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该研究中测定了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和甘油等4种参照液体在不同水基防腐处理(包括铬化砷酸铜CCA以及另外两种商品名为NW和NS的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并根据酸碱作用理论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及其两个分量———LifshizvanderWaals(LW)分量和酸碱作用(AB)分量.结果表明,NW和CCA处理使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有所增加,而NS处理由于早材的水分渗透速率加快总体表现为亲水性增加.利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这3种参照液体计算得到的未处理早材、未处理晚材、CCA处理早材、CCA处理晚材、NW处理早材、NW处理晚材、NS处理早材和NS处理晚材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3.1、44.5、43.4、45.1、49.4、40.6、46.0和40.9mJm2.由此可见,CCA处理材的表面自由能接近于未处理材,而经过NW和NS处理后,早材和晚材的表面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对于木材整体来说表面自由能仍接近于未处理材.
美国环保局宣布,限制cca防腐剂加压处理木材的使用,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砷的暴露与流失水平,减少人类尤其是儿童患膀胱癌、肺癌的危险。限制使用的领域为工业用途以外的所有民用场合。
欧盟对含砷防腐剂处理木材在民用中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评估,认为砷既具有生殖毒性,也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为了消除含砷防腐剂的危害,欧盟科学委员会建议禁止将含砷防腐剂处理木材销售给消费者,并限制其只能在基础工业中使用。
文章以马尾松、尾叶桉、马占相思和南洋楹4种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kjq、trq、waq3种涂料与防腐剂复配处理木材,研究复配涂料对木材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jq复配涂料处理对提高马尾松的耐腐性能较其它2种涂料好。经kjq复配涂料处理后,马尾松、尾叶桉、马占相思和南洋楹木材的耐腐性能由原来的稍耐腐等级提高到强耐腐等级,其中kjq涂料与ddac、ipbc和sgb3种防腐剂活性成分复配后的处理材耐腐性能较好。
通过试验,分析了铜唑(cuaz)木材防腐剂的各项主要性能。结果表明,cuaz木材防腐剂的耐腐性能较强,防霉性能有待提高;防白蚁性能较差,抗流失性能优于进口产品。对设备常用金属的腐蚀性亦较进口产品小。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木材防腐剂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草药为依托的新型木材防腐剂,试图寻求人类和环境都易接受的无毒高效防腐剂.通过抑茵圈试验表明: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抑制木材腐朽茵的效果,为今后新型防腐剂的研发打下基础.
对几种主要的水基木材防腐在木材中的固着机理进行了介绍。其中,在胺/氨铜防腐剂体系中,防腐剂中有效成分与木材实质间的反应主要为木质素及半纤维素中的羧基及羟基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在微化铜木材防腐剂体系(mcq/mca)中,防腐剂中有效成分通过高分子分散剂与木材纤维间较强的附着力固着在处理材中;而在硼类防腐剂体系中,防腐剂中有效成分的固着机理与铜比较相似,但硼酸盐无法直接固着在羧基及羟基中,因此有效成分的固着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增加硼类防腐处理材的疏水性;2)与有机化学物质复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固着在木材中。
针对acq木材防腐剂现存的防霉、抗金属腐蚀和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采取添加防霉剂,更换季铵盐,调整溶剂配比,及加入一定的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措施,进行改良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改良后acq的防霉、抗金属腐蚀和化学稳定等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木材防腐剂,防腐技术及防腐产品资料 一.木材防腐剂介绍 1.什么是木材防腐剂? 2.木材防腐剂的基本要求 3.影响木材防腐效果的因素 4.防腐处理对木材使用性能的影响 二.木材防腐处理工艺简介 1.加压处理法 1.满细胞法 2.空细胞法 3.半空细胞法 2.常压处理法 4.浸泡法 5.扩散法 6.热冷槽法 7.熏蒸法 三.木材防腐剂发展过程 1.木材防腐使用初期 2.cca防腐剂限制使用 3.新型防腐剂的出现和使用 四.acq产品的产品特征 1.acq产品配方 2.acq的技术原理 3.acq产品与cca产品的配方区别 4.acq产品与cca产品的户外使用中的不同要求 五.中国林业标准关于国内主要防腐剂类型及使用要求 1.防腐剂使用环境分类 2.主要木材防腐剂类型 1.cca 2.acq 3.acc 4.cc
专利号:200910147579.3目前,使用最多的水溶性防腐剂约占防腐剂使用总量的3/4。由于单一防腐剂抗木腐菌、虫的范围较差,一般将两种或几种防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不但可以克服单一防腐剂使用时的不足之处,而且还会产
加铬砷酸铜(cca)作为木材防腐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使用了70余年,目前在我国其仍然是主要的木材防腐剂之一。然而,cca中有效成分铬和砷的氧化物所具有的剧毒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流失到外界后会对环境及生物安全造成威胁,而防腐剂中有效成分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防腐处理材在使用前防腐剂的有效成分与木材成分之间的固着反应不充分而造成的。对cca中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反应过程、监测方法及反应场所等做了详细介绍,旨在为水基木材防腐剂有效成分在处理材中的固着、流失研究提供借鉴,并为cca防腐处理材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木材防腐剂及其处理材所引起的金属腐蚀,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金属腐蚀产物会使金属附近的木材降等,从而导致连接强度减弱和结构完整性受损。笔者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铜基木材防腐剂及其处理材对金属的腐蚀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展望了今后铜基木材防腐剂及其处理材对金属的腐蚀性方面的研究重点。
利用二甲基二癸基氯化铵(ddac)、五水合硫酸铜、氨水或乙醇胺合成3种不同的氨溶烷基铜铵(acq,包括a型、b型、d型)。以樟子松和三倍体毛白杨为试材,acq为防腐剂对绿色木霉进行防腐性能研究,通过比较试样经绿霉菌腐蚀后的质量损失率来分析acq类型、浓度、树种类别对acq防腐性能的影响;并比较试样经抽提后质量损失率来分析酸碱度,助剂对acq抗流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3种acq在较低浓度(05%)下均能达到强耐腐等级,耐腐性能满足要求;acq在浓度高于05%时,防腐效果较好;acq在碱性环境中固着率高于酸性环境。
通过试样经抽提后质量损失率来分析酸碱度,温度、浓度对acq-d抗流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acq-d在碱性环境中固着率高于酸性环境,acq-d浓度高于0.5%、低温情况下固着效果较好。
以自主研制的新型木材防腐剂为防腐药剂,选择已经发生初期轻微蓝变的试件和没有腐朽的试件,通过施加防腐剂,接种白腐菌、软腐菌和褐腐菌试验,按照不同时间检测试件的顺纹抗压强度和失重,分析新型木材纳米防腐剂的抑菌性能及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防腐剂对褐腐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在试验近90天的时间内基本保持顺纹抗压强度不变,并且试件失重很少,可见铜对褐腐菌作用效果显著;对白腐菌和软腐菌效果不明显,需要进行防腐剂复配的进一步试验;对已发生初期轻微蓝变的试件,施加防腐剂基本没有作用。
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均含有抑菌性和防虫性物质,如果将这部分资源开发并用于木材防腐,来替代和部分替代现有的合成类木材防腐剂,将会促进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发展绿色、环保型木材保护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学者广泛开展了植物提取物木材防腐剂的研究。文中对国内外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研究及其在木材和木制品保护中的利用进行概述,并对今后的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研究进行展望。
文章研究了sgb硼浓缩液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白蚁和哺乳动物等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sgb防腐剂处理材具有较好的抗白蚁性和耐腐性,该防腐剂对大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级,sgb是适合用于喷涂使用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
依据awpae11-97标准,对不同配方含铜防腐剂的铜及三唑流失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氨水为配体的铜唑(cuaz)及acq制剂中,铜在木材中的固着率均高于乙醇胺,氨水有利于铜在木材中固着。乙醇胺为配体的cuaz及acq制剂中,低载药量铜制剂的固着率均远高于高载药量铜制剂。三唑制剂中含有铜,能降低戊唑醇的流失率,用乙醇作溶剂的戊唑醇的流失率相对较高,可达37%。
以大青杨(populusussuriensiskom.)为试材,采用常规的真空———加压法浸注试件,土壤木块法进行防腐实验,检测了氨溶柠檬酸铜木材防腐剂的防腐性能和抗流失性。结果表明,当柠檬酸铜的保持量分别为0.5、2.4、4.1、7.1kg/m3时,经白腐采绒革盖菌腐[coriolusversicolor(l.exfr.)quel]朽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4.2%、8.1%、5.3%和2.5%。在保持量为4kg/m3左右时,氨溶柠檬酸铜防腐剂的防腐性能不及百菌清,但比三唑酮和五氯酚钠好。另外,氨溶柠檬酸铜的抗流失性与3种铜-季铵盐防腐剂(acq)比较表明,其抗流失性不如铜-季铵盐防腐剂(acq)。
选用进口和国产2种乳化石蜡防水添加剂,分别加入到cca和acq防腐剂中,进行防腐处理木材的吸水性、干缩湿胀性、及其对木材浸注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防水剂可以降低木材的吸水性和吸水速度,但木材干缩性增加,湿胀性有增有减;处理液的浸注性能略有降低。
虽然无机硼类化合物(简称硼化物)有着许多其他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抗流失性很差。该文采用在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中分别添加4种醇类化合物(丙三醇、甘露醇、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来共同处理杉木。实验针对每种醇类化合物设计了1组l9(43)的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醇的浓度和后处理条件对硼的保持率的影响。流失实验根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e11-07进行,并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处理材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如下结论:①在3种硼化物中,硼酸与醇的组合能在木材中较好地固着;在4种醇类化合物中,聚乙二醇-600对硼化物的固着效果最好,且处理材中硼的保持率随着醇浓度的增加而提高。②ftir图谱说明硼酸与醇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硼酸脂,而硼酸脂可能与木材中羟基发生了酯交换反应,从而将硼元素以硼酸脂的形式载于木材上。
基于spe-gc-ms/ms检测技术,通过迁移模拟实验,对木制儿童用品中10种氯酚类及菊酯类木材防腐剂经模拟唾液及汗液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木材防腐剂由木材内部向溶液中迁移时,主要是表面3mm厚度层中的物质迁移出来。当阳性样品中物质初始含量相同时,各物质在模拟汗液中的迁移量明显高于在模拟唾液中的迁移量。氯酚类物质的迁移率远大于菊酯类物质,由此推测样品中木材防腐剂的迁移率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有关。
本文调查了三种耐用木材(afzeliaafricanaj.e.smith;erythrophleumsuaveolens(guill&perr.)brenam.syn.eguinensisg.don.ormiliciaexcelsa(welw)c.c.berg.syn.chlorophoraexcelsa(welw)benth.)的心材提取物(在60%的甲醇中风干提取)和两种专用木材防腐剂(cca和penta)在暴露的土壤区组设计条件下,抑制三种木材腐朽菌(coridopsispolyzonaklotzch;lenzitestrabea;ortrametescingulatafr.)对见血封喉边材的侵袭的相对潜能,并测定其阈值。提取物和防腐剂的剂量分别是8.009、24.778、48.056、96.111、144.167kgm-3,样品的暴露处理时间与astmd1413-72规定的一致分别是14周和18周。结果显示:在阈值范围内,任何一种心材提取物或木材防腐剂在研究中对木材腐朽菌的抑制能力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差异显著。这些生物杀灭剂的相对功效是取决于真菌的种类。没有任何一种心材提取物或木材防腐剂(除在用最高的存留水平处理被侵袭的非洲毒箭木的条件下)对于被处理的木材能够授予“非常持久”等级。本土树种的心材提取物相对持久力的减少的可能原因是复杂的。在最高的存留量(144.167kgm-3)水平下,在0.05显著水平下每种心材提取物和任一种专用木材防腐剂(cca和penta)之间的功效差异不显著。
职位: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