性的一种扩展。基于可公度信息预测理论,初步探讨了水旱灾害事件概周期(灰周期)外推的数列预测方法。采用三元可公度公式直接外推法对长江流域洪水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可公度网络结构图分析了其物理机制。初步估测显示,未来长江中下游大洪水可能发生在2008年和2013年左右,长江上游的大水年和大旱年分别可能发生在2009年和2007年左右。该方法有较强的物理成因基础,模拟精度较高,外延预报精度有待事实检验。

编辑推荐下载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格式:pdf

大小:893KB

页数:6P

人气:9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将泥沙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动植物残体带入水体,使水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含量增加,水质污染加重,这是造成长江干流汛期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虽然针对长江流域的研究很多,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质的非点源污染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分析当前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和3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信息系统,并结合3s技术勾画出该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维持流域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方式,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格式:pdf

大小:672KB

页数:6P

人气:97

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4.7

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简要介绍粮食安全的内涵。详细介绍长江流域洪灾、旱灾及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建立了粮食增长率与水灾和旱灾面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式。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等水利建设工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立即下载

热门文档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

格式:pdf

大小:230KB

页数:3P

人气:97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 3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生态需水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对流域水资源乃至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种类,探讨生态需水研究重点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旨在更好地寻找解决湿润地区生...

立即下载
对长江流域片水利统计工作的探讨  

格式:pdf

大小:254KB

页数:3P

人气:97

对长江流域片水利统计工作的探讨   4.5

对长江流域片水利统计工作的探讨  

结合长江流域片五省(直辖市)水利统计工作的现状和经验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部分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统计报表欠规范、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增强统计能力的对策建议。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格式:pdf

大小:128KB

页数:4P

人气:97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4.3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组成部分,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长江流域1553个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水化学特征、河流及湖库现状水质、湖库营养状态、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和地下水现状水质及污染等方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局部区域趋向恶化;地下水现状水质总体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梯级排灌工程的设想及其价值

格式:pdf

大小:422KB

页数:3P

人气:97

长江流域梯级排灌工程的设想及其价值 4.5

长江流域梯级排灌工程的设想及其价值

长江流域洪灾旱灾不断。建立大型排灌工程,取长江之水,既减洪水压力,又解旱灾之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此举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优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证广大地区的粮、棉、油产量,保证人、畜饮水质量,分洪减灾等。并且梯级排灌工程建设投入的巨大"乘数效应",必将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这是开拓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格式:pdf

大小:20KB

页数:9P

人气:97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4.5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1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经过60多年的防洪建设,长江中下游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 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 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一、防洪工程 (一)堤防工程 长江中下游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鄱阳湖区 等堤防,总长约30000公里,是长江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中下游3900余公 里干堤已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设计洪水位分别为沙市45.00米、城陵矶34.40米、汉 口29.73米、黄石27.50米、湖口22.50米、大通17.10米、芜湖13.40米(有台 风为13.50米)和南京10.60米(有台风为11.10米)。 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以及沿江重点防洪城市堤防为1 级堤防。松滋江堤、荆南长江干堤、洪湖监利江堤、岳阳长江干堤、

立即下载

精华文档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格式:pdf

大小:867KB

页数:5P

人气:97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4.7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以1998~2008年每年年报和月报等综合成果报告为依据,在分析流域排污增长状况基础上,从流域整体层面上分析了江河、湖库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状况以及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分析了长江流域11a间水质发展趋势。最终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污染依然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立即下载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格式:pdf

大小:762KB

页数:6P

人气:97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4.7

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理论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根据\"等效替代\"方法计算表明: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作用分别减少生态足迹389.07万hm2、1850.17万hm2、4.99万hm2。同时库区淹没和工程占地、渔业减产、土壤渍害和次生盐碱化增加生态足迹30.82万hm2、18.79万hm2、43.77万hm2。正负效益合计增加生态承载力2150.85万hm2,证明了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研究

格式:pdf

大小:30KB

页数:2P

人气:97

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研究 4.4

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研究 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研究 长江流域城市生态防洪研究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和城市过度扩张,长江流域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沿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探讨气候变化与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因素,阐明城市化与城市洪涝灾害的密切关系。在研究河流、湖泊、湿地、绿地的布局和防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防洪的理念,研究对于协调城市的人水关系,解决城市特有的洪涝问题,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

格式:pdf

大小:59KB

页数:3P

人气:97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 4.7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指导方针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堤防整修加固。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由堤防、部分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防洪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长江的整体防洪能力和流域防洪管理的建议。

立即下载
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认识

格式:pdf

大小:731KB

页数:5P

人气:97

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认识 4.7

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认识

长江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8%,居住着全国约1/3的人口。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616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就对长江流域的防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1972、1980年两次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对其中的防洪规划又进行了系统的完善。基于对长江流域防洪形势演变的理解,分析了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特点,并依据专家对该规划的审查,讨论了规划触及的相关焦点问题,最后给出了看法和意见。

立即下载

最新文档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格式:pdf

大小:107KB

页数:8P

人气:97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4.5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通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历程的回顾,明晰我国针对大江大河的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地区,并展望我国流域性防护林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方式,在长江全流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增加绿色资源,扩大生态容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存在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不够、投资项目过少等问题。未来长江流域仍有大面积可造林地需要绿化,工程建设任务还很重,工程建设空间还很大,流域生态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立即下载
以生态建设促长江流域洪水预防

格式:pdf

大小:61KB

页数:2P

人气:97

以生态建设促长江流域洪水预防 4.5

以生态建设促长江流域洪水预防

本文通过对长江洪水原因进行分析,对生态重建提出一系列建议: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制定生态恢复计划。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堤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74KB

页数:6P

人气:97

长江流域堤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3

长江流域堤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http://www.***.*** -1- 长江流域堤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云云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e-mail:cloudie@hhuedu.cn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江流域堤防工程运行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现状,并借助案例分析了长江 干堤堤管单位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堤防运行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流域,堤管单位,运行管理,对策 1.引言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冬春季雨量稀少,气候干旱; 夏秋季湿热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因此,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与洪水灾害 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纵观我国的抗洪历史,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受到广泛瞩目。1998年, 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大洪水,给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和损失。多年进行加固的 堤防发挥了巨大的

立即下载
海勃湾水库初期蓄水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格式:pdf

大小:504KB

页数:5P

人气:97

海勃湾水库初期蓄水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4.6

海勃湾水库初期蓄水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海勃湾水库初期蓄水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海勃湾水库初期蓄水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水库初期蓄水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是骤然的流量变化对鱼类栖息、产卵等生理过程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以黄河宁蒙河段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探讨了该工程初期蓄水方案可能对鱼类的影响,以减小流量波动为目标,提出了降低对鱼类影响的改善方法。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格式:pdf

大小:428KB

页数:5P

人气:97

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4.5

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中央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水库群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阐述了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分析了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方向,从进一步完善联合调度体制机制、加强联合调度技术研究、拓展联合调度范围和规模、提高水文气象预测预报水平、提升联合调度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维护长江优良生态,实现水库群整体最佳综合效益.

立即下载
长江大通站床沙粒径变化及其对流域工程建设的响应分析

格式:pdf

大小:855KB

页数:9P

人气:97

长江大通站床沙粒径变化及其对流域工程建设的响应分析 4.6

长江大通站床沙粒径变化及其对流域工程建设的响应分析

根据长江大通水文站1977-2006年的水文监测资料,研究分析出大通站床沙物质组成主要为砂(94.48%)和粉砂(3.78%),粘土(0.77%)和砾石(0.95%)的含量较少.利用肯德尔秩相关检验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方法,着重对床沙中值粒径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通站床沙粒径在1977-2006年间呈现出整体变粗的趋势.并且,1980年和1994年为阶梯上升的跳跃点,跳跃幅度分别为11.4%和2.3%,2003年为阶梯下降的跳跃点,跳跃幅度为-4.3%.研究表明,1977-2003年通过大通站水文断面的水流含沙量下降是导致大通站河床粗化的主要原因,水流含沙量下降导致水流挟沙力增大,对河床侵蚀能力增加.而含沙量的下降主要是受葛洲坝等水利工程建设及长江上游"长治长防工程"影响所致.2003年以来,大通站床沙粒径有所减小,可能是受到三峡水库的影响.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城市水利的历史和现状

格式:pdf

大小:208KB

页数:5P

人气:97

长江流域城市水利的历史和现状 4.6

长江流域城市水利的历史和现状

长江流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水利和水资源。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水利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城市也都有各自独特的水利条件和相应的水利形式。本文在研究长江流域城市水利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长江流域城市水利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立即下载
略论宋代长江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格式:pdf

大小:418KB

页数:2P

人气:97

略论宋代长江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4.5

略论宋代长江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两宋时期,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比唐代有了更大的发展。由于两宋政府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长江流域各地的农业水利建设兴旺发达,从而为这一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土石坝建设与除险加固

格式:pdf

大小:234KB

页数:3P

人气:97

长江流域土石坝建设与除险加固 3

长江流域土石坝建设与除险加固

长江流域土石坝建设与除险加固——长江流域土石坝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经验与教训颇多,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未和70年代修建的土石坝,工程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防洪标准低,渗漏、滑坡等问题严重。2oo0年国家提出《全国病险水库...

立即下载
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12P

人气:97

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4.7

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km,比黄河长800余km,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立即下载

文辑创建者

我要分享 >
候丰东

职位:岩土监测技术岗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文辑: 是候丰东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PC版访问: 水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