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小塔山水库位于赣榆县西北部低山丘陵区,青口河上游,流域面积为386km2,现总库容达2.81亿m3,属大(Ⅱ)型水库。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长2303m,坝顶高程38.0m,最大坝高22.5m,设计最大泄洪量400m3/s,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5.37m,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37.31m。
为了了解淮河流域近年来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本文采用黑林水文站12年的降水、径流及泥沙资料,根据流域水土保持与河流泥沙分布情况相关性,通过分析降水量与径流量及径流量与含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近年来生产建设活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流域今后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
·水土流失规律· 中国水土保持1994.4 祖厉河水沙特性及水利、水土保持 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1/ 宋维峰张明玺韩承鼎 ———-_—-_一 ’-—-—---一 (自银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甘肃省白银市73090) 1[文摘]祖厉河流域自1970年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至1989年底止,共完成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120km,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648.43kin的2o%。采用“水文法”、 少入黄泥沙1.9亿t,年均减少95075t。在1970~1989年实澳i年均减沙量2770万t中, 影占 益 ’ 夕.[关键词]塑盟查登坐圭堡垃亟鲨塾苎’/ ..̂ , 一 、流域概况水卅龋需、1靖04远0k三m~处.设54有73k水m文2,
为了解水土保持治理对泥沙过程的影响,在分离了气候变化对水沙过程变化的影响后,结合变动范围法研究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由于水土保持治理等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泥沙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53~2000年由水土保持工程导致较显著的黄河中游水文变化参数为反转数、10月月平均流量、90d最小流量等12个iha因子;较显著的泥沙变化参数为10月、4月月平均输沙量、年最大3d输沙量等8个因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中多数流域的水文与泥沙变化程度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工程措施对水沙过程变化的影响较直接,而非工程措施中植树造林对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影响较大。
xxx年度建设工程(施工ⅰ标段)投标文件 【正本】 xxxx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施工ⅰ标段) 投标文件 (技术标) xx年xx月xx日下午xx:xx分之前不得开封 投标人:xxxx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xxx年度建设工程施工i标段投标文件 2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4-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分析红河流域的河流输沙量及其演变规律,对照径流量变化,分析流域内水沙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现流域内土壤侵蚀面积比重大,重点区域为红河干流上段、元江和蛮耗站区间,布固江上段、盘龙河上段,涉及南涧、双柏、红河、墨江、元江、石屏等10多个县。提出了维护红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加强的基础内容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扩大植被建设面积,加强泥沙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泥沙的演变规律。针对流域内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提出水土保持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对响洪甸水库流域上游兴建的中小型水库拦蓄洪水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上游水利工程对响洪甸水库洪水预报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对径流系数进行分析,说明水库上游水文站作为大别山区区域代表资料借用其他无资料地区时,应该考虑上游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
麦海因水库工程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环保和水保措施,形成了完整的防护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管控;结合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可采取的分区综合治理措施,分别考虑了取水首部、引水管道、管线建筑物、堤防等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不断完善了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改变了下泄的水沙条件,引起坝下游水沙过程及输移特性的变化。采用以旬为单位的统计时段,分析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旬平均流量、输沙量及含沙量的变化。蓄水前后坝下游各站洪水、中水、枯水3个流量区间的出现频率变化分析表明,建库后距坝距离愈远其洪水流量区间出现频率的减小愈显著。统计分析了不同流量级下含沙量的沿程恢复程度,发现高、低水流量级下其沿程恢复程度较中水流量级高。分析了各站悬移质中值粒径和床沙级配的变化,发现床面粗化主要位于距坝较近的荆江河段,由于粗细粒径的交换作用,悬移质中值粒径在下荆江显著变粗。
依据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定位观测资料,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水库运用对径流泥沙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影响,揭示了水库对其下游河道水沙关系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大型水库运用对进、出库径流泥沙的调节作用与水库的运用方式有关,多年调节的龙羊峡水库对径流为线性调控,对泥沙为非线性调控,而不完全年调节的刘家峡水库对径流、泥沙均为线性调控;2水库运用对其下游河道水沙关系具有很强的干扰作用,主要是打破了天然条件下河道通过长期自动调整所形成的输沙规律,改变了挟沙水流的本构关系;3大型水库运用对水沙关系动力学机制的影响主要归因于重新调整了挟沙水流的平衡条件,使洪水传播过程中切应力降低,临界弗劳德数增大,改变了相对平衡输沙状态,挟沙水流则需通过淤积增大比降,满足临界弗劳德数状态下的水流切应力要求,重新实现挟沙水流的平稳状态,从而致使水沙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以葛洲坝-三峡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库的不同运行阶段划分研究时段,基于寸滩、宜昌、汉口、大通站1954~2008年的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资料,计算分析了梯级水库运行对长江中下游输沙量及水沙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水文站的年输沙量、含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梯级水库运行对中下游输沙量及水沙关系的影响与水库库容和距离水库远近有关;水库拦截造成的泥沙减少与年径流量变化无关,与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变化有关,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变化和梯级水库的蓄水拦沙都使大通站月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更加均匀。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河流水电开发方案中的水库梯级电站,由于电站梯级开发和水库电站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所在河段地形条件限制,水库型电站弃渣场多布置于水库区内,根据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
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在持续开发中;我国的水资源得到了优化;然而在水利工程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样制约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虽然现在水利工程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必需的;但是我们也要重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水库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从而使生态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对于这种情况;本文对于水土保持进行了概述;同时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建设过程中的运用;以及介绍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旨在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生态水库建设.
黄壁庄水库管理局历届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水库的绿化、美化和水土保持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认真贯彻落实全民义务植树"决议"精神,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水利精神,积极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当中,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管理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化周边环境、提升水库形象、建设生态水库"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实做细工作方
青龙山水库位于穆棱河流域中上游,流域面积6650km2,是穆棱河干流上的大型控制工程。文章对拟建的青龙山水库工程项目区现状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测,针对水库建成以后的水土保持防止目标做了研究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水库工程的修建将对葫芦岛城区的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的改善及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起到基础性保障。通过项目区大量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将调节季节间水量和区域小气候,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
考虑枫树坝水库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对入库洪水系列进行相应还原以得到天然洪水过程,就新的入库洪水系列和历史洪水系列,采用优化准则适线和经验适线法,进行洪峰和洪量频率分析研究,并分析和论证了设计成果的合理可靠性。为现在正在开展的水库汛限水位复核论证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水库防洪调度、科学决策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库的形成将对天然洪水产生一定的调蓄作用,文章通过梯级施工洪水的计算,分析上游水库对下游索风营水电站的施工洪水调节及削减洪峰的程度,以便达到减小索风营水电站导流洞尺寸规模、节约投资和适当增加年度施工天数以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建议在索风营水电站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上游东风水电站的调度运行管理,以及加强红枫水库的水情预报,以及时、准确的掌握上游水情雨情,为工程的施工安全服务
1深刻认识水土保持是整治江湖、防御洪灾的根本性措施面对1998年洪涝灾害暴露出来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举国上下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就强调“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
麦海因水库工程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环保和水保措施,形成了完整的防护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管控;结合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可采取的分区综合治理措施,分别考虑了取水首部、引水管道、管线建筑物、堤防等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不断完善了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考虑上游水利工程影响的枫树坝水库洪水分析——考虑枫树坝水库上游水电工程的影响,对入库洪水系列进行相应还原以得到天然洪水过程,就新的入库洪水系列和历史洪水系列,采用优化准则适线和经验适线法,进行洪峰和洪量频率分析研究,并分析和论证了设计成果的合...
为了使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在丰、平、枯水年的实际调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建立黄河上游水库群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选择1989—2008年共20a的实测径流长系列资料,利用改进的快速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从水库发电、运行情况、供水满足度、防凌、生态等方面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满足防凌和生态前提下,模型优化后的整个梯级水库群总发电量比"实际"发电量提高了2.07%、总缺水率平方和比实际降低了5.98%。
水库的防洪调度是确保水库安全,实现水库防洪任务,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而采取的水库控制运用方式。作为一个复杂的操作与决策系统,洪水区域组成、时间、数量、空间的分配,工程特性、下游防洪现状、调度决策都会影响每次水库调度方式,因此针对某一区域水库群开展其适
职位:堤坝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