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工作在低频段的SAR容易受到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的影响,而导致SAR图像质量的恶化。对于重复轨道InSAR来说,RFI的存在还会影响其干涉相位。针对此问题,该文将实测RFI信号加入仿真的典型圆锥场景回波,进行成像和干涉处理,给出了干扰前后的成像和干涉处理结果,分析了实测RFI对SAR图像幅度、相位和重复轨道干涉处理的影响。最后使用频域陷波方法对机载P波段重复轨道InSAR实际数据中的RFI信号进行干扰抑制,给出了干扰抑制前后的重复轨道干涉处理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表明了该文干扰抑制方法对减小由RFI引入干涉相位误差的有效性。
针对机载防撞系统(tcas)空对空通信时存在的同步混扰,采用飞机分布因子结合问询功率和问询速率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干扰限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tcas监视功能干扰限制的设计流程。按照do-185b标准定义的高密度飞机分布环境,采用计算机仿真得到了tcas干扰限制功能在高密度空域中统计性能,对不同监视区域中tcas应答机的占用率与do-185b的设计需求进行比较,验证了设计的干扰限制功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干扰限制算法能够满足高密度空域中tcas监视功能的要求,在tcas干扰限制功能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复合式直升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分析手段还较少.结合自由尾迹算法和涡格法,编制了针对复合式直升机旋翼-机翼升力系统的气动计算程序,对于旋翼和机翼间的气动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前飞速度下机翼位置对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的影响.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高速情况下,除旋翼扭矩外,气动干扰对机翼位置不敏感;低速时的干扰情况较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旋翼不对称涡系下,机翼升力不对称,会产生滚转力矩.这对复合式直升机的设计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plc在工业控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plc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工业生产的安全以及经济运行的平稳性,而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则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水平。基于生产的需求,本文对plc控制系统的各种外部干扰源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抗干扰对策,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plc系统的控制能力,促进工业进步。
直流牵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对我国大城市周边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产生较为严重的干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产生泄露电流是产生干扰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真空中的线电流磁场计算模型为基础,通过简化的远场磁场干扰模型对天津地铁轨道交通干扰进行理论建模.该模型计算简洁高效.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干扰随距离衰减关系曲线和在线路终点的干扰幅值变化曲线.同时,在天津静海开展实地测量天津地铁干扰来验证该理论模型.理论计算与实地测量结果表明,如果该区域地表介质大致均匀的情况下,天津轨道交通干扰磁场的衰减距离到45km处仍然存在0.3nt左右的干扰.
在文章中,通过plc控制的干扰问题的分析,以便找出干扰原因,在plc控制系统中,以便可以控制干扰源,从而能够彻底解决plc抗干扰的问题,plc系统采用隔离的方法,来提高它的安装技术,可提高plc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
低矮建筑通常都是成群出现的,周边建筑对被包围建筑的风荷载存在干扰效应。通过刚性模型表面测压风洞试验对被同类周边建筑所包围的平屋面低矮建筑表面风压系数进行测量,分析周边建筑的建筑面积密度、相对高度及排列方式对被包围建筑平屋面上的最大局部负风压及最大屋面升力的干扰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最大局部负风压的干扰因子除少数周边建筑面积密度很低或相对高度较矮时大于1.0外,多数情况下都小于1.0;所有存在周边建筑的试验工况中最大屋面升力的干扰因子总是小于1.0;两个干扰因子都随周边建筑面积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周边建筑的相对高度小于1.0时,两个干扰因子都随周边建筑相对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当周边建筑的相对高度大于1.0时,两个干扰因子对周边建筑相对高度的变化不敏感。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将两个干扰因子拟合成周边建筑面积密度及相对高度的函数形式,为低矮建筑的设计提供依据,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水电站的电能生产过程进行的一种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水电站的供电质量,提高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水电站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plc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尽管 plc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多层次抗干扰和精选元件措施,使系统能在恶劣 的工业环境下与强电设备一起工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高,但是,由于它 直接和现场的i/o设备相连,外来干扰很容易通过电源线或i/o传输线侵入,从 而引起控制系统的误动作,因此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 对plc控制系统在工业控制中存在的干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电源滤波器、 合理接地、外部隔离等电路设计方法以及软件抗干扰等措施,提高plc控制系 统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抗干扰 引言: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了计算机技 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具有控 制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
由于现阶段我国4g无线通信网络逐渐得到大幅度普及,所以导致我国移动通信业界逐渐关注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质量优化,但对于高铁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用户通信质量,为了能够对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无信号覆盖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好干扰共存问题,才是本文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采用自由尾迹算法和涡格法,编制了针对复合式直升机旋翼-机翼升力系统的气动计算程序,对于旋翼和机翼间的气动干扰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了不同前飞速度下机翼旋翼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计算结果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同时表明:机翼-旋翼间的干扰与速度有较大关系,而机翼对旋翼扭矩的影响大于对旋翼拉力的影响.由于相互干扰的存在,旋翼和机翼的效率都会降低.这为复合式直升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分析工具.
自动化系统是在机电功能、信息采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的人机控制技术,并将机电设备与采集处理设备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自动化系统投入工业应用环境运行时,系统总会受到电网、空间与周围环境干扰。本文分析了工业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工控系统的电源抗干扰技术分析 计算机用于工控自动化,对于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节约能源和材料、保障生 产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生产的现代化管理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直接提高经 济效益、最具发展潜力的重大领域。工业控制机要成功地运行,并产生预期的效益,是一个 多因素且颇具难度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多年来的工控研究经验,其抗干扰性能是一个很重要 的环节。它与工控机应具有一个好的硬件系统结构及有效的控制对策同算法同样重要,都关 系到控制项目的成败。 工业控制机抗干扰技术主要包含:①电源抗干扰技术;②屏蔽和接地抗干扰技术; ③输入/输出通道抗干扰技术;④通信抗干扰技术;⑤软件抗干扰技术。本文主要讨论电源 抗干扰技术。 工业现场种类繁多的加工机械和动力设备的启停运转如电焊和电火花加工、晶闸 管调压、变频设备等等,都是干扰源。这些干扰源既能以电磁场方式作用到工控机系统上, 又能通
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的途径分析 摘要:首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干扰源进行查找,然后针对供电干扰、过程 通道干扰和场干扰3个干扰源分别找出系统抗干扰的途径和措施,最后从软件 技术方面提出一些抗干扰的建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途径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械领域中的机电技术开始由传统技术发 展为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 多学科交叉和渗透,且有着自身完整体系的新兴学科。机电一体化从综合和系统 的角度出发,应用了机械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测控技术、接口技术、自动 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变换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系统 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的功能目标和组织的优化目标,对各个功能单元 进行合理地配置与布局,是在多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方面 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系统工程技术。
为了解压实对城市新建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西安植物园新园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土壤压实程度的不同以及地表植被的差异进行区域划分,对不同区域内的土壤分层采样,并进行土壤容重、孔隙状况、水分常数等物理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压实程度的增加,土壤各层次间的发生规律发生了改变,土壤出现退化现象。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容重偏高,平均值为1.52g/cm3;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偏低,平均值分别为44.71%、12.81%、15.46%、20.77%、20.7mm/h。土壤容重与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自然含水量、饱和导水率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气孔隙度与饱和导水率、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压实对各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表现为表层土>浅层土>深层土,人为践踏产生的压实只影响到表层土壤。
本文对影响plc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干扰源进行了分析,从工程设计、安装和使用维护入手,探讨提高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在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和应用维护时参考.
第31卷增刊1电网技术vol.31supplement1 2007年6月powersystemtechnologyjun.2007 文章编号:1000-3673(2007)s1-0195-03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学科代码:470·4054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与抗干扰设计 步海燕 (京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丰台区100074) designationofanti-interferenceofthemicroprocessorbasedrelayprotection buhai-yan (jingfengthermalpowerco.ltd.,fengtaidistrict,beijing100074,china) 摘要: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与工
控制系统抗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法 【摘要】工业控制系统的检测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干扰信号不能有效解决, 则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尤其是现在单片机ar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 信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弱的干扰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以开发设 计、检测调试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为例,从原理图设计、pcb布线等方面详细讲 述了干扰信号的产生及消除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抗干扰;信号;毛刺 1概述 工业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现场的测量信号,经分析比较后控制继电器完成 预定操作。但现场测量信号往往比较微弱,比如负荷电流、零序电流、电压等, 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当干扰信号强度较大时,有用的测量信号淹没在杂乱的干 扰信号中,系统无法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 误判或误动。本文以馈电开关保护器研发过程中发现的电磁干扰及处理方法加以 叙述,供同
职位:机电设计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